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律社区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下辖社区
玉律社区,又称玉律村,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位于公明街道东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8.1千米。相邻自然村有田寮村、长圳村、红星村(公明街道)。地处深圳北部丘陵谷地,境内有大髻婆山、大头角山、乌云顶山、华盖山等山岭,有石岩水库、玉律温泉。始建于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因莫姓九世祖莫逐安由东莞茶山迁移至此,开辟出最初的村庄玉勒村。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曾姓十四世祖曾德贵,从宝安新桥迁移此处居住。清嘉庆《新安县志·卷之二·舆地图》有玉勒村,属福永司管辖村庄。由此推算,由“玉勒”改为“玉律”应是在清嘉庆之后。
历史沿革
宋元至明万历元年(1573年),属东莞县;明万历元年至清朝,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宝安县公明乡;1951年,属宝安县第四区公明乡;1952年,属第七区公明乡;1956年,属公明区公明乡;1958年3月,属公明乡;1958年10月,属光明公社;1959年,属松岗公社;1960年,属公明公社;1979年1月,属深圳市公明公社玉律大队;1981年,属深圳市宝安县公明公社玉律大队;1983年,属宝安县公明区玉塘乡;1986年10月,属公明镇玉律村;1993年1月,属深圳市宝安区公明镇玉律行政村;2004年,属公明街道;2007年,属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街道;2015年,属公明街道玉律社区。
经济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薯类、花生、荔枝、龙眼等,自然资源有玉律温泉。改革开放后,村里开始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区。现村集体经营以厂房出租、物业管理为主。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集体经济分红、房屋出租、商业经营、工资性收入等。
人口
2015年末,户籍人口919人,其中男性413人,女性506人;80岁以上46人,最年长者98岁(男)。非户籍外来人口约9.7万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367人、澳门同胞5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16人,主要分布在美国和澳大利亚。
公共设施
光侨路、玉昌西路、根玉路经过该村。20世纪70年代通电,90年代通自来水、通电话和实现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世纪末通互联网。有玉律小学、玉律幼儿园、玉律大公园、玉律三四区公园、旧村老人活动中心、新村老人活动中心、玉律广场、玉律图书馆、玉律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村里建有垃圾收集站,有卫生保洁员每天两次清扫垃圾。
玉律社区综合党委,现有党员总数为301名,其中居民党支部正式党员46名、预备党员3名,关爱老龄党支部党员18名,“两新”支部正式党员169名、流动党员68名。
社区建设
玉律社区创建“围合式”小区,通过点面结合综合整治,影响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治安隐患得到有效消除,居民安全感明显增强。
近年来,玉律社区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巧用心思,下大力气。2003年,该社区投资2000万元建成占地6.5万平方米的玉律文化公园,公园内设有足球场、环形跑道、健身长廊、儿童游乐园等设施。
2006年,为丰富社区居民特别是广大劳务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又投资近200万元,建成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玉律文化广场,广场建有大家乐舞台、绿地、石椅、公厕等设施,并由社区出资聘请专业老师,在广场上义务为广大劳务工和社区居民教授舞蹈。
2007年,改建了新村的老人活动中心,将原来的泥砖结构改建为钢混结构。
2008年,又将旧村的老人活动中心由木质屋面更换为钢结构屋面。该社区正在规划建设一座大型休闲公园。
历史文化
曾子后裔聚居地
今玉律社区原住民多为曾氏族人。《公明镇志》载:北宋末年,曾中美长子的五世孙仕贵从中原迁至东莞新桥(今属宝安沙井)定居,后建玉律村,村名取自“玉学麒麟,律法至上”。
传说,玉律曾氏乃孔子72弟子之一曾子的后人,在玉律北部的德贵曾公祠堂两侧写有“源通沂水,脉接武城” 的对联,古代祠堂对联一般有追宗溯源的意味。联中的武城是今天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魏庄乡,这里是曾子故里,也是散居各地曾氏家族共同的祖居地,而沂水就是那里的一条河流。《论语》“曾点言志”记载,有一次,曾皙(曾点)和子路、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一一问他们的志向,曾皙说:“暮春的时候,夹衣已经穿得住了。我愿意和五六个成年男子、六七个少年在沂水中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说道:“我赞成曾皙的志向啊!”曾皙便是曾子的父亲。或许正是因为祖先的这种脱俗的性格致使后人被一湖汤泉吸引,在泉边安营扎寨,成就了玉律500年的历史。
村民姓氏
村民主要为曾姓和莫姓。据《莫氏族谱》记载,唐大中年间(847—860年),莫氏祖先从河北巨鹿迁至东莞茶山;南宋绍定年间,九世祖莫逐安从东莞茶山迁至当地。在一段较长时间里,莫姓人曾改姓曾,曾、莫同为一家。现存有曾氏《俊扬公家族族谱》,原稿纂修于民国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姓族人担心族谱被毁,由曾氏族人曾继承将此族谱带去了香港。1990年,曾耀天(香港)、曾林福(香港)将其转交到该村曾锦成手中,并由曾锦成续修完善。
本地方言
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
传统建筑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现存110座,大多建于清代与民国时期。一般为三开间一进,或两开间一进,砖石和三合土夯筑;房顶为两面坡,青瓦覆盖。80年代中期,村民陆续从老屋中搬出,现大部分民居已破败,其中保存完好的主要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居住。
该村现存为德贵曾公祠,始建于清末,重修于1989年,占地面积215.7平方米。坐西南向东北,三开间两进一天井布局,砖石木结构。前堂两侧有对联“源通沂水;脉接武城”,意指曾姓源流以及关于始祖曾子的掌故,后堂安放祖宗牌位。
村内有玉墟宫,始建于清代,扩建于2015年,供奉北帝。其相关祭祀活动有正月初八的生子标香、农历三月初三的北帝诞庆。弘源寺,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被石岩湖温泉度假村收购之后,于1999年改建,供奉释迦牟尼、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为旅游观光景点。
新安八景
玉律:得名于“玉学麒麟,律法至上”,一个文化味很浓的名字。玉律古称玉勒,新安八景中远近闻名的“玉勒汤湖”就在这里,汤湖就是指温泉。
明弘治十三年(1500)的一天,曾氏十四世祖曾应富(曾德贵)闲来无事,从新桥龙头村(今天沙井街道上星社区)出发,一路走一路玩,不知不觉翻过一座山,眼前赫然一湖碧水,湖水清澈漫溢、碧光粼粼、云烟袅袅、恍如瑶台,掬一捧在手上,竟然温暖如汤。曾应富忽地想起,明天顺八年(1464)编修的《东莞县志》载:“汤泉在黄金洞之北,药勒(玉勒)村前。乡人以为烹潭之所。”他不由惊诧:“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汤泉?”被汤泉周边的山形水势所吸引,曾应富很快就将全家迁居过来,开基、上梁、成村,名玉勒,后改名“玉律”。
清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这样写道:“新安有汤井,在玉勒村,秋冬常有烟气。”
玉勒汤泉历史悠久,作为新安八景玉勒汤泉最早出现还是在《康熙新安县志》里:“汤井,在玉勒村,水温暖如汤,能疗疮疾;秋冬,泉有烟气,海防周希尹命砌以石。”
清初新安县知县李可成在《新安八景诗》中咏道:
泉沸山椒出大津,烟腾雾绕石粼粼。
探幽何处无眷壑,解愠还须问水滨。
宛向浴沂温似玉,仿来修里胜于春。
愿将共涤尘氛去,时捧汤盘诵日新。
玉律温泉泉眼最高温度达六十七点三摄氏度,属苏打碳酸型温泉,含有锂、碘、硼等元素和硫化物,对治疗皮肤病、风湿病及消除疲劳有特殊功效。每天出水量六百八十吨。水中含锂、镁、钙等二十五种矿物质,对于医治皮肤病、高血压、关节炎等有显著疗效。
非物遗产
公明玉律民间麒麟醒狮表演早在明代就形成了习俗,2007年被评为区级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明街道唯一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舞蹈项目。
玉律醒狮麒麟队具有自己的特色,他们在表演中,往往是醒狮、麒麟轮番表演,通过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高难动作演绎狮子的个性。静则舒缓温婉,动则恍若奔雷,时而挠痒翘臀让人忍俊不禁,时而勇猛刚烈让人心生畏惧,观者无不拍手称绝。同时配以吹、拉、打、弹等多种乐器进行伴奏,有别于其他地方的醒狮独舞和单调的锣鼓伴奏,也更具观赏性。醒狮队的舞狮民俗韵味浓郁,狮头威武气派,舞狮动作潇洒自然,配上响亮的锣鼓更是令人振奋精神。玉律醒狮麒麟队共有队员40多人,他们分工都很明确,年少身强力壮的掌舞狮舞麒麟和武术表演,年长的则掌管吹、打、弹等乐曲伴奏。由于醒狮队名气大,附近几个镇都会邀请他们去表演。深受社区居民欢迎,成了不可或缺的民俗风情。
美丽传说
阿婆髻山,因粤语“阿”与“亚”近音,故地图上作“亚婆髻山”。
沿着南光高速石岩路段,你会看见一座形似妇女发髻的山,本地人称之为“大髻婆山”(也称“阿婆髻山”)。大髻婆山位于光明新区公明办事处玉律社区,南濒石岩湖,挺拔清秀,郁郁葱葱,山石密布,远观仿佛一位头上梳着大髻(梳髻是旧时女子出嫁以后的装束)并插满铜簪的妇女披着轻纱恬静地站在湖光山色之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大髻婆山披上了美丽的外衣,关于它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爱情传说……
记者在玉律社区居民的带领下,穿过玉律菜场、黄土工地、大髻婆水库,来到这座有着特殊意义和神秘色彩的大髻婆山,在翠树成林的山脚下,听本地人讲述传说中那位坚守爱情的美丽妇人及其感人故事。
传说的主角是一位美丽的妇女——思君。相传,古时候,在公明玉律村有一对年轻人,男的叫阿山,女的叫思君。两人从小一起玩耍,互相关心爱护,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村里的大人常说他俩是天生一对,长大后一定结为夫妇。冬去春来,花谢花开,转眼间十多个寒暑过去了,阿山已长成为英俊的小伙子,思君也出落为亭亭玉立的姑娘,而他们之间的感情依旧不变。其实,阿山和思君小时候听信大人“戏言”,早已私订终身了,待到谈婚论嫁时彼此暗下决心,一个是非君不嫁,一个是非伊不娶。双方父母也看出他们的心思,乐意地成全了两人。于是,阿山父母请媒人到思君家提亲,思君父母也是开通之人,见阿山在村中是个青年才俊,家底也比较殷实,就答应了婚事。双方父母为子女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办婚事,思君家为女儿的嫁妆办得十分体面,准备了四箱四柜、挂帐大床、绸面被八条,还有子孙桶(马桶)、衣橱、衣架等新房用具。
洞房花烛之夜,新郎问新娘:“为何起名思君?”新娘含羞不答,反问新郎:“你取名阿山又是何意?”阿山回答:“我要像大山一样呵护着你。”又故意问:“可你叫思君而不是‘思你’啊?”思君用手指轻轻点了一下他的额角说:“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郎君啊!只要你一刻不在我身边,我就思着你。”
一年一铜簪 思君君不归
所谓夫妻恩爱,喝水也甜。阿山和思君相亲相爱,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众乡邻羡慕不已。某天,阿山上山砍柴,午后还不见回来,思君十分着急,便上山寻找。思君在半山腰遇见阿山,兴奋之际因脚步不稳,跌下了山崖,一脚不幸骨折。阿山丢开柴担,赶紧背她回家,并请来郎中接骨疗伤。疗伤一个多月,阿山殷勤服侍,无半句怨言。后来钱花光了,阿山就按照药方,亲自到老远的山上采药,不辞辛劳地隔天采一次。不久,思君的脚伤渐渐好起来,阿山扶着她练习走路。思君每次摔倒,阿山都用身体垫着她,并说:“我就是你的靠山。”
思君康复后,两口子更加恩爱了。然而不久,阿山被官兵强拉充军,不肯去就要杀头,夫妻俩只能洒泪离别,思君千叮万嘱阿山要早点归来,别忘了妻子在家苦苦守候。
思君原以为阿山三年五载便会回来,谁知丈夫一去,便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思君悲痛欲绝,每天下午都走到村头的山顶瞭望,盼丈夫归来,只见行行倦鸟归巢,朵朵晚霞消失,却不见一个人影。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思君望穿秋水,都不见郎君归来。为寄托情思,思君每盼一年便在发髻上插一支铜簪,共插了44支,是年思君已61岁了,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髻婆。
后来,思君终因没盼到阿山归来,在山上忧郁而死。玉律村人无不为思君的忠贞肃然起敬,将这座山取名为“大髻婆山”。据玉律本地居民曾昭辉介绍,传说这山中还有一洞,叫“阿婆髻洞”,此洞深不可测,里面有一个可容70人的洞厅,厅中有一石,清泉汩汩而出,正滴在地面一石碗中,水满而不溢,人称“油炸滴水”。本地居民曾厚安回忆道:“我们小时候经常爬到山顶,山顶上有一条石缝,扔一块石头下去,回声久久不停,老人说那是大髻婆对夫君的呼唤。”
大髻婆山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显得楚楚动人,在茂密的热带植物掩映下,显得清秀挺拔,犹如一位头上梳着大髻(梳髻是旧时女子出嫁以后的装束)并插满铜簪的妇女披着轻纱恬静地站在湖光山色之中。据闻,以前村民会在农历正月十五、三月三和七月七这几天,都会爬上大髻婆山到“阿婆髻洞”里烧香祈愿。如今,各种小树、青藤、荆棘长满了整个大髻婆山,这里清静悦目,空气清新,翠树成林,鸟语花香,是个天然“大氧吧”,也是玉律社区的后花园。
山下建有阿婆髻水库,沙滩风景优美,是玉律的后花园。
本地特产
特色农产品有桂味荔枝、糯米糍荔枝、石硖龙眼、黄皮、象牙芒果、吕宋芒果。特色传统(节庆)食品有烧猪、烧鹅、牛耳朵(炸面食)、大盆菜等。
所获荣誉
2021年9月3日,被拟确认为2021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创建单位。
工作动态
2024年,玉塘街道面向辖区居民大力科普食品安全知识,玉律社区为期4周的食品安全共治水平提升项目圆满收官,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重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1 14:1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经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