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德,字滋三,号惜花老人,西宁人。王树德幼时家境贫寒,从小被送到商店做学徒,后来,得到亲戚的资助,才得以上私塾读书。他从小酷爱绘画,读书之余常勾勒描摹,练习绘画,经过刻苦自学,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巧,渐渐可以勾勒成幅了。当时西宁有位能书善画,人称“张仙”的道士,王树德常向他求教绘画知识,道士见王树德聪敏颖慧,虚心好学,便收他为徒。王树德在他的指导下潜心研习,从此画艺大进。
王树德早年多画木器家具画,所画门箱、炕柜等画面构思精巧、布局合理、疏密有致、虚实相映,内容多为山水、神话和历史故事,深受群众喜爱,当时西宁等地人们在男婚女嫁时都以能得到他画的家具为荣。
旧时学习绘画,一般都是师徒相称,口传心授。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宁的学校开始开设美术课,王树德受聘于青海第一师范、
西宁一中等校担任美术教师。在西宁,是他最早将绘画引入课堂教学,向学生开展美术启蒙教育,培养了一批画坛新人。著名画家郭世清及李万霖、杜继荣等都曾受业于王树德,因而后人称誉他是西宁学校美术教育的开拓者。
王树德对山水、人物、花卉、翎毛无一不能。西宁有句歇后语,“王滋三画人——活着”,由此可见人们对他的人物画的赞誉。王树德的人物画多以白描为主,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传神,确有“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的神韵;山水画用笔挺拔有力,运笔自如,笔情墨韵,酣畅淋漓,意境深邃,他所作的春夏秋冬四季水墨山水条屏可谓其山水画的代表作。画家晚年寓情于画,醉心于兰竹菊梅“四君子”中,作品清丽洒脱,表现了作者的追求与风骨。特别是他画的竹,风晴雨露,各自态度,转侧低昂,各具神韵,清润秀丽,自成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