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宝藏为元代编纂的道藏。元太宗九年(1237),道士宋德方、秦志安搜求遗经,计划重刊《道藏》。历时八年,成《藏》於元乃马真皇后称制的第三年(1244),共七千八百余卷,仍取名《玄都宝藏》,经板存於平阳玄都观。元世祖至元八年(1281),诏令焚毁除《道德经》以外的其余《道藏》经文印板。据考证,现存《正统道藏》所收《
道藏阙经目录》中著录的许多道书,就是在元代焚经后缺佚的。
金代御用道观天长观的飞玄阁藏有宋朝道藏《
万寿道藏》,但卷帙不全。1186年孙明道奉诏提点天长观,有意补缀观内道藏。1188年,金世宗下诏移送开封的道藏经板到天长观,又以金中都玉虚观所藏道藏补充天长观所阙的道经,使天长观有一套较完整的道藏。
金章宗于1189年下令孙明道编印道藏。孙明道分遣道士四出访求遗经,求得遗经1074卷,补充原有5481卷的《
万寿道藏》;道士赵道真则为雕版版材作募捐。至1092年编成《玄都宝藏》,共6455卷,602帙。
蒙元时期的《玄都宝藏》共7,800多卷,于1237年至1244年间由全真教编印,主编是全真教第三代门人
宋德方 (公元1183-1247)。
全真教第五任掌教
丘处机(公元1148-1227)仙游前已指示弟子重编道藏。金末战乱之后,山西绛州城玄都观所藏道经尚存,
宋德方继承先师之志,以玄都观为刻书总局,参校宋朝的
道藏目录,以《大金玄都宝藏》为基础,补充残缺,搜罗遗经,校对订正﹐并加入
全真教著作,如其弟子秦志安的《金莲正宗记》、《仙霞录》等,编成道藏7800多卷。
除
宋德方与秦志安外,李志全、王志谦、毛养素(公元1178-1259)等
全真教第三、四代门人,都参与编刊《玄都宝藏》。亦有官员襄助其事,如蒙古丞相胡天禄曾捐出巨资,沁州长官杜丰(1190-1256)则向朝廷请求雕造道藏。
为刊刻经板,
宋德方在北方各地设立27局,各局都有道士负责校对,由弟子秦志安总督,役功三千多人,印成道藏30套,仍称《玄都宝藏》,交予著名宫观收藏。其后加印至120套。《玄都宝藏》的经板则全套收藏在
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山西河东县的
永乐宫。
李志常继丘处机、尹志平之后掌管道教,声势显赫,急于扩大教势,纵容道教在各地强占佛寺、山林、水土达482处,改寺为道观,毁佛菩萨像改立道教神像,甚至破坏儒家孔庙,并将最初由西晋道士王浮伪造的《老子化胡经》及新制作的所谓《老君八十一化图》等雕板印行,四处散发。蒙哥皇帝特召少林福裕及道教掌教者李志常等入宫,与丞相、贵戚、大臣等一起,当面听他们辩论。李志常推说雕印《化胡经》、《八十一化图》等皆是“下面歹人做来”,自己并不知情,对于各地道教强占寺院土地的事,也表示愿意退还。蒙哥皇帝降旨对道教造伪经、毁坏佛菩萨像、改塑老子像者要治罪惩罚,并勒令退还佛教寺院37所,然而道士拒绝归还。元宪宗八年(戊午,1258)七月,蒙哥皇帝命忽必烈亲王召请各地僧、道两宗,并包括儒者在内所谓“九流名士”到上都和林的皇宫聚会,围绕道教的《老君八十一化图》、《化胡经》等进行辩论,道教所持的《八十一化图》、《化胡经》又破绽明显,漏洞百出,辩败是在意料之中的。
元朝忽必烈(公元1260-1294在位)开始打击
全真教,于1281年下令各路焚烧《道藏》,并焚毁
永乐宫所藏经板。明代的《
正统道藏》以残阙的《
玄都宝藏》为基础,仅有5305卷,远少于《玄都宝藏》的7800多卷。
《大金玄都宝藏》已经亡佚,于民国时期尚有零星残页,至今不知下落。《玄都宝藏》则尚有4卷存世,即《
云笈七签》卷95及卷111-113,分别庋藏北京与台北。2002年北京曾拍卖《玄都宝藏》之《
云笈七签》一纸,拍卖价逾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