王翰章(1919年5月22日—2017年9月6日),出生于北京顺义,汉族,中共党员,口腔医学教育家,口腔医院管理专家,口腔颌面外科学家,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生前是四川医学院副院长,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院长。
人物经历
1919年5月22日,王翰章出生于北京通州胡各庄村(原河北顺义县)。
1931年9月—1934年6月,就读于私立河北通州潞河高等小学。
1934年9月—1937年6月,就读于河北通州潞河中学。
1937年9月—1940年6月,入读于北京私立育英中学高中部。
1940年9月,入读于齐鲁大学医学预科。
1942年,借读于北京辅仁大学生物学系;9月,在成都齐鲁医学院继续读书;11月,插班到成都齐鲁大学医学院读二年级。
1943年9月,转入华西协合大学牙学院三年级。
1944年,升入华西口腔医院牙学院四年级。
1949年7月,获得华西协合大学大学毕业证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颁发的牙医学博士学位证书,并任华西协合大学牙学院口腔外科助教、住院医师。
1952年2月,任华西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助教;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任四川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讲师。
1959年10月,任四川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副所长。
1960年,任四川医学院口腔系总支书记;10月,任四川医学院口腔系主任。
1963年,晋升为副教授。
1970年,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军垦农场劳动。
1978年,晋升为教授;10月,任四川医学院副院长。
1984年,任四川医学院顾问;1月,遴选为口腔科学博士生导师。
1986年,当选为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
1989年12月,正式退休。
1991年8月,入选“世界名人录”。
2017年9月6日,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98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翰章在颌面损伤与畸形整复外科学、颌骨血供动力学、皮肤组织血供、人工骨生物学基础、口腔医学信息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做出了成绩。
截至2017年9月,王翰章已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口腔基础医学》《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学》《中华口腔科学》等专著14部。
人才培养
王翰章提出了在教学中“强素质、宽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理念。
王翰章参与编撰了中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另编著了《口腔内科学》《口腔矫形学》《口腔素描学》等教材和讲义。
王翰章讲授的课程有“口腔素描学”“冠周炎”
1996年,王翰章获得华西医科大学第三届优秀教学成果奖。
王翰章指导培养的学生有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教授
石冰,山东大学关键岗教授
魏奉才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王翰章出生于北京一个祖祖辈辈都以经营糕点铺为生的普通家庭,到了王翰章这一代,家里人大力支持他学习文化知识。正是长辈的远见和开明,为他以后的学习成长奠定了基础。
1950年6月,王翰章与盛尔荃在华西坝赫斐院礼拜堂举行婚礼;1951年11月,儿子儿子蔚岷出生;1956年3月,女儿蔚薇出生。
人物评价
“王翰章是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实行‘医学基础与专业并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的领军人物。”(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评)
“王翰章是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乃至四川大学外事工作的奠基者,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发展与口腔医学教育事业,对中国口腔教育体制、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家》评)
“王翰章是华西口腔辛勤的耕作者和实践者。他在美术上的造诣同样是蜚声全国,在绘画领域中独树一帜。”(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评)
“王翰章是中国口腔颌面外科的创建人之一,是中国口腔颌面外科的先驱和开拓者,引领了中国现代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颌面损伤与畸形整复外科学、颌骨血供动力学、皮肤组织血供、人工骨生物学基础、口腔医学信息学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为中国口腔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红星新闻评)
“王翰章在发展口腔事业中做出了杰出贡献。”(国际牙医师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