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远,1965年1月生,重庆人,汉族,中共党员,曾担任成都大学校长,
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5年1月,王清远出生。
1982年9月—1986年7月,就读于成都科学技术大学(现四川大学),毕业后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6年—1991年,任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力学系助教。
1986年9月—1991年7月,就读于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获得工学硕士士学位。
1992年—1995年,任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力学系讲师。
1995年9月—1998年7月,就读于法国巴黎中央理工学院(现巴黎萨克雷大学),毕业后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98年—1999年,在法国国立工艺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9年—2000年,在美国普度大学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员。
2001年—2003年,在日本学术振兴会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
2003年,任教于四川大学。
2003年—2005年,任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与结构环境强度研究所所长。
2005年—2011年,任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
2009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0年,获评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
2011年—2014年,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事处处长,四川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
2011年,任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教授、博士生导师,破坏力学与工程防灾减灾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2年,任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地科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4年5月,任成都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1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2023年,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
2023年4月-2024年5月,成都大学校长(正厅级)。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清远主要从事新型材料与结构力学问题、超长寿命疲劳与可靠性、实验力学、结构抗震、复合材料加固与耐久性、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及其低碳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王清远带领团队建立了超长寿命疲劳(VHCF)振动加速实验方法及其系统,突破了过去不能对十亿周以上疲劳行为进行实验研究和准确描述的困难,实验揭示和验证了VHCF的S-N曲线特征和裂纹内部萌生机理,建立了VHCF总寿命和裂纹萌生寿命预测模型,提出并验证了裂纹萌生寿命可超过总寿命的99%以上。研究成果应用于超超临界汽轮机组转子、航空涡轮引擎压气机叶片、波形钢腹板桥等重大装备及结构关键部件的长寿命设计与评估中,取得了经济效益。
据2024年2月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网站数据 ,王清远已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论文230余篇,被他人引用2000余篇次,多篇代表性论文引用次数位列国际疲劳领域论文发表年以来Top1-2‰,出版专著7部。
据2024年2月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网站数据,王清远已承担和完成重大科研仪器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中国国内国际合作、教育部创新团队及其滚动支持项目等10余项。
截至2019年12月,王清远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6项。
据2024年2月
成都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网站数据,王清远以第一完成人已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新奖一等奖(2020年)等奖项。
人才培养
王清远所带领的“动力灾变力学与工程防灾减灾”团队于2010年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支持,于2014年获得滚动支持,并获得2018年度科学中国人创新团队奖。
王清远作为主持人主持建设四川大学国家精品课程“工程力学”。
王清远指导的培养的学生曾获得全国土木工程专业优秀创新实践一等奖,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论坛十佳论文奖和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奖项。
截至2019年12月,王清远已指导培养出站博士后17名(含外籍人员2名),博士毕业生25人,硕士毕业生59人。
王清远主持完成中国、法国科技合作蔡元培项目,截至2023年12月,先后与欧洲高校联合培养博士12名,推进了200余名中欧本硕博学生联合培养。
据2024年2月成都大学网站数据,王清远已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年)等奖项。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职务任免
2024年5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免去王清远的成都大学校长职务。
人物评价
“王清远是一个心里总是装着中国的‘空中飞人’,科研行政双肩挑,在高性能结构材料与力学研究领域建树独到,在欧美日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8年,回归中国后在科研、学术、人才培养和服务等方面都做出突出成绩, 是一位在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学者。”(“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获奖提名词)
“这位今年还不到50岁的校长(王清远),有在法国、美国、日本留学的经历,在材料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
华西都市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