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佑贵,1949年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宜章县迳口村,中国著名作曲家。
人物经历
王佑贵,著名作曲家。1949年出生在湖南省郴州宜章县迳口村,15岁高中毕业那年凭着一根竹笛考上县文工团任演奏员,文革中文工团解散又回到生他养他的小山村。几经周折78年考入湖南师大艺术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当老师是王佑贵从小就有的夙愿,真正尝到了教师为人师表的辛苦后,写下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82年进武汉音乐学院进修,86年调北京艺术研究院音研所,88年进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当年创作的《哥哥把你栓在心头》一炮打响,又在中国文联举办的“如意杯”歌曲大赛中以一曲《活着不容易》夺金奖,2000年被调入中国歌舞团任创作编辑中心主任。
他的代表作有《多情东江水》、《想家的时候》、《春天的故事》、《我属于你》、《大三峡》、《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百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中《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春天的故事》、《归去来兮》和《真情永存》连获中央电视台MTV金奖,令他成为“四连冠”唯一得主。2004年《唱起春天的故事》又获“金鹰金曲奖”。2007年担任中国红歌会南昌赛区评委。
心路历程
这个湖南农民的儿子,他的故事和他的为人一样,是那么朴素而憨厚,那么风趣而幽默。他的眼镜后面,闪烁着的是一种动人的智慧之光。
“母亲赐给我音乐的灵魂”
“实际上,我是在母亲的歌声中长大的。母亲不仅生了我,更在我心里播下了一颗音乐的种子,赐给我音乐的灵魂。”王佑贵的话语里,充满着对母亲的感激和崇敬。
王佑贵出生在湖南郴州宜章县迳口村。母亲是一位爱唱歌的客家妈妈。襁褓中的王佑贵最先听到的是母亲的摇篮曲。无论是在河边洗衣、在菜园浇水,还是在厨房做饭、在堂屋门口纳鞋底,母亲都不停地吟唱,一支接着一支。母亲的歌,有的欢快跳跃,有的哀怨忧伤,有的轻盈飘逸如柳絮飞舞,有的激情澎湃似山洪奔腾。童年时代的王佑贵,就是从母亲的歌声里分辨出情感色彩的。
母亲不仅教会了王佑贵唱歌,更教会了他如何做人。王佑贵至今还记得母亲的名言:“少时不努力,长大没出息;让别人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多给别人搭台,才是大将胸怀……”在母亲的教导下,王佑贵养成了进取向上、宽容豁达、乐观开朗的性格。
他饱含深情地说,没有母亲,就没有他今天的一切。
2007年5月15日,王佑贵耗时十年打造的作品《相逢皆是客——大路之子》客家组歌交响音乐会在深圳首演,引起了巨大轰动。
当被问及这组客家组歌的创作动力是什么,王佑贵回答说,“是我对客家文化特有的情结。小时候我每年都会跟母亲去几次客家地区。在母亲身上,我看到了客家女性的伟大:勤俭、吃苦耐劳、智慧。在我心目中,客家女性是最值得颂扬的。组歌的主题就是歌颂客家女性。另外,我母亲在当地是一个刘三姐式的歌仙,我的创作源泉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她。这次的作品也是献给母亲的礼物,是对她深厚母爱的报答。”
凭一根竹笛闯进音乐之门
“我是凭着一根竹笛闯进音乐之门的。”王佑贵平静地告诉笔者。学校离家有30里的山路。路上休息时,王佑贵就拿出竹笛吹母亲唱过的歌。几年下来,他练就了一手娴熟的吹笛技艺。
15岁那年,初中毕业的王佑贵正赶上县文工团招生。他凭着那支自制的竹笛,吹得招考老师眉开眼笑,从此成了县文工团的专业演奏员。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王佑贵又回到了生养他的秀水河边那个小山村,竹笛便成了他的好伙伴。耕作之余,他总要到秀水河边坐在石块上吹几曲。“一天,县城的朋友告诉我,湖南师范大学的周家澧老师来了,要在全省招民族吹管乐学生。等我赶到县城时,周老师却离开宜章到郴州市去了。于是,我一路追到郴州师专,找到了周老师。周老师听了我的竹笛演奏后,特准我参加文化考试。我就这样成了湖南师大艺术系的学生。”王佑贵告诉记者,“如果那次没有追上周老师,我就进不了湖南师大了。”
上大学后,王佑贵如鱼得水,勤奋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做了大学教师之后,他又先后到武汉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不断地积累和丰富自己。
1989年,年近40的王佑贵,带着一种冒险精神,踏入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深圳这弹丸之地,云集了数十万名下海者。王佑贵初闯深圳,饱尝了人间酸苦。正当窘迫之时,一家公司找他编一台文艺晚会,他爽快答应并顺利完成,获得了第一笔报酬。接着,他担任了深圳艺术节音乐设计,这是一个难逢的机遇。他抓住了这个机遇,成功地编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他被聘为深圳企业家艺术团总监,月薪5000元。他终于“苦”出了一点名堂。
经过两年的奋斗,王佑贵买下了一台钢琴。他可以静静地坐在琴凳上,梳理千头万绪。写一首歌吧!写什么呢?他,一个山里孩子,真正让他懂得山外有山的是老师,是老师教他识字,教他做人,就写一首歌颂老师的歌吧。于是,一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写出来了。在199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经宋祖英一唱而传遍大江南北。王佑贵曾收到过近千封人民教师的来信。一对教师夫妻在信中写道,他们是相抱痛哭着听完这首歌的。他们本已到海南,不打算再在山区教书了,但听了这首歌,他们又踏上了重返教坛的路程。
王佑贵先后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董文华的《春天的故事》、汤灿《万家灯火》、宋祖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
《春天的故事》改变了颂歌的创作模式
“是什么灵感,竟让您把《春天的故事》这样一首颂歌写得那么优雅,那么委婉,那么抒情而又动人?”面对笔者的提问,王佑贵娓娓道来:“这首曲子是我1994年在深圳创作的。这是有感而发的曲子。改革开放后,我们看到希望,这希望是邓小平出来主持工作带来的。邓小平数次来南方视察都是在春天,词作者因此用《春天的故事》命名。谱曲时我下了一番功夫,但总觉得哪里不对。那天当我睡到凌晨3点多钟的时候,突然想起戏曲中表现大人物的场面,都有个鸣锣开道的氛围,何况是一个那么伟大的人物?我赶快跑到楼下去把钢琴打开,加上了‘春天的故事’合唱段,而且还将南方的秀美与北方的粗犷糅合起来。”可以说,王佑贵完全是在用满腔热情和一片诚挚来创作这一首世纪音乐精品。
几经锤炼,《春天的故事》终于诞生了,感人肺腑的歌词,亲切舒缓的旋律,既表现出群众对领袖的衷心拥戴,也表现出领袖的个人魅力。
1994年10月,这部由孟欣策划,张国立导演的
音乐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一炮而红,12月又在中央电视台第二届音乐电视大赛中荣获金奖,一时间在大江南北到处传唱。后来,这首歌成为大型文献纪录片
《邓小平》主题歌,获得了1995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1996年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和“20世纪90年代最受群众欢迎的影视歌曲金奖”等奖项,成为获得国家奖项最多的“金曲”之一。
正像歌中所唱的那样:“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这首歌曲传遍了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成为真正代表中国人心声、记录了一个时代风采的歌曲,王佑贵的名字也因此载入了中国音乐的史册。
《春天的故事》改变了多少年来中国颂歌的创作模式,为什么王佑贵能做出这么大的改变?王佑贵说,“我们这代人,从上世纪70、80、90年代一路走来,所听到的颂歌都是高调的。而我在创作时最想表现的是百姓对领袖的那种多元的情感,同时也想抒发一下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我们这辈人大都和共和国同龄,可以说建国以来国家发生的所有事件我们都经历了,这就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和感恩。所以,我写这首歌完全是源于情感,选择大抒情、大写意的模式。”
主要作品
作品有四重奏,赋格、钢琴与乐队、交响诗、歌剧、电视剧、集、片多部。
代表作歌曲《春天的故事》、《
新世纪艳阳天》、《大三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我属于中国》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提名奖;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多情东江水》等作品连续五届获中央电视台MTV大赛金奖;
《跟随你的队伍越走越长》获中国广播新歌政府奖金奖。
十九集电视连续剧《嫁到非洲》、《
苦楝树开花的季节》、广播剧《水暖香港》(作曲)分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电视剧《官井》、《飞来飞去》(作曲)获电视剧飞天奖一、二等奖;
1997年三月获才艺、人品俱佳的王佑贵被中国文联授予“德艺双馨百佳艺术家”称号;
2001年12月出席中国文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受到江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经典语录
我是一棵落花生,无论多贫瘠的土壤都会扎下深根,会开花结果,会有它自己的声音!
落花生——是带响的铜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