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猪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东晋时期玉石器
玉猪亦称玉豚,是一种较常见的随葬
玉器
,既有用于手握,也有用于佩挂的。在古代,猪是财富的象征。猪的多寡可以衡量家庭的富裕程度。在
新石器时代
的墓葬中就出土了陶猪及猪形陶罐。以玉琢成猪形用来随葬,恰似让死者带走满身财富。
文物简介
年代
东晋
时期
材料
青玉
,质近滑石
规格
长11厘米,宽2.5厘米
收藏地
南京博物院
出土地
江苏省
南京市
中央门外郭家山墓葬出土。
特征
这件玉猪,平卧状,体呈长条形,两端截平,四肢修长,曲于身下,猪首伏在前腿上。以阴线刻目、嘴、耳及前额的皱纹。颌下和尾处有圆穿。猪的形象较为细瘦,总体看比较写实。
文物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
,是中国玉器史上的低谷,究其原因,可能与时代变乱有关。这个时期道教兴起,服玉之风大盛,对玉雕的发展可能也有影响。这件玉猪从质料、技法到艺术表现力,均不能与汉代相提并论,但在这一时期的玉器中,仍不失为优秀之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9 20:24
条目作者
小编
资深百科编辑
目录
概述
文物简介
参考资料
Copyright©2024
闽ICP备20240729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