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平
民主革命家
王乐平(1884年12月8日—1930年2月18日)(概述图来源:[3]),名者塾,字乐平。生于山东诸城王家楼子(今五莲县院西乡西楼子)。18岁中秀才,尔后在家务农。1906年入山东高等学堂就读,1907年加入同盟会。时清廷以山东矿产为抵押向德帝国主义借款。他参加“保矿会”,力倡反对清廷,被开除学籍。1909年夏,复入山东省立法政学堂,仍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人物生平
王乐平(1884—1930),名者塾,字乐平,五莲县许孟镇西楼子村人。1902年考中秀才。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夏,考入山东高等学堂,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09年夏重返济南,考入山东法政专门学堂继续求学。1911年(宣统三年)在山东积极参加了辛亥革命。是山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王乐平参入组织了山东独立的革命活动。1912年,王乐平晋京谒见孙中山,赴烟台军政府任秘书长。不久山东临时议会成立,王乐平被选为省议员,任《齐鲁日报》主编。1914年,王乐平流亡甘肃。1916年6月,王乐平返回山东并恢复省议员职务。1918年9月,当选为山东省第二界省议会议员兼秘书长。1922年10月,当选为国会参议员。1923年秋,离京南下,寻求革命道路。
1924年1月,王乐平出席国民党“一大”,并在一届一中全会上被委为山东临时委员会筹备员,返回山东建立国民党组织。是年4月,在济南成立国民党山东临时省党部,王乐平被推为执行委员。此后,王乐平与王尽美等人,共同开展工人、农民、妇女运动等各项工作,发动组织“反帝国主义大同盟”,在《十月》旬刊上发表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猛烈抨击的文章,为国共两党互相团结,顺利结成革命统一战线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5年1月,王乐平作为山东代表之一,与王尽美、路有于等出席了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大会,并被推举为总会筹备委员会主席。同年2月20日,起草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及全国总会章程。3月1日,参加了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不久,赴北京参加全国国民会议促成会第一次会议,被推举为常务委员。同年7月,国民党山东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召开,与共产党人共同成立了国民党山东省党部,王乐平当选为执行委员。此后,张宗昌督鲁压迫愈紧,王乐平被迫出走北京。
1926年1月,王乐平代表山东参加了国民党“二大”,并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同年“三.一八”反帝爱国斗争中,王乐平作为天安门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和与段其瑞交涉的五代表之一,遭到突然袭击而致伤亡200余人,自己也身受重伤。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宁汉合作后,王乐平与陈公博、顾孟余等人因不容于当时的南京统治集团,于1928年冬天成立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社会上简称改组派),改组派总部设在上海,1929年1月陈去法国,王乐平成为实际上的总负责人。1929年2月发表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改组派发展很快,在浙、苏、鲁等10余省市以及日本、越南、法国、香港、新加坡等地都相继建立了支部,会员遍布上海、南京、天津、北京各大学校以及全国各省市的国民党组织,声势浩大。
1929年5月,王乐平在上海主持成立“护党革命大同盟”,发表《宣言》及《缘起》两个文件,历数蒋介石背叛革命篡夺北伐胜利果实、穷兵黩武、攻桂迫冯实行个人专制等罪状。王乐平成了蒋介石的眼中钉,因而派亲信陈希曾到上海,嘱令特务头子杨虎派打手7人,于1930年2月18日深夜,闯入法租界迈尔西爱路314号办公室,乱枪狙击。王乐平身中七弹,当即身亡,时年46岁。
人物争议
1920年共产党小组创建时,因为王乐平是山东很有声望的进步知识分子,是新文化的传播者,与陈独秀相识,所以1920年夏陈独秀写信给山东的王乐平,让他在济南组织共产党小组。过去回忆资料,认为王乐平信仰三民主义,并不信仰马克思主义,因而他没有参加共产党小组工作,只向陈独秀介绍了三个学生。
但是据从俄罗斯国家档案馆移交我国中央档案馆的共产国际档案中发现,共产国际执行局于1922年1月,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期间填写的代表《调查表》中,王乐平填的是共产党员。在该表“中国共产党部”部分有山东代表:王尽美、邓又铭(邓恩铭)、王居一(王乐平)王福源(王复元)、王筱锦(王象午)。表中到达苏俄边界的时间、地点、入苏的目的和政治身份都填写的很清楚。
从山东代表参加大会组成来看,并鉴于当时王乐平的地位、影响和思想状况看,他加入共产党,并应陈独秀函约,在济南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张国寿也与他早有来往。张国泰回忆:“他(王乐平)曾在上海各界联合会和我共同工作过。”因此,王乐平在济南筹建共产党组织是确切可信的。但是,王乐平从苏俄回国后在山东建立平民学会,自任会长,创办学校和刊物,转而宣传三民主义,完全站在了国民党一边,同共产党脱离了组织关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3 11:4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