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治
中国历史学家
王思治(1929年8月22日—2012年3月13日),男,汉族,四川省自贡市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
人物生平
1949年考入华西大学哲史系,1952年转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师从徐中舒、缪钺、蒙文通等。
195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并留校任教。
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清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学术带头人。
1989年,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进行学术访问、讲学与交流。
1996年至1998年,被聘为香港大学历史系兼职研究员。1999年8月退休。
2005年9月,被中国人民大学授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现任“东方史学文库”学术评审委员会委员、《明清论丛》编委,参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学术工作。 在古史分期、两汉社会性质、清史上均有深入研究,是两汉奴隶社会说和魏晋封建论的代表者。
2012年3月13日14时40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研究领域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王思治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先秦两汉史的研究工作,两汉社会性质问题是其研究重点。当时,在被称为“五朵金花”之一的“古代史分期问题”上,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相互争鸣,即西周封建说、战国封建说、魏晋封建说。还是在校研究生的王思治先生就积极参与讨论,与前辈学者展开学术争鸣,是两汉奴隶社会说和魏晋封建论的代表者,其论文在当时引起史学界的高度重视,“魏晋封建说”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分期说中较有代表性的学说之一。此外,他还参与了“农民战争”、“历史人物评价”和“清官”等诸多问题的讨论,其观点曾备受学界关注,产生了重要影响。
进入70年代后,王思治先生将研究重点转向清代历史,完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特别是关于清前期历史地位的评价,是清史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直接关系到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认识。过去,由于人们过分强调清朝政权的民族压迫性质,对其许多带有积极意义的政策和措施视而不见,难免得出一些失之偏颇的结论。王先生主张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客观地评价清代历史,并从世界历史的范围来观察说明明清之际的历史。他认为清王朝在结束分裂恶战的局面、加强国家统一等问题上作出的历史贡献,是以往任何朝代所不能比拟的,它对抵御西方早期殖民主义的侵略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他强调这应该是我们评价清前期历史地位的基点之一。这一观点,已成为多数清史学者的共识。此外,在清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皇位继承制度、宗族制度、明清战争、承德避暑山庄、国家统一问题、明清文字狱、乾隆后期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清代中俄关系、两淮盐商的盛衰、历史人物评价等诸多重要问题上,王思治先生都有精深的研究和讨论,建树颇丰。
人物评价
王思治先生不仅是学问精深的大学者,也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育家。在执教的40余年中,王先生重视教书育人,培养出不少史学英才。他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精心指导,因材施教,对青年教师积极扶持,勤于指点,深得年轻学者的尊敬。他在这方面作出的突出成绩,受到学界同仁的高度评价。——朱诚如
出版图书
主要著作
主编
《清史论稿》,《清代通史》康熙朝(主编及撰稿人之一),《康熙事典》(合著),《康熙大帝》,《承德避暑山庄与外八庙》(以上三书在台湾出版),《两汉社会性质问题及其他》,《人类史》第5卷之《16—18世纪的中国》(本书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组织各国专家撰写本国部分,本卷主编是牛津大学Peter Burke教授),《清代人物传稿》第一、三、五、八卷(主编及撰稿人之一),《王思治自选集》(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名家文丛”之一)。
论文
《关于两汉社会性质问题的探讨》(《历史研究》1955年第1期),(《历史研究》1956年第9期),
《再论汉代是奴隶社会》(《历史研究》1956年第9期),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分歧的原因何在?》(《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这些文章均是两汉奴隶社会论的代表文章。
所获荣誉
论著曾获北京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参考资料
王思治:勇于创新的史家.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思治.中国社会科学网.
王思治.中国社会科学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18:0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