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昌
汤原县抗日救国会主席
王永昌,曾在抗日工作中化名刘来智,王德,曹继民等。1901年生,山东省寿光市(原山东省寿光县)人。九一八事变后,前往东北积极参加抗日,曾任汤原县抗日救国会主席,历任绥滨县委书记、萝北县委书记、北安县县委书记,1947年调任黑嫩省农业厅长,1952年因病逝世。
人物生平
王永昌同志1901年生于山东省寿光县,九一八事变后在汤原参加抗日义勇军,后由夏云杰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来到绥滨,在陈大凡领导的抗日人民自卫军根据地二区、四区(今中兴、忠仁)一带开展革命活动。
1934年春由绥滨调回汤原,1935年任中共汤原中心县委委员兼富锦县委特派员。
1936年回到绥滨,任绥滨县委书记;
1938年曾随冯仲云政委西征,后派往北安,任北安县县委书记。王永昌同志在北安县组织救国会,为全歼通北石泉镇警察护卫团、袭击徐占国屯警察所、偷袭口门子日伪连,提供了准确的情报,为抗联筹备了大批粮食、衣服、药品等物资。
1941年初,中共北安中心县委遭破坏,王永昌同志在北安城内四道街王鑫贵饺子馆以伙计身份为掩护,坚持地下斗争,组织营救被捕入狱的群众,寻找联系抗联失散人员。
1945年8月,他安排地下党、抗联战士对叛徒尚连生、于静波予以处决。
1945年8月17日,他主动与来北安的王钧副司令联系,参与了北安政权接收和组建人民武装工作。
1945年11月16日,北安县解放,被任命为中共北安中心县委副书记兼任县大队政委。
1947年调任黑嫩省农业厅长,1950年调任省监察委员会任秘书科科长。
1952年逝世,享年五十一岁。
主要事迹
汤原县抗日救亡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三省。王永昌来到汤原县积极的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8月,汤原游击总队建立后,开辟了汤原县格金河、黑金河及太平川中部、北部地区游击根据地,并不断向汤原西部亮子河、汤旺河、大叶沟、佛爷砬子、吉兴沟及富锦县安邦河一带扩展。在中共汤原中心县委领导下,游击根据地内建立了抗日救国会等群众组织,抗日救国会下设宣传部、肃反部、青年部、妇女部、儿童部、互济部和运输部等,代行抗日政权职能:并建有群众抗日武装一青年义勇军和游击连。抗日救国会动员、组织群众积极为游击队筹集给养、协助侦察、递送信件、筹集粮食、收治伤病员等,形成军队保护群众、群众拥护军队的局面。
1936年初,在中共汤原中心县委领导下和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六军的配合下,汤原游击根据地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同年3、4月间,在汤原县南三甲召开了有300多人参加的工、农、学、商代表会议,成立了下江人民政府,选举王永昌为人民政府主席。
绥滨地区早期党组织建设
为推动绥滨地区的抗日斗争的发展,中共汤原中心县委派出党的地下工作者到绥滨地区开展党的工作。
1932年秋,中共党员王永昌、周云峰来到绥滨。开始他们在陈大凡领导的抗日人民自卫军根据地二区、四区(今中兴、忠仁)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宣传抗日救国和党的抗日主张。在其影响下,许多爱国青年加入了抗日队伍,并发展了徐连成、肖文泰2人为中共党员。1933年在绥东大城号建立了绥滨最早的党组织一大城号党支部。
1933年春,驻富锦日军调动大批日伪军讨伐绥滨一带的抗日队伍。在敌人猖狂的进攻下,各抗日武装力量损失很大,抗日斗争处于低潮,党的活动极为困难。1934年春,王水昌、周云峰调回汤原。
1936年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松花江下游地区的抗日斗争形势有所好转,抗联第六军、八军、九军、十一军不断扩大,活动频繁。为了扩大抗日区域,发展抗日武装力量,中共下江特委又派王水昌回到绥滨,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组织抗日武装队伍,发展和建立党的组织。王永昌回到绥滨后,在四区(今忠仁乡)一带开展活动。同年5月间,在该地组织建立了抗日救国会和抗日游击小队,并发展党员七、八人,建立了党的帘区区委。区委书记由大老李(名不样)担任,孙树明任组织委员,老孙头(名不祥)任宣传委员。
1937年春,绥滨抗日斗争形势发展很快。在党的领导下,三区曲家窝棚(今连生乡望江村),五区北小岗(今北岗乡北岗村)等地组织起抗日救国会,妇女救国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组织;二区河泉村青年农民刘成贵、李晨家等人缴了北大柜(今中兴乡康乐村)警察队的枪支,成立了抗日游击连;活动在绥滨境内几股实力较大的抗日义勇军“中侠”、“助国”、“全胜”接受了党的领导,改编成东北抗日联军六军五师。
为了加强绥滨地方党的领导,1937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党委派六军一师三团团长兼政治部主任高玉斌到五师任政治部主任。同年6月,下江特委派特派员刘忠民到绥滨作党的领导工作。7月下旬,按照中共下江特委的指示,在三区曲家窝棚建立了中共绥滨县委员会。王永昌任县委书记,刘忠民任组织部长,小李子(名不详)任宣传部长。八、九月间,建立了绥东区委、绥滨区委、五顶山特别支部。徐连成任绥东区委书记,张万金任绥滨区委书记,李忠殿、尚连生分别负责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五顶山拉拉屯(今富锦砚山乡永发村)特别支部书记韩仁,组织委员祖老疙瘩,宣传委员焦风山。10月又接收了萝北区委,区委书记老隋。全县党员发展到80多人。
1937年冬,日伪统治者开始施行所谓“三年治安肃正”计划,调动大批日伪军部队,对绥滨地区的抗日部队进行围剿;同时派出特务侦破地下党组织及抗日群众组织。1938年7月17日,伪绥滨县公署派警察特务到曲家窝棚速捕了县委组织部长刘忠民、地下交通站站长常美轩及抗日救国会成员刘政久、王成太、宋喜国、曲国兴、宋春福等人。接着,又速捕了县委宣传部长小李子、绥东区委书记徐连成等人。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党的活动极端困难。
1938年秋,县委书记王永昌带领部分党员和革命群众随抗联六军军部征,到北安一带开展抗日工作。
北安县抗日工作
1939年夏绥滨县委书记王永昌转移至北安李殿芳屯(今北安城郊乡革命屯)开展地下话动,并建立了抗日救国会,发展了于长真、张国青、张广英(女)、于长清(女)等5名会员。7月中共北安中心县香在北安李殿芳屯成立后,县委书记王永昌和李殿芳屯村民、中共党员于万真组织发动爱国群众,以抗日积极分子为基础,秘密发展抗日救国会会员5名,于万真担任会长。
1940年李殿芳屯抗日组织遭到破坏,大批抗日人员被捕,革命群众冒着杀头的危险将王永昌保护下来。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王永昌都在李殿方屯坚持地下工作。为了保持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八一五”解放后,群众把这个屯改名叫革命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09 16:2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