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青(1944年12月—2024年10月14日),男,汉族,
上海人,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曾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曾获甘肃省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10年“
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2010年荣获第七届“中国医师奖”,被评为2010年十大陇人骄子,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人物生平
1944年12月,王万青出生于上海。
1962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6年制医学系,1968年毕业填写分配志愿时,他在志愿表上写下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1968年,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工作。半年的集中培训后,王万青又毅然选择了医疗条件最艰苦的玛曲县阿万仓中心卫生院。
1980年,任卫生院院长。
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9年,任玛曲县卫生防疫站站长。
1990年,调往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
2003年,晋升主任医师。同年退休。
2024年10月14日,王万青同志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0岁。
主要成就
病学研究
十多年间,王万青主刀或主持参与了上千例手术,工作之余他刻苦攻读参考书籍,不断提高自己医疗技术水平,填补了玛曲县医学领域一项又一项空白。在“干中学”的王万青,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掌握大内科和大外科知识技能的“全科医生”。
退休后,王万青依旧在继续指导县医院的外科手术,在家中为上门求治的藏族群众解忧,未曾停止在医学道路上的追求和探索。2013年,在母校的帮助下,王万青为医院添置了脑电图仪器,开设脑电波检查,弥补医院的空白,他还借助检查累积资料,开展高原疾病脑电波表现相关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科研论文
王万青为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他自费购买了一套俄文原版的《医学百科全书》,工作之余,刻苦攻读,翻译医学资料10万余字;在国家级和地方各级医学杂志上发表《阿万仓乡牧民发病情况分析》《玛曲高原新生儿肺炎氧气治疗的重要性》《玛曲县医院十年外科住院病历分析》等20余篇科研论文,部分论文获奖后还引起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所及国外医学界的关注。
人物事迹
铭记宗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誓言
1968年,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响应党的号召,自愿来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藏族自治州
玛曲县工作。
玛曲县卫生防疫站副站长、站长,玛曲县人民医院医生、外科主任、外妇病区主任等职。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王万青始终如一地坚守着他最初的信念--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为党和人民做出一份贡献!他多次放弃了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40多年的坚守,赢得了“草原曼巴”的亲切称呼(“曼巴”就是藏语“医生”的意思)。
扎根草原,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健康
40多年来,王万青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他曾在早春的黎明飞马奔到放牧点,抢救一名窒息昏迷的女牧民;曾爬在牛粪堆上为大出血休克的产妇实施胎盘剥离术;也曾在夏窝子(夏季放牧点)中彻夜输液,抢救心衰的新生儿。他一个人骑马完成了阿万仓全乡人畜共患的
布氏杆菌病普查,给当地的牧民孩子逐一实施计划免疫,建立了全乡3000余人的门诊病历,使全乡90%的藏牧民有了健康档案,在
玛曲县首开先河。在阿万仓卫生院的20余年时间里,他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当时阿万仓乡总人口3400余人),20年累计接诊7万余人。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只要牧民需要,他都义无返顾地前往,书写了许许多多为藏族群众解除病痛的感人故事。
40多年的坚守,换来的是藏族同胞的尊重和认同,让当地的牧民群众视他为自家人,完完全全接纳了他。天葬,是藏族同胞最普遍采用的丧葬方式,一个人死后被背上天葬台,把身体的全部奉献给大自然中的鹰鹫才算是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历程。天葬时,只有死者最亲的人和族人可以在场。王万青不仅可以在现场,而且死者家属还能按照他的指点,解剖尸体,让他查看病变部位。43年来,藏族人民和妻子真挚的爱和包容,给了王万青强有力的支撑,成为他留下来的动力和源泉,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医学专长最大限度地回报了当地群众,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立足岗位,成就不凡业绩
王万青十分重视业务学习和科学研究,积极参加野战外科学习班、心电图诊断、骨科、外科、急救急诊等学术培训班。自费购买了一套俄文原版《医学百科全书》,翻译医学资料10余万字。在国家级和地方各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部分论文获奖外还引起
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所及国外医界关注。作为玛曲藏区的一名基层医生,王万青能在某些医学课题方面有所发现和创新是非常不易和难得的,他也因此成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医疗卫生行业历史上第一个正高级职称获得者。
在临床上,王万青是一个真正的多面手。在医疗设备不足、卫生院基础设施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他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心,成功救治了无数个生命垂危的患者。1982年他成功抢救一名满口血痰,
呼吸困难的急性
高原肺水肿男性牧民。1984年秋,由他主刀成功抢救一名腹部外伤、肠坏死、休克的10岁藏族儿童,这至今在玛曲乡下是首次。在
玛曲县人民医院任外科主任期间,他主刀或主持参与颅脑、颈、胸、腹、骨、妇产、五官科等各类手术数千例,有些手术填补了玛曲乃至甘南高原外科手术空白。
王万青不仅自己坚持学习,也十分注重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在任阿万仓乡卫生院院长期间,他试行病例讨论制度,举办卫生院人员业务及英语知识培训班,提高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卫生人才。 王万青常说“祸莫大于丧失信念”。如果说在1968年那个特殊的年代,做出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报效祖国的决定,是当时所有热血青年都会做的事情,那么,能够在以后长达4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如一日地坚守当初立下的誓言,坚守医生的职业道德,坚守对家庭的责任承诺,这份执著与坚定,却不是每一个热血青年都能做得到的。43年来,对党的坚定信念支撑他一路走来!王万青如今已年近七旬,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这片草原,奉献给了玛曲的卫生事业和这里的人民。他说:“我感谢
玛曲草原人民给了我人生的意义,我感谢伟大的祖国让我继续一个上海人的草原故事”。
人物言论
1.草原就是我的家,我要一直留在这里,发挥自己的余热,为藏族群众治病送药,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2.我感谢草原人民教给了我人生的意义,感谢伟大祖国让我延续一个上海人的草原情怀。
3.一个人不能没有政治生命,我工作18年后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党给了我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信心,而自己所做的这些工作又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感恩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4.其实我一直想念家乡上海。如今想通了,草原就是我的家,我要一直留在这里,发挥自己的余热,为藏族群众治病送药!
5. 城市的生活物质享受的确很丰富,但草原给了我人生的意义。
6.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报效祖国!在简单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简单的业绩,才是生命最耀眼的点缀。
家庭生活
妻子凯嫪。有四个孩子,长子王团胜。
所获荣誉
社会评价
民委系统评价
2010年8月19日晚,《阿万仓草原上的好“曼巴”——王万青》的事迹在《新闻联播》“时代先锋”栏目播出后,收看了节目的甘肃省民委广大干部职工深受教育和感动。大家反响强烈,一致认为,王万青是新时代民族团结的楷模,是共产党员先锋模范的代表,是民族工作者学习的榜样。作为民族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王万青为榜样,饱含热情地为各族群众服务。“王万青的事迹让我十分感动”。在省民委少语古籍处工作的
刘晋告诉记者,他在民族工作战线上工作了近30年了,上世纪80年代,他就听说过王万青这个在草原上行医的上海大学生的感人事迹。几十年来,王万青一如既往,持之以恒,长期坚守在海拔4500多米的地方为藏区群众服务,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作为长期在民族战线工作的干部来说,无论是少数民族干部还是汉族干部,更应加倍努力,踏实做事,心系少数民族群众的疾苦,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服务,把党的事业做好。
卫生、科教系统评价
2010年8月19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代先锋”栏目播出了我省卫生系统的杰出代表——王万青同志先进事迹,节目播出后,甘肃省卫生、科教系统人员反响强烈,大家纷纷表示要以王万青为榜样,在工作中践行他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执着追求的精神,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
自7月下旬以来,《甘肃日报》在一版突出位置连续刊发长篇通讯、评论,深入细致地报道了上海大学生王万青在
玛曲草原行医42年的感人故事,在全省各行各业掀起了向王万青同志学习的高潮。当天晚上,央视以《阿万仓草原上的好“曼巴”——王万青》为题,生动再现了王万青的感人事迹,将我省学习王万青同志的活动推向新高潮。
西北唯一的护理学博士、甘肃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
韩琳表示,王万青是我们身边的典型,他能够主动到艰苦地区工作,在为藏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他能够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视藏族同胞为亲人,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医学誓言。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和价值观,在实际工作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甘肃省农科院副研究员冯毓琴说,从王万青身上可以学到两点。一是王万青的坚持精神令人敬佩,他几十年不懈地专注于一件事,获得了事业的成功。我们科研人员培育一个农业新品种,一般需要10年之久,如果没有坚持精神,就会半途而废。世界上的道理是相通的,要像王万青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科研才能获得成功。二是王万青的实践精神给人以启发,他把中医结合到牧区常见病的治疗中,形成了有效的手段。我们的一些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关键就在于没有与实践结合起来,不适应市场的需求。今后在科研中要学习王万青的实践精神,根据市场需求选择攻关课题,才能使科研成果实现有效转化。
复旦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大三学生孟震煜是在兰州家中看到王万青的事迹的,他最大的感触是感动。他说,大学生在择业时应该像王万青那样,追求崇高,追求理想,到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到更能发挥自己作用的地方去。国家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未来十年国家对西部的投入将越来越大,西部也将越来越需要人才,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既是对自己的锻炼,也是服务基层群众,支援国家建设。看了王万青的事迹,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理想有新的思考。
民族地区的评价
2010年8月19日晚,“草原曼巴”王万青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在甘肃省民族地区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像他那样珍爱民族团结,像他那样扎根基层,立足本职岗位做奉献,服务群众。“王万青的事迹证明,在基层同样能实现人生价值!”在
玛曲县乡村工作的基层医生
李建由衷地说,“作为一名
基层医务人员,要以他为榜样,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贡献。”玛曲县牧民才日西说:“30年前,我放牛的时候就认识他,他是阿万仓草原的好‘曼巴’”!
王万青的事迹让临夏市建设局青年工作志愿者侯宏琳感触很深:“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42年来对医生职业道德的那份坚守和对家庭、对事业的坚守,是令人敬佩的。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国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就应该以王万青为榜样,学习他崇高的敬业精神,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回报社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王万青的事迹在肃北草原上引起强烈反响,特别是到肃北工作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纷纷表示,要向王万青学习,扎根草原,建功立业。2009年参加工作的
会宁籍选调生
王仕杰说:“王万青的事迹告诉我们,只要到基层踏踏实实干工作,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生在肃北、长在肃北的阿力腾德布2009年经“三支一扶”考试分配到
肃北县马鬃山兽医站,成为草原上的一名兽医工作者。他说:“王万青生长在大城市,却为草原同胞工作、服务了一辈子,我出生在草原,生长在草原,草原是我的家,我就更应该扎根草原,以王万青为榜样,勤勤恳恳为草原干一点事情。”
医务工作者的评价
2010年8月19日晚,“草原曼巴”王万青的事迹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在省内广大医务工作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特别是引起了参加
舟曲灾区抢险救援各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一致称赞和共鸣。
大家在收听收看节目后一致认为,王万青同志用一颗赤诚的心和精湛的医术,为无数藏区牧民群众托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是“团结使者”,他用真情浇灌出民族团结的和谐之花。他是“奉献使者”,从繁华大都市到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他始终无怨无悔。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蔡曦光认为:在王万青身上,最突出的就是对医生职业道德的坚守,对家庭、对事业的坚守。当前正值舟曲抢险救援和灾区恢复生产生活的关键时刻,灾区需要更多像王万青这样视群众为亲人的广大医务人员。
广大医务工作者纷纷表示,要学习王万青扎根基层、用精湛的医疗技术悉心服务藏区百姓的高尚医德和无私情操,时刻以王万青同志为榜样,努力学习和践行他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解放军第一医院抗洪救灾医疗队护士长王伟说:“看了王万清事迹的报道,我觉得作为一名军队义务工作人员,应该以他的精神为动力,更好的为灾区人民服务。”
舟曲人民的评价
收听收看王万青的事迹,也给舟曲人民带来了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决心。舟曲三中党员教师
杨芬玉说:“当我看到王万青同志的事迹,我十分的感动,今天我们的舟曲受灾了,我希望我们的舟曲人民向王万青同志学习,学习他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我相信我们通过党和领导的关心,全国人民的支持,走过这一段艰难的时期,重建舟曲。”
人物评价
“草原曼巴”王万青
颁奖词: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王万青成了藏民心中的活菩萨,藏族同胞亲切地称他是“好曼巴”。(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