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间扩张主义右翼团体,近代鼓吹效忠天皇和向外扩张的反动社团,
日本军国主义的急先锋。1881年在九州福冈成立。
发行机关报《福陵新报》,后改《九州日报》,以“忠于天皇,热爱日本,保护人民的权利”为宗旨。标榜
民权主义和
国粹主义,1886年8月长崎事件以后,提倡国权主义,鼓吹“破支那,胜俄国,吞并朝鲜”是推行国权主义的目标。
同日本政府的军方有密切的联系,参预密谋和策划侵略中国、朝鲜、分裂中国东北和蒙古的各项活动。派大批浪人和间谍到中国刺探情报,大搞颠覆活动。1884年在上海开办东洋学馆,培养侵华谍报人员。1887年在上海开办制靴厂,为在中国活动的社员提供活动经费。1893年与日本陆军参谋总长
川上操六策划成立了浪人组织“
天佑侠”,到朝鲜搞颠覆活动,点燃了
甲午中日战争的导火线。
日俄战争期间选择十多名社员为核心组成“满洲义军”,配合日军在中国东北收买马贼,进行游击战。
武昌起义后,立即组织有邻会,派大批社员到中国同革命军联络,购买武器,筹集资金,支援革命军。
辛亥革命成功后,向孙中山提出在满权益的要求被拒绝后,立刻排斥
孙中山,支持
段祺瑞和
张作霖。1941年,该社与日本
军方发生矛盾,被军方剥夺了政治活动权利。1946年被盟军总司令下令取缔。
日本右翼团体一般没有明确的政治理论和社会纲领,而是按封建的帮会原则,结合成排他性集团。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350余个右翼团体始终未能形成统一的政治力量。它们依附于军阀、 官僚和财阀, 成为天皇制专制政权的别动队。战后初期,由于美军占领当局的取缔,日本右翼团体被迫解散。但1951年片面的《
旧金山对日和约》签订后,又逐渐复活。右翼团体力图通过反动宣传和恐怖活动影响日本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