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升
中国科学院院士、岩石学家、矿床学家
王恒升(1901年8月4日—2003年9月21日),河北定县人,岩石学家、矿床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生平
1901年8月4日,王恒升生于河北定县(今定州)。
1919年,考进北京大学。
1921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
1925年,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
1925年—1933年,任职于农商部地质调查所。
1926年,在东北密山煤矿考察。
1929年,到满洲里进行石油勘查。
1933年—1936年,就读于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生部;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37年,任经济部地质调查所技正。
1939年,任教于西南联合大学。
1944年,赴新疆筹建新疆地质调查所。
1950年,任新疆工业厅工程师。
1953年,调任西北地质局任总工程师。
1956年,任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
1963年,任地质部铬铁矿指挥部总工程师。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3年9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王恒升长期从事基性—超基性岩研究和铬铁矿的普查勘探工作,解决了基性—超基性岩中岩石化学分类与实际矿物分类的矛盾。提出湖北大冶铁矿成矿理论。角闪石晶体结构水高于900℃才能分解释放的结论,解决了长期困扰岩石化学家角闪石化学成分分析总量不足的疑难问题。发现某些中生代火山岩从基性到酸性的完整喷发序列。在新疆和田南部昆仑山中首次发现了中国现代活火山。提出了岩浆液态重力分异学说。合理解释了铬铁矿床的成矿特征。
1944年,王恒升筹建了新疆地质调查所。
截至2003年9月,王恒升代表论著有《中国铬铁矿床及成因》《含铬铁矿基性岩岩体类及铬铁矿成矿规律》《大冶铁矿床》《宣化一带火山岩》《煤炭中的正含水量与其年龄的关系》《阿尔卑斯山太辛褥区闪石岩岩石化学的研究》《基性—超基性岩的岩石化学分类》《宣化一带古火山之研究》《吉林省穆陵密山二县地质矿产纪要》《葫芦岛海港概况》《新疆矿产资源》《对铬铁矿矿床生成若干问题的探讨》等多篇,其他论著部分参考如下:
[1]王恒升,白文吉,宛传永.基性岩与超基性岩的岩石化学分类[J].地质学报,1978(01):35-41.
[2]王恒升,白文吉.基性岩与超基性岩岩石化学计算及图解方法[J].地质学报,1975,49(1):79-93.
[3]王恒升.中国铬铁矿床及成因[M].科学出版社,1983.
[4]王恒升.新疆矿产资源[J].矿测近讯,1945(58):11-12.
[5]王恒升.对铬铁矿矿床生成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地质,1962(7):18—26.
[6]王恒升.关于铬铁矿的成因问题—含铬铁矿基性超基性岩岩体类型及铬铁矿成矿规律(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矿产所岩石研究室编著)[M].地质出版社,1976:254—270.
[7]王恒升,白文吉,宛传永.基性与超基性岩岩石化学分类[J].地质学报,1978(1):33—39.
[8]王恒升,白文吉,王炳熙,柴耀楚.中国铬铁矿床及成因[M].地质出版社,1983:1—227,图版I—XIX.
人才培养
1939年,王恒升在西南联合大学讲授《岩石学》等课程。
王恒升培养了多名硕士生、博士生,都已成为矿床学界的骨干,有的当选为院士,如工程地质学家贾福海院士,构造地质学家马杏垣院士,区域地质学家关士聪院士,地质力学家陈庆宣院士,煤地质学家杨起院士,地质学家董申保院士,地质学家张炳熹院士,地层古生物学家顾知微院士,矿床学及地球化学家涂光炽院士,环境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等。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王恒升五岁丧母,六岁过继给了其二伯父。从小一边读书,一边还要干些农活,因而懂得劳动人民的疾苦,养成了勤俭节约,敦厚朴实的性格。他将家里给他凑的学费捐给爱国学生运动,决心投笔从戎,投考清军官预备学校,因父亲反对作罢,转而投考北京大学。
王恒升的女儿是王莹棣。
人物评价
“王恒升在岩石学、矿床学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就,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评)
“王恒升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缩短同其他先进国家的差距,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光明网评)
“王恒升是中国成因岩石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中国地质科学院评)
参考资料
王恒升.中国科学院学部.
前言.中国地质科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1:5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