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璞子
故宫博物院古建工程师
王璞子(1909-1988年),名璧文,字璞子,后以字行世。生于河北正定,我国著名古建专家。
人物生平
1928-1930年在中法大学学习,1933-1937年在中国营造学社从事古建研究。此后在北平市政府工务局文整处和其他部门任职,从事建筑设计和施工管理,并兼古建专业课教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起在河北省宣化市政府建设科任工程师。1956年调入中央二机部第一设计院任工程师。1957年调入故宫博物院,在工程队、古建部任工程师,从事古建保护与研究。1979年评为高级工程师,1980年被评为国家文物局先进工作者,1988年因病逝世,享年80岁。逝世前为中共预备党员,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王璞子先生毕生从事古建保护与研究,他的研究涉猎很广,涵盖关于古代建筑的诸多方面,其中又以元大都和古建筑法式的研究见长。
元大都的研究在北京城市发展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承前启后之重要阶段,上可溯源辽金,下可联系明清,具有纲举目张之作用。在元大都及北京城的研究中,关于中轴线问题一向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即为元大都的中轴线;另一种则认为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为元大都中轴线的东移。王璞子先生是东移说的代表。另外,又对辽金及明清城市和宫室加以研究,形成完整的研究理论体系。
法式之于古建,犹如文法之于语言。今人观古代建筑,仿佛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实为其法式规定之比例关系使然。王璞子先生早年即从事古建法式研究,其石桥、石闸、石涵洞做法的论文,至今仍是研究石作技术的重要文献。自20世纪50年代起,王璞子先生一直至力于清工部《工程做法》的研究。我国古代营造术书流传不多,最重要者首推《营造法式》与《工程做法》,梁思成先生将之称为研究中国建筑的两部文法课本。王璞子先生对《工程做法》的研究,不仅突出了理论性,而且还增加了实用性,为明清建筑的保护与研究奠定了基础性工作。
王璞子先生还曾任中国土木建筑学会会员、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会员和中国圆明园学会会员。
个人作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7 13:1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