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正
山东省菏泽市教育局副局长
王可正,男,汉族,1962年9月生,山东单县浮岗镇陈吴庄胡楼人。菏泽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系数学专业毕业,大专学历。现任山东省菏泽市教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中国共产党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校长、校家长委员会主任、校保卫科党组第一书记。
工作职责
分管菏泽市教育局教研室方面的工作,主持菏泽一中财政、人事、保卫科全面工作。
个人经历
2004.03.26,被菏泽市人民政府菏政任〔2004)6号文件任命为菏泽市教育局副局长(挂职锻炼)、菏泽一中校长(正县处级)
2010.04.12,在校党组会议暨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工作安排上菏泽一中家长委员会成立,当选为全校家长委员会主任
2011.03.04,在校保卫科党组(扩大)会议上当选为校保卫科党组第一书记
社会活动
教学工作
王可正是一位学者型领导,他对当前教育的形势以及发展趋向有着很好的把握和独到的见解。当前,教育改革日新月异,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正处于转型时期,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王可正认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点就是实施国家新的课程方案,课程改革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关键点,也是核心问题。
在王可正的坚持下,菏泽一中在课程改革方面不断开拓创新,狠下了一番苦工夫,使得课程实施水平大幅提高,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积极开设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编制印发了《菏泽一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间周安排“学科研究性学习”和“课题研究性学习”。积极开展校内外实践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音乐美术体育选课与走班教学实验效果良好。探索实施了音乐美术体育选课与走班教学,扎实地推进了该校新课程的实施,在全市乃至全省引起了良好反响。
尝试开设校本课程。高一年级各班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一部分学生每周都能参加各种类型的兴趣班,一部分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选择适合本班发展的课程。
加强技术领域课程。学生在技术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进行木工制作、小发明等技术活动,使学生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形成基本的技术素养。在2008年5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山东赛区选拔赛中该校获团体一等奖。
加强基础课程教学,高效教学研究取得实质性突破。学校成立了“高效教学研究”项目组,积极开展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和高效教学研究活动。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广大教师突破现有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自主高效课堂。认真进行了两轮较大规模的听课研讨活动,举行了高效教学研究成果展示报告会,总结形成了《菏泽一中课堂教学诊断报告和高效教学研究报告》,确立了“三点两线一体化”的大教学观,以高效课堂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特色已初步形成。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爱师生促发展
教师和学生是一所学校的主体,提升教师和学生素质是王可正开展一切工作的立足点。
没有名师,出不了名生;没有名师名生,也就形成不了名校。王可正首先以教师为本,加强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大力实施了以“爱、责任、智慧”为核心的“师德工程”,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监督、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实施了“菏泽一中名师建设工程”,选拔学校名师培养人选,进行重点培养。创建了“学分制”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机制。成立了学科教研室,“多元范导,T向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学科教研模式,提高学科教研实效。学校承担国家级课题17项、省级课题60项,有6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5人获得特级教师荣誉称号,省市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多达百人。
以学生为本,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提高学生素质。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了具有特色的“习惯、感恩、诚信、责任”德育课程体系,每一个学段重点进行一项主题教育活动,体现了德育课程的层次性、递进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计划性和实效性。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和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坚持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深入开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活动。积极探索学生评价制度的改革,建立了以“记录青春印记,展示成长快乐”为主题的学生成长档案袋制度,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因为学生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该校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在国家级、省级各种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该校已有200余名学生的创意设计获得国家专利。学校“863”创新社团连续两年获得“青少年创意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在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总决赛”中获得团体银奖。学生发明的“折叠式自由拉伸旋转风扇”获得第三届山东省少年儿童发明铜奖。6名学生在全国首届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两名学生在“七彩阳光2009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评活动”中荣获金奖。该校学生还在山东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一流的办学内涵和品位
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化的今天,王可正认为,追求内涵发展,提高办学品位,是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他的倡导下,菏泽一中实施文化兴校工程。王可正认为,文化引领,是治校的最高境界。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倡导“自强不息,永争第一”的学校精神,全校上下遵奉“作为决定地位”的工作信条,“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工作”。这些既是学校着力营造的“软环境”文化亮点,更是学校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积淀而成的情感文化理念。
实施“家校共建工程”。学校在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学校的建设和管理,畅通民主理校渠道,认真听取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2010年9月和12月,学校分别在山东素质教育论坛和省教育厅在博兴举办的家委会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实施“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学校以特色校本课程建设为载体,开发开设了“乡音乡情”、“学科拓展”、“人文素养”、“科技创新”四个校本课程体系,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创造条件,实现校本课程选课走班教学,体现校本课程的选择性,提高校本课程质量,形成学校特色。
实施“开放办学工程”。学校充分发挥“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的积极作用,正在探索成立面向国外大学的“国际班”;主动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使师生“走出去”,把国外师生“引进来”,为师生创造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近年来,菏泽一中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先后获得“山东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中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奋进跨越图突破,务实改革创一流。”王可正正率领他的团队,把菏泽一中打造为鲁苏豫皖交界处乃至全省高中教育工作的崭新高峰!
个人论述
2010年3月4日上午,菏泽一中党委书记、校长、校家委会主任、校保卫科党组第一书记王可正围绕“新时期我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任务”这一主题,在菏泽一中会议室为全校党组成员作专题报告。
王可正指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任务是: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优先发展、改革创新,努力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校,培养人才是核心任务,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今后十年的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六个方面,构建以国民教育为主体、更加重视继续教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终身教育体系。围绕教育发展重点任务,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等方面。要把教育改革的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和重点突破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改革实效方面下功夫。
王可正强调,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必须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三是处理好规模和质量的关系;四是处理好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五是处理好加强领导和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关系;六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菏泽一中校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谢圣稳主持报告会,副校长刘忠仁、赵卫民作出重要讲话。
最新修订时间:2019-12-20 13:38
目录
概述
工作职责
个人经历
社会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