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清(1688年-1779年),字廷鉴,号九溪、徵君,湖南宁乡铜瓦桥(今属夏铎铺高新社区)人。清代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
传记
王文清,字廷鉴,号九溪。通经史,娴掌故,十岁能属文,十三补弟子员。督学潘某、巡抚赵某深赏之。廿六岁登贤书,遍游名山川,交海内知名士,学益进。雍正甲辰进士,补九溪卫学正,改补岳州府教授。举鸿词科赴都,充《三礼》馆篆修,次年选宝庆府教授。大学士朱某奏留篆修,授中书科中书舍人,兼《律吕正义》馆篆修,迁宗人府主事,旋调经史馆校勘。以父年老假归,四月复馆,奉上命校勘《五代史》,摘进三十四条。丙寅,诸馆书成,优叙考取御史,旋乞归养回籍。越六年,诏九卿以上各举经学一人。大学士史贻直、阿克敦、侍郎梅鼓成皆以文清名入荐,调取赴京,值父丧不赴。服阕戚友促行,戚然日:吾始仕为禄养计,今无可养,厚糈何为?且自筮仕以来,未补外职,是天假以读书缘也。再出或外补,著述不几荒乎?遂不往。惟延课子弟及聘修《志乘》,则曰:此足资吾考订也。中丞陈某施其宅曰:经学之乡。延主岳麓书院讲席六年。文清自通籍后,门下士成就者四百余人,凡名公巨卿无不折节交之,赠答诗文盈箧。所著书刊行数百卷,手录稿本共七百六十余卷,藏于家。寿九十三卒。嘉庆壬申岁,岳麓肆业生柑其主于三阁大夫祠,春秋致祭,戊辰人祀乡贤。(嘉庆二十一年《宁乡县志・人物》)
文清,康熙五十二年癸已中湖广乡试,雍正二年甲辰进士,六年补九溪卫教授,九年改岳州府教授,十二年丁艰归。乾隆元年应举博学鸿词,召试报罢,鄂尔泰等奏充《三礼》馆篆修。二年选宝庆府教授,鄂尔泰复奏留授内阁中书科中书舍人,四年迁宗人府主事兼《律吕正义》馆篆修、五年兼经史馆校勘。京师为之语曰:记不明,问文清;解不真,问维新。维新,茶陵彭尚书,时充《三礼》馆副总裁也。八年秋,假归,十一年夏,诸馆书成,铨叙第一,考取御丁史一等第三名,以父老乞养归,时年五十九。尝主玉山书院,补撰《书院志》。晚岁以未刊著述七百三十卷手稿,分授子孙珍守。祁隆四十四年卒,寿九十二。(民国三十年《宁乡县志・故事编》)
人生经历
王文清(1688—1779)字廷鉴,号九溪。宁乡(今湖南宁乡县)人。清世宋雍正二年(1724)取进士。1728年授九溪卫学正。1731年转为岳州府教授。高宗乾隆元年(1736)应试博学鸿词,未入选。大学士鄂尔泰、史贻直、阿克敦、侍郎梅钰成,以其潜心经学,术有专精而推荐为三礼馆篆修官。次年选为宝庆府教授、三礼馆总裁、大学士宋式上奏请留,改补内阁中书科中书,负责编修《律吕正义》。1739年,升宗人府主事。1740年至1745年,均兼三礼、律吕、经史诸馆职。次年诸馆分成,考御史,钦取一等三名。不久以父年老辞官还乡。1747年应长沙知府吕肃高聘,修《长沙府志》。次年春、出任“岳麓书院”山长,手订学约18条。同年于书院兼修《宁乡县志》。1749年台举经学。1754应广西布政使之聘,赴桂林课其子弟,并应得州知府之聘,修《浔州府志》。1760年,任宁乡“玉山书院”山长,补辑《玉山书院志》。次年聘主“城南书院”,未及赴任,被巡抚陈宏谋延请至署,与商政略。1764年,巡抚乔光烈承陈宏谋之意,再度邀聘为“岳麓书院”山长。同年作《学箴》9首刻于石。1772年以老(85岁)请辞归里。前后两任岳麓书院山长10余年,培养出有成就的学生数百人,为湖南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其学识渊博,贯通经籍,于《礼》研究尤深。在三礼馆任编修时,桐城派著名学者方苞对其十分尊敬。其后,湖南巡抚陈宏谋曾表其里门曰“经学之乡”。1779年卒,终年92岁。著述甚丰,存者千卷。著有《周礼会要》6卷、《仪礼分节句读》、《考古源流》628卷、《典制大文考》160卷、《历代诗汇》50卷、《考古略》8卷、《三礼图》5卷、《丧服解》10卷、《祭礼解》10卷、《乐制考》10卷、《乐津问对》4卷、《周易中旨》8卷、《阴符经发微》、《校定五代史》、《行己录》、《家训》、《治生要求》、《锄经文略》、《锄经续草》、《诗文略》等。
个人作品
著述甚丰,存者千卷。著有《周礼会要》6卷、《仪礼分节句读》、《考古源流》628卷、《典制大文考》160卷、《历代诗汇》50卷、《考古略》8卷、《三礼图》5卷、《丧服解》10卷、《祭礼解》10卷、《乐制考》10卷、《乐津问对》4卷、《周易中旨》8卷、《阴符经发微》、《校定五代史》、《行己录》、《家训》、《治生要求》、《锄经文略》、《锄经续草》、《诗文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