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太阳
二十世纪中期巴赫曼创作的诗歌
《献给太阳》是二十世纪中期巴赫曼创作的诗歌。
白话译文
她比引人注目的月亮和它的高贵的光更美,
她比著名的夜晚勋章——星辰更美,
她比像火焰一样出现的彗星更美得多,
她比一切其他星辰更符合远大的美,
因为你的和我的生命每天都离不开她——太阳。
美丽的太阳,她升起,她忘不了她的工作
而把它完成,最美的是在夏天,当某日
她在海岸边蒸发,无力地映着日影的征帆
掠过你的眼前,直到你疲倦而急忙结束。
没有太阳,艺术也要再戴上面纱,
如果你不再为我出现,大海、沙子,
受到阴影的鞭打,将从我眼睑下逃遁。
美丽的光,它使我们温暖,保护我们,极其关心,
要让我再看到,让我再看到你!
在太阳之下,还有什么比置身在太阳之下更美……
还有什么更美,比看到木棒在水中,鸟儿在上空
考虑着怎样飞翔,看到下方成群的游鱼
被赋与色彩和形体、带着光的使命出世,
看到圆周、田地的方形、我的国土的多角,
看到你披的衣衫。钟形的蓝色的衣衫!
散步、点头的孔雀披着的美丽的蔚蓝,
远方、孕着我的感情的暴风雨的幸福地带的蔚蓝,
地平线上的蓝色的偶然!我的狂喜的眼睛
又扩大了眼界、闪闪发光而遭到灼伤。
美丽的太阳,你更值得凡人最大的惊奇,
因此,我不是为了月亮和星,也不是
为那炫耀彗星而想愚弄我的夜晚,
而是为你,并非为了其他,即将无止境地
悲叹我的眼睛所遭受的不可避免的损失。
(钱春绮 译)
作品鉴赏
在诗中第一节,诗人以一个排比句式开篇,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律美,充满情感的爆发力。这既为诗作定下感情的基调,又确立了全诗的抒情风格。诗人拿其他事物,如月光、星辰、彗星等等,与太阳进行对比。而在下面更有一系列生动的烘托刻画,“没有太阳,艺术也要再带戴上面纱,”如果你不再为我出现,大海、沙子/受到阴影的鞭打,将从我眼睑下逃遁。”“美丽的光,它使我们温暖,保护我们,极其关心/要让我再看到,让我再看到你!/在太阳之下,还有什么比置身在太阳之下更美……”‘被赋与色彩和形体、带着光的使命出世/看到圆周、田地的方形、我的国土的多角/看到你披的衣衫。”诗人如此不惜笔墨地运用大量繁复比拟,对于太阳作精彩描绘,无非是要证明一个道理:吏没有太阳的普照,就没有世间的万物生灵,没有大自然界多姿多彩的生命,因为“你的和我的生命每天都离不开她——太阳”。
太阳以其美丽灿烂的光华、伟大而神奇的力量给予整个人类世界以生命,才使我们的世界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诗人写到此处完全可以收笔,因为这已经是对太阳足够精彩的描绘,也是献给太阳最为热情的颂歌。但是如果只是这样,这首诗作充其量也只是一首一般的写景状物之作,谈不上深刻与脍炙人口。在诗的最后一节,诗人的笔锋一转,却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体验:“美丽的太阳,你更值得凡人最大的惊奇/因此,我不是为了月亮和星,也不是/为那炫耀彗星而想愚弄我的夜晚/而是为你,并非为了其他,即将无止境地/悲叹我的眼睛所遭受的不可避免的损失。”诗人一再言明,美丽而迷人的太阳,是人间最大的惊奇,但你的照耀却让“我”将无止境地“悲叹我的眼睛所遭受的不可避免的损失。”这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结尾,让人阅读之后会睛不自禁地发问:为什么会无止境地悲叹眼睛所遭受的不可避免的损失?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回到这首诗歌所描写的主题意象:“太阳”。从这个结尾来看,“太阳”这个核心意象似乎已经另有寓意。
结合整个文本,诗人表面是在给“太阳”写一首抒情赞美诗,但其实诗人是借助书写“太阳”来描写自己的祖国。从诗篇一开始,诗人通过大量细致的描绘歌颂和赞美祖国,是她给予了我们生命和一切,她胜过一切美好的东西。祖国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是无可替代的,没有她就没有个体存在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在她身上所发生的混乱与痛苦。诗人在诗歌结尾处以反讽的艺术手法对之进行另一番思考。全诗也正是通过这样一个惊人的结尾,来告诉读者我们正在遭遇的混乱和痛苦,“我”的眼睛所看到是一些“我”将无法面对的事实,也是一些引人深思的事实。
整首诗的抒情以运动着的意象流展开,诗人通过调整意象流的速度与视角,在强烈感情的奔放与收拢之间,抒发浓重的诗意,并在诗歌结尾处点明主题,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而全首诗歌所展现的自由体形式、简洁自然的语言、鲜明生动的意象,以及融具体和抽象于一体的叙述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简介
巴赫曼(1926-1973),奥地利女作家。其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创作。她于1953年因发表处女诗集《延迟支付的时间》而一举成名。她的诗多属自由体,往往带有赞歌的音响,使用极其抽象的象征手法,诗中常表现人所遭受的威胁,但也展现人受到拯救的情景。
参考资料
献给太阳.诗歌鉴赏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3 23:59
目录
概述
白话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