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1915—1985年),又名钟五,闽侯人。民国22年(1933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化学系。民国30年,由司徒雷登引荐,赴美国新泽西州拉格斯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获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和SIGMX金钥匙。民国33年,在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实验室任职。民国38年1月,被聘为福建研究院研究员。1950年4月,任福建师范学院教授。1955年,为国家发明第一个抗生素药品。1966年,从小单孢菌中分离庆大霉素的产生菌。1978年,他编审的《抗生素物理化性质》及研究成功的庆大霉素均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出任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首任所长。1982年,微生物研究所又从小单孢菌中分离出紫苏霉素和武夷霉素的产生菌,母校美国拉格斯大学授予他“R”纪念章。同年,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主编《抗生素》一书,出版译作《生物学家的物理化学》。著有《王岳教投论文集》。
人物生平
王岳(1915—1985年),乳名钟五,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人,1915年8 月出生于上渡通明巷。上世经商,开王大盛烟铺,有200多年历史。其父蔼庐,清末秀才,以文章、书法闻名,是福州颇有名气的文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光复后担任过省建设厅、财政厅秘书。王岳幼承父教,秉性刚直,待人诚恳,勤学好问,勇于进取。1927年就读于福州英华中学,1929年转入福州三一中学,学习刻苦,名列前茅。
1933年王岳高中毕业,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化学系学习。1937年毕业,获学士学位,继续留校攻读化学研究生兼任助教。不久,日本侵略军进犯华北,北平沦陷,他被迫辗转于昆明。1939年8月,他到昆明的清华大学植物生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翌年3月,聘为成都华西大学讲师,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
1941年8月,他经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荐引,赴美国新泽西州的洛格斯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在著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抗生素研究先驱、链霉素和新霉素的发现者瓦格斯曼教授的指导下,他经过三年刻苦学习,完成全部研究课题,1943年以优异成绩取得微生物博士学位,获得SIGMX学会的金钥匙奖,并受聘为美国默克药厂化学治疗研究所研究员。在美国学习期间,他的导师瓦格斯曼教授很器重他,劝他留在美国从事微生物研究工作,并给他提供优厚的就业和科研条件。但他认为,中国尽管贫穷落后,毕竟是自己的祖国,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返回祖国,为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献身。特别是在1943年9月爆发的全美华侨抗日救国浪潮推动下,他满怀报效祖国的热情于1944年毅然回国。
1944年4月到1948年12月,他受聘为中央卫生实验院技师。1947年,发表探讨粪便在厌氧条件下产生沼气过程的一系列变化的论著。他还发表介绍各种新抗生素的学术论文,希望能够推广和进行试验,以发展中国的抗生素事业。但是,他的满腔热情得不到当时政府的重视,没能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使他深感失望。
1949年1月,他被聘任为福建研究院研究员,3月转任协和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50年4月,任福建师范学院教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华东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室主任。
解放初期,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把抗生素作为战备物资,对中国实行禁运。当时,正是世界各国抗生素研究和生产的黄金时期,而国内却极度缺乏抗生素药品,在这紧要时刻,王岳深感自己责任重大,立志要填补祖国医药学上的空白。
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1953年他在福建师范学院抗生素研究室,开始了筛选抗生素的研究。1954年,受聘兼任中科院菌种保藏委员会研究员、微生物研究室主任。研究室初创时期,他因陋就简,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把医用抗生素作为长远的研究方向。经过努力,终于在1955年从链丝菌中找到对癌症有一定疗效的“
放线菌素23-21”的产生菌,并提取结晶样品,随后在全国第一次抗生素学术会上作了详尽的报告。他的这一发现,为中国找到了第一个抗生素药品,随即投入生产。
他重视从实际出发确定研究项目,努力发展抗菌素研究的新领域。1965年,他在中国首先提出从小单孢菌中寻找新抗生素的研究领域。1966年,他和助手从小单孢菌中分离到闻名全国的庆大霉素产生菌,并在1969年建国20周年大庆时正式投产。据统计,自投产到1985年,全国有40家工厂生产,产量达868 吨,产值在10亿元以上。庆大霉素的发现,将中国抗生素的研究和生产推向一个崭新阶段,为中国医药界做出重大贡献。
1978年,他参加审编的《抗生素生物理化特性》一书和庆大霉素的研究成果都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是年10月11日,他当选为民革中央委员。
1979年1月,他当选为民革第五届福建省委员会常委,不久,又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王岳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担任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首任所长,并兼任福建师范大学和华侨大学教授;当选为福建省科协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会理事、省微生物学会理事长等职,还曾被评为福建省职工劳动模范。
王岳既从事科研工作,又从事教学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福建微生物研究所不断开创科研新局面。他坚定“科研必须改革才有出路”的信念,经常深入省内外有关工厂,在生产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提出改革意见,签订了30多个技术协作项目。他还培养研究生、进修生,对他们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事业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他治学严谨,重视不断更新知识。在他的认真教诲、精心指导下,许多学生已成为国内科研、教学和建设的骨干。
紫苏霉素和
武夷霉素的产生菌。同时,他还提出开辟酶抑制剂生理活性物质研究新领域的设想,不久就组织实施。
是年,他出席在美国召开的国际微生物学会第十三届年会,参观了美国太空研究中心、科研机构和大学、制药厂等,签订了学术交流、选派研究生的协约,带回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和样品。他还在国际微生物研究中心瓦格斯曼研究所的讲坛上作自己研究工作情况和成果的报告,使美国的科学家们感到震惊。母校洛格斯大学授予他该校“R”纪念章荣誉。是年,他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
1983年,王岳和他的助手又找到当代用于器官移植的新型免疫抑制剂——
环孢菌素的产生菌,后又找到几种胃蛋白酶抑制剂的产生菌。这些新发现,引起全国医药界的强烈反响,大大推动中国器官移植和免疫学基础研究的开展,把中国抗生素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领域,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1955年1月,福建省政协召开第一届委员会会议,他作为科学技术界委员,出席了会议。1959年和1964年,他被推选为第二届和第三届省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党和国家重大问题的协商。1983年10月,他当选为民革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常委。1984 年6月,当选为民革福建省委副主席。次年11月,出席全省各民主党派为四化服务“双先”代表大会,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1985年,他被民革中央推荐出席全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为四化服务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但是在会前,癌病就夺去了他的生命,他于1985年9月7日在福州逝世。
几十年来,他共发表了60多篇(部)科研论著和译作,主编了《抗生素》一书。他热心协助地方研究与微生物发酵有关的生产问题。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为纪念他对微生物事业的贡献,选编他的67篇论文,出版《王岳教授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