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男,汉族,1952年9月生于内蒙古包头。曾就读于
湘潭大学与
河南大学中文系,198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简介
兼任山东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赋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教学与研究方向主要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齐鲁文化与文学,出版《六朝辞赋史》、《两汉文学》、《诗赋论丛》、《齐鲁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合著)、《山东分体文学史·散文卷》(主编)等著作,发表论文及鉴赏之文近百篇。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承担山东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山东省古籍整理研究规划项目等多项。
(一)、承担项目
1、独立承担山东省古籍整理研究规划项目《晋七家集》,1998年至2000年。
2、独立承担国家级社科规划项目《魏晋子书流派及其文学价值研究》,2007年至2009年。
3、独立承担
山东师大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齐鲁士风与六朝文风》,2004年至2005年。
(二)、主要科研成果
著作:
5、《齐鲁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合著)
中华书局2004年。
6、《山东分体文学史·散文卷》(主编)齐鲁书社2005年。
7、《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副主编)
青岛海大出版社1995年。
8、《中国古代文学精选导读》(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
论文:
1、魏晋人对大赋的态度及魏晋大赋的地位 文学评论 2002年第2期。
2、
葛洪《抱朴子外编》的说理艺术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1期。
3、阮籍赋论 中国人民大学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4年第7期。
4、元代山水诗述论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7年第11期。
5、魏晋赋序简论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9年第7期。
6、《文选》选赋四题 文选学新论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7、
楚汉魏晋赋写景述论 山东师范大学报 1997年第5期。
8、试论汉魏六朝的纪行赋
文史哲 1990年第5期
9、曹植赋简论 建安文学新论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年。
10、略论晋宋齐梁文写景功能的强化
山东师大学报2003年第5期
11、
沈德潜对明代复古派理论的修正 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
12、追步前贤,不乏创变:论扬雄赋 山东师大学报2001年第5期。
13、西晋作家
张华刍议
郭晋稀先生纪念文集
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
14、六朝
琅琊王氏文概论 庆祝卞教萱先生八十华诞文史论集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3年。
15、明代山水诗概论 阴山学刊 1999年第1期。
(三)、获奖
1、《魏晋人对大赋的态度及魏晋大赋的地位》,获2003年山东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改革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合作),获1997年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评价:1、《魏晋人对大赋的态度及魏晋大赋的地位》,获2003年山东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改革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合作),获1997年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五、评价:王 琳 老师——(汉魏六朝辞赋散文专题)
山东师范大学第一个在学问上让我深深感动的老师。汉魏六朝辞赋散文专题——大四中文的选修课,2008年9月5号C131——意外的时间意外的地点意外的老师意外的课,意外的我意外的碰到了这么多意外。洋洋洒洒而不失严谨,虽然严肃却和蔼可亲。——是他让我明白什么是融会贯通。(姜学科,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汉语言班)
主要从事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教学与研究,兼及古代区域文化和历史地理学研究。获校级本科生及研究生优秀教学奖6次。出版《六朝辞赋史》《两汉文学》《诗赋论丛》《
齐鲁文人与六朝文风》《
西汉文章论稿》(合撰)《
山东分体文学史》(散文卷主编)等著作多种;在《文学评论》《文史哲》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发表古代诗文名篇鉴赏文章数十篇。主持完成或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子书流派及其文学价值研究》《魏晋南北朝私撰史籍与文学之关系及其影响研究》,以及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及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多种。有关论著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多项。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