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清
清朝咸丰年间武状元
王世清,直隶顺德府南和人(今邢台南和人),武功盖世,臂力过人,“一箭透三甲”,大清咸丰六年丙辰科(1856年) 御笔钦点武状元 .
生平简介
王世清(1831—1880),河北省南和县三思村人。
王世清出身农民家庭,家境贫穷,父亲王之安一生耕耘。世清自幼随父拾柴割草,十四、五岁已长得体魄魁梧。邻居有一茶坊,怜他忠厚勤快,推荐他到山东冠县一家麻绳店当学徒。世清到店,早起晚睡,不辞辛苦,搬麻合绳一人能抵二、三人,吃饭从不挑三拣四,深得主人喜欢。学徒三年,各种营生均能操作自如。当时练武风气很盛,主人念他粗犷矫健,富有天资,劝他辞徒学武,以求将来能有大用。
世清返回乡里,适逢村武术队已成立,青年后生朝夕练功,世清就在一旁观看试练。因其情笃意专,自学倒比别人进步更快。师傅王全盛见他兴致如此浓烈,身体条件优越,便主动收为弟子。从此世清含辛茹苦,昼操夜练,十分认真。几经寒暑,世清便初露锋芒,刀枪剑戟,骑马射箭,十八般武艺样样出类拔萃。
一天,王全盛见世清射箭时轻率敷衍,就严厉责备他骄傲自满。世清不服气地说:“象这等弓,稍一用力就弓箭俱毁,怎敢用力?”师傅不信,让他尽用其力。世清从言照办,果然梁折弦断。于是,师傅便到永年县武家庄为其特制一弓,让他试用,仍不足为用。弓匠听说后,赌气宰一活牛,以全牛筋合弦,制成特号大弓相赠,并说:“我家世代弓匠,从未听说过有这等力士。若能施动此弓,将来必成国家栋梁之才。”世清张弓搭箭,操纵自如,一箭能透三甲,众人无不惊叹。
世清24岁,已功深武就。师傅带他入科考试。咸丰五年( 1855年)乡试中举,次年会试得元,遂入殿试。武场上,世清手舞120斤重的大刀,如执草芥一般,套路娴熟,刀如织网,主考及监视官员频颌首叫绝。同试有一山东壮士不服,欲与比试高低。因其心术不正,入场后趁人不备,双手举起240斤重的制石猛向世清掷去,欲伤其身,不料世清眼疾手快,以顺手牵羊之势,将制石接过,而丝毫未露声色。顿时博得全场喝彩。此情此景,在场人看得真切,无不心服口服,遂被咸丰皇帝点为头名武状元。
世清得了状元,一时风靡京城,威名遐迩,深得官庭将相欢心。监考大人恭亲王见世清一表人材,又武艺超群,更是喜形于色,便想联姻干亲,为己所用。然而世清对于那种投机钻营之举,甚为鄙薄,一心想以自身本领闯荡龙门,报效国家,对于恭亲王的频频暗示不予理睬。因此,恭亲王嫉恨在心,立刻将拟任太原总兵之职的王世清,改为戍守午门的侍卫。
世清初中状元,名扬四海,威震天下。皇帝诰封其父王之安,叔父王之翰,师傅王全盛为“武功将军”,并钦准大兴土木,修建状元府第。御银下到南和,县衙即时动工操办。谁知动工不久,善于窥测风向的知县,已洞获世清在朝失宠的消息,便随风转舵,令施工工匠先建府第门楼。原来官场有个规矩,一旦门楼盖成,即示竣工。门楼刚刚建成,县衙即上报府第告成。监工御史来到南和,先盈私囊,而后到村草草一看,便回京交旨。所余银两,均由县衙私吞。
世清在午门服侍三年后,恰逢倭寇骚扰南方海疆,遂受遣前往福建泉州府任游击将军,后升同安营参将。为官十年清正廉洁,乡绅豪门常馈赠厚礼,欲借其势倾压对手,世清均拒之不纳,为此常遭忌恨。清光绪六年(1880年),台湾受敌寇骚乱,世清受命前往御敌,寇兵慑于状元威名,不战自溃。地方官吏及乡绅,隆重迎接世清凯旋,并唆使他报功请赏。世清决意不肯沽名钓誉,无功受赏,严词拒绝。乡绅怕事情败露与己不利,趁设宴洗尘之机,以毒饵加害。王世清遂死于非命,时年49岁。
世清死后,家贫如洗。后家人将其幼女聘卖,方得解回尸体。夫人及子女,竟难得温饱。世清身居状元,爵显三品,廉洁奉公,两袖清风,本应受到颂扬,然而却被豪门贵族揶揄为“愚”,落下个“菜状元”的诨名,实在是是非颠倒,黑白混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0-05-06 17:1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