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敏, 男,汉族,1965年12月生,河南
洛阳人,1988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专业毕业,
研究生学历,
法学博士学位,
高级编辑。
人物履历
1984.07-1988.08
兰州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学生
1988.08-1991.09 江苏常州日报干部
1991.09-1994.08 武汉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4.08-1998.05 人民日报经济部农村组主任记者(其间:1997.03-1999.03在河南省虞城县扶贫,担任该县副县长)
1999.05-2002.10 人民日报经济部农村组副组长
2002.10-2003.04 人民日报驻新疆记者站主任记者
2003.04-2005.09 人民日报驻新疆记者站副站长(正处级)
2005.09-2008.09 人民日报驻新疆记者站站长(副局级)
2008.09-2009.06 人民日报驻浙江记者站站长(副局级)
2009.06-2009.07 人民日报社浙江分社社长(四级职员)
2009.07--2018.07 人民日报社浙江分社社长(三级职员)
2018.07-2019.08 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主任
2019.08-2021.05 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海外版编辑部总编辑
2021.05-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现任光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担任职务
中共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共二十大代表
人物事迹
2002年秋,在《人民日报》历练8个年头后,王慧敏把人生坐标从京城搬到西部大漠。驻站5年来,他走遍了新疆。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他的身影。2003年春节刚过,新疆巴楚县发生了6.8级地震。王慧敏在抗震棚里一住就是一个多月。为了赶发稿件,他常常是一手打着手电,一手写稿,先后在《人民日报》及人民网上发表相关文章60多篇,全面真实地记录了“天灾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援”的感人场景。昭苏地震时,正值隆冬,灾区积雪厚达三四十厘米,夜间最低温度接近零下40摄氏度。王慧敏是第一个抵达灾区的新闻记者。2004年除夕之夜,八一水库溃坝。当时他正在北京家中过年,他在英国工作的爱人刚从国外回来--这是他们离别5年后的第一次重逢。王慧敏二话不说,初一一大早,便登上了返回新疆的客机。为报道克州军民卫国戍边的动人事迹,他在边境线上奔波了半个多月,与边防战士同吃、同住、同巡逻,仅采访笔记就记了3大本,随后又六易其稿,写就长篇通讯《热血铸雄关》。从事农村报道10余年,王慧敏依然坚持深入一线采访调研。2003年12月,民工任文华等到人民日报社驻新疆记者站反映工钱被包工头拖欠。为替民工讨回公道,王慧敏决定展开追踪报道。
王慧敏多次深入塔河一线采访,先后6次发表内参,客观真实地反映塔河治理进程及面临的问题。农业结构不合理、“卖难”等问题影响着农民增收,王慧敏深入调研后,采写了《新疆西红柿缘何“烂市”》《新疆畜牧:须解“肠梗阻”》《新疆奶业:做大才能做强》等文章。个中许多观点,被自治区有关部门采纳。王慧敏抓住时机采写了《油气开发给南疆少数民族送来福气》一稿,用铁的事实告诉读者:新疆油气开发是新疆百姓的“幸福源”。王慧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力筑大漠生态屏障》中旗帜鲜明地提出:50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既是国土的卫士,又是生态的卫士。2006年5月26日,王慧敏跟踪采访3个多月后撰写的《阿布力孜家的“月亮泉”》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2007年8月底,他采写的关于新疆乡村医生刘玉莲的报道,寥寥数笔,气韵顿生。
在《人民日报》编辑组,王慧敏被评为“免检记者”,大家都乐意编他的稿子。他曾经风雨无阻地每天下班后跑到图书馆系统摘抄《人民日报》相关文章,然后反复诵读。2003年,王慧敏创下了人民日报社驻站记者年报道得分6000分的新纪录,相当于报社规定任务的近20倍,即一年完成了20年的工作量;2004年,他再创年报道得分7000多分的新高,相当于一年完成了25年的工作量。王慧敏先后发表了《书记考书记》《太行七贤》《筑起的,不仅仅是一座大坝……》等一系列引起强烈反响的好作品,其中,有近百篇稿子获中国新闻奖或省部级好新闻奖,《硕士村支书》《山这边,山那边》还被收进大学教材。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王慧敏孜孜不倦,笔耕不辍。《各奔前程》《巴音布鲁克》《德政》《没有尾巴的故事》《榆钱儿》《屏前杂咀》《传播与耗散》《雍正自白》《历史现实》《影响中国历史100名人》等一大批文学创作和学术专著从他的笔下源源不断地流淌而出。王慧敏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民族团结模范个人、中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人民日报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