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祠,又称玉山寺、玉山庙,是
河内著名
道观。玉山祠位于
还剑湖畔小小的玉山岛上。岛呈圆形,看似玉石,故名
玉山岛,祠因岛而得名。这个
玉山岛以四十米长的太鼓桥与湖岸相连接。此祠建于十八世纪
黎朝末年,是中式古建筑,祠内供奉关帝,吕祖、陈兴道和文昌帝君等。
玉山祠位于
还剑湖畔小小的玉山岛上。岛呈圆形,看似玉石,故名
玉山岛,祠因岛而得名。这个
玉山岛以四十米长的太鼓桥与湖岸相连接。此祠建于十八世纪
黎朝末年,是中式古建筑,祠内供奉关帝,吕祖、陈兴道和文昌帝君等。其中除陈兴道外,其余都是明清时期在中国广泛流传的道教神祇。 陈兴道是越南陈朝名将,民族英雄,也是越南男巫奉祀的神祇。他本名陈国峻,自幼博览群书,及长又精于兵法和天文,收集诸家兵法,研究八卦及九宫图。十三世纪时他率军击退元朝军队,因此被封为兴道王,视为民族英雄。在越南民众心目中,他是驱除恶灵的威武象征,且能救治妇人不孕和难产等症。
玉山岛原是黎太祖的钓鱼台,其后建关帝庙。阮朝时,由蕊溪社信徒修复,十九世纪时由科举及第的文士组织「向善会」增建文昌殿。岛上绿树葱葱,浓荫如盖。旁有笔塔一座,为五层塔。祠有三重门阙、大殿、廊房等。
坐落在湖东岸临街,由四根笔状石柱分开,寓意金榜题名。大门还有一副对联:“临水登山一路渐入佳境;寻源访古此中无限风光”。大门两侧的门墙山,还写有“福”“禄”两个汉字,朝文人阮文超的手笔。
过了砚台,就是头的拱门,这座桥长40米,使一座朱漆墓拱桥。原建于1865年,1952年桥断塌,后按原样重建。栖旭桥早年是由越南的著名 儒者阮文超以各式的木料所建,几经整修才成了今天的样貌。据说,取名栖旭桥的原意,是指「受到来自东升旭日的映照」,象征了活力与热情;也因此,桥身的颜色特别还漆上了象征着幸福温暖的艳红色。
一个小巧玲珑的楼亭。楼后为玉山寺的主殿文昌殿和关帝庙。关帝庙庙貌庄严,里面还有一柄纯铜打造的青龙偃月刀,重达百斤。另有大磬。寺前还有镇波亭,榕荫茂盛,水和阶平,别有胜景。
玉山祠原名云山祠,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原址在五昆头(今榜头镇光埔村)。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移建玉山(今榜头镇望厝村)。祠的后面有清康熙三年(1664年)始建,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的观音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