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场会议旧址
贵州省瓮安县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猴场会议旧址,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猴场镇西1千米的猴场村。始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原为宋氏住宅。
历史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猴场会议旧址是原下司宋家湾宋泽生(小名宋小安)的私宅。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2月31日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在猴场村宋家湾村民组宋维新住宅召开召开扩大会议。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原下司宋家湾宋泽生(小名宋小安)的私宅因产业纠纷,将该房拆卖一空。
1998年初,瓮安县委、县政府着手征地,开始恢复会址建筑。
2003年,在瓮安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原址得以原貌修复。
2004年,猴场会议旧址陈列布展对外开放。
2006年10月,“猴场会议·毛泽东行居”和“猴场会议·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布展完毕,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特色
猴场会议旧址系四合院私人住宅,正面是雄伟的门楼,主体建筑物为“一颗印房子”,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四合院由正厅、两厢和过厅组成。 正厅、南北厢房、过厅均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工艺精美。正厅为穿斗式二层砖木结构,歇山小青瓦屋面,面阔5间,通面阔25.5米,进深9米,一层正厅共3间,中间为堂屋,是当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的地方,现陈列有会议桌椅等实物。二层为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成员周恩来、朱德等同志住室。南北两厢为穿斗式二层砖木结构,悬山小青瓦屋面,各面阔3间,通面阔11.8米,进深4.7米。过厅为穿斗式二层砖木结构,单坡小青瓦屋面,面阔5间,通面阔25.5米,进深3.1米。
文物遗存
周恩来会议期间睡过的床
猴场会议期间,时任红军总政委的周恩来用过此床,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前后,房主宋泽生将房屋、家产拆卖抵债。多年后,此床流落到龙塘乡江界河村,经知情人介绍,2004年征集回,现陈列于猴场会议旧址周恩来住室。
红军送给老百姓的军毯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月,红二、六军团由余庆进入瓮安,途经余庆乌江镇凉风哨时,当地农民黄太武积极支持红军,主动给他们带路,红军甚是感激,便将此军毯送给黄太武作纪念。后因女儿出嫁,黄太武将军毯作为嫁妆给女儿带到松坪乡马场坪小学王振六家,夫妻共同珍藏,至2004年9月21日无偿捐赠给猴场会议旧址。
历史文化
猴场会议是红军长征进入贵州后,中央政治局继黎平会议之后,于遵义会议之前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一会跨两年,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2月31日下午一直开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1日凌晨,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改正了红军长征以来只限于单纯打仗的错误,重申了红军历来倡导的三大任务,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被周恩来誉为“遵义会议”的前夜,被史学界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奏”。
猴场会议纪念馆主要以“突出瓮安,突出猴场”为总体布局思想,以红军四过瓮安为主题,以时间为主线,从“运筹帷幄战黔中、承前启后迎曙光、鱼水情深感瓮安”三个部分将红军四过瓮安期间发生的所有历史事件串联起来,通过时间节点重点突出中央红军从黎平会议到猴场会议再到遵义会议的过程以及猴场会议历史转折的伟大意义。
文物价值
猴场会议纪念馆和会议会址参观学习,使退休支部党员对中国共产党艰辛而伟大的革命历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国家的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建言献策、贡献力量。——黔东南州人民政府评。
文物保护
1982年8月,猴场会议遗址被瓮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猴场会议旧址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猴场会议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称号
2009年5月,猴场会议会址被中宣部列入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猴场会议旧址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猴场镇西1千米的猴场村。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瓮安县城乘坐4路公交车直达猴场镇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票价2元。
自驾:从瓮安到猴场镇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14千米,自驾20分钟就可以到达景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4 23:0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