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玄岳”牌坊
湖北省十堰市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治世玄岳”牌坊,俗称玄岳门,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金花树村。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
历史沿革
“治世玄岳”牌坊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落成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是由嘉靖皇帝朱厚熜敕建并赐额的道教门洞式建筑。据工部侍郎陆杰《敕修玄岳太和山宫观颠末》云:“入山初道,奉上旨建石坊,命曰‘治世玄岳’。”卢重华的《大岳太和山志》卷一“大岳总图”记载:“嘉靖三十一年,特颁内帑,敕工部侍郎陆杰等重加修葺。神宫仙馆,焕然维新。仍于入山初道鼎建石坊,赐额‘治世玄岳’。”
建筑特色
“治世玄岳”牌坊,通称玄岳门,位于武当山北麓,面临高峡平湖的丹江水库,背依九龙山,是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
“治世玄岳”牌坊为石凿仿大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牌坊,石凿桦卯而成。坊的下部是四根长方巨柱,组成三孔宏门。“治世玄岳”牌坊高11.9米,阔14.5米。明间与次间之比为5:3。坊柱高6.4米,柱周设夹杆石以铁箍加固。柱顶架龙门枋,枋下明间为浮雕大小额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枋和下枋,枋间嵌夹堂花板,构成明间高高古世者敞、两侧稍低的三个门道。正楼架于龙门枋上,明间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横式牌匾。次间各分两层架设边楼、云板与次楼,构成宽阔高耸的正楼、边楼,由上而下,逐层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楼,中嵌横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赐额“治世玄岳”笔势隽永刚健。此坊结构简练,构件富于变化,全用卯拼合装配均衡严谨,坊身装饰华丽,雕刻精工,是南方石作牌楼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艺术珍品。
文物遗存
“治世玄岳”牌坊运用线刻、圆雕、浮雕等方法在额坊、檐椽、栏柱、花窗上,刻着仙鹤流云和八仙人物故事;坊下有鳌鱼相对,卷尾支撑;顶饰鸥吻吞脊,檐下坊缀以各种花卉图案。
历史文化
从“治世玄岳”牌坊至金顶的曲折道路,古称“神道”。
“治世玄岳”牌坊选址于两峰之间,形成强烈的入口空间的“山门”意象,因此“治世玄岳”牌坊成为进山出山的典型标志,民间有谚语“一入玄岳门,命运交给神”之说。
保护措施
“治世玄岳”牌坊保护范围:“治世玄岳”牌坊及周围一定范围。四至:东面至挡墙以东50米,西面至牌坊基础以西50米,南面至台基以南50米,北面至台基以北50米。
1988年,“治世玄岳”牌坊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评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治世玄岳”牌坊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金花树村,地理坐标中心位于东经111°07′42.5″北纬32°30′06.1″附近。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26 10:0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