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
国王正妻的称号
王后,国王正妻或诸侯王正妻的称号,现今也称地位显要的女人、有权力的女人。(需与皇后区分)
释义
1.国王的正妻。
2.诸侯王的正妻。
3.地位显要的女人,有权力的女人,相貌美丽的女人。
历史沿革
在中国古代宫廷里,皇帝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在众多妻妾中,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也有此古籍简称为“后”;而尊称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皇帝的祖母则尊为太皇太后
“后”,原是“君主”之意。《诗经》记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各项笺曰:“后,君也。”如大的儿子启称为“夏后氏”,还有传说中射日的后羿
而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皆称为“妃”,周朝开始则称为“后”。如《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制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不过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直到汉朝才实际执行。《汉书·高帝纪下》:“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还有《三国志·魏书·后妃传》中有:“太祖建国,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夫人,有昭仪,有婕妤,有容华,有美人。”
甲骨文里,“后”:人在左下方是一口字,右上方是一拢起的手。但自金文将字型成镜像般翻转,拢起的手移到左上方,便一直沿用至今。《说文解字》上载:“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因为在上古氏族部落中,一般发号施令者为女性的权威,所以“后”的意思为有权威的女性长辈。在甲骨文的卜辞中,“后”还经常被用来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领。所以,也因而引申为帝王的正妻等涵义。
在中国东汉以前,皇帝正妻称皇后,嫡母生母称皇太后,诸侯王正妻称王后,生母称王太后。比如汉元帝次子刘康被封为定陶王,他的正妻王氏就是定陶国的王后,他的生母是汉元帝的傅昭仪,跟着儿子去了封地,做了定陶太后。汉元帝的第三子刘兴被封为中山王,他的妻子卫氏就是中山王后,他的生母冯昭仪就是中山太后。但是这个王后和王太后要比汉朝长安城里的皇后、皇太后要低一个档次。东汉以后诸侯王正妻逐渐称呼为王妃,“后”不再指皇族正室,成为皇帝正室的专属。不过在少数情况下,当开国君主尚未称帝而仅称王(国王)时,他们的嫡妻也会被册封为王后。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6 13:25
目录
概述
释义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