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龙,
诗人,作家。生于1954年。纪录片工作者。1968年开始诗歌写作。出版诗集《
每一首都是情歌》,小说《凭什么》。纪录片作品有《
一个叫做家的地方》《
莎士比亚长什么样》《
邬老板的世界杯》。居上海。
1978年,王小龙调到了团市委所属的上海青年宫,任文艺干事。“好为人师”的他,得以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他很清楚,诗歌班的大部分人这辈子都不会去写诗,但是,他们至少接触过,这就会不一样。遇到好诗,他们会拿起来读读。
《实验诗刊》为16开本,每期20多页,印50册。王小龙利用工作之便,在青年宫打印印刷。散发对象为全国的诗友,包括北京的北岛、顾城、杨炼、欧阳江河(原名江河),福建的舒婷、崔晟,山东的谢颐城、梁青生等。
2019年4月,获首届中国口语诗大奖金舌奖;8月,获“
磨铁诗歌奖·2018年度中国十佳诗人”。
“
口语诗”这一概念诞生的背景正是“第三代”主体诗人所带来的第一次口语诗浪潮,它由1982-1985年诗人们的地下写作实践(我视上海诗人王小龙写于1982年的《纪念》为“口语诗”的开山之作)——诗人
伊沙 早在1981年5月,王小龙就已经写出《出租汽车总在绝望时开来》。对于这首诗,都说好,都不说好在哪里。好在哪里?口语,而能俭省;白描,而能生动;细节,而能纤毫毕现;画面,而能饱满;幽默感,而能掖着悲剧感。“出租汽车”如同怪物和猛兽,取代了今天派的“星星”“麦穗”或“悬铃木”。恰如诗人所说:像小时候埋葬自己的乳牙。隐喻时代的紧绷和高蹈,被彻底置换为日常和市井的小滋味。小滋味,有滋有味。这真是“一个注定的时刻”。单凭此诗,王小龙已经成为口语美学的
源头性人物。要到1981年或1982年,
严力才写出《不用站起来去看天黑了》;1982年,
韩东才写出《有关大雁塔》;1984年,
于坚才写出《尚义街6号》;1984年,
李亚伟才写出《中文系》;1987年,
阿吾才写出《相声专场》;1988年,伊沙才写出《车过黄河》。——评论家 胡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