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蛛是蜘蛛目(Araneida)猫蛛科(Oxyopidae)蜘蛛的通称。眼排成六角形,腹部向後渐尖。不结网,但能猛扑捕食植物上的昆虫。世界性分布。多见於北美南部。小型到中型蜘蛛。全体呈黄褐色或黄绿色。头部甚隆起。额高而垂直。猫蛛一般生活在草丛、灌木丛的植株上,不结网或在蓢蔽处徘徊跳跃。行动敏捷似猫,故又名猫蛛。
猫蛛是蜘蛛目(Araneida)猫蛛科(Oxyopidae)蜘蛛的通称。世界性分布。多见於北美南部。小型到中型蜘蛛。全体呈黄褐色或黄绿色。头部甚隆起。额高而垂直。8眼同型,皆黑色,前眼列强后曲;后眼列强前曲,呈2-2-2-2式排列,前中眼最小,其他3对眼等大。螯肢细长,螯爪短,具侧结节,齿堤无齿或后齿堤具1齿。步足细长具黑纹和刺,转节有凹槽,跗节末端具3爪,上爪有齿1行,下爪具2-3齿。腹部卵圆形,后端尖,密被鳞状毛及细长黑、白毛。纺器乳突状,略等长,具舌状体。
猫蛛一般生活在草丛、灌木丛的植株上,不结网或在蓢蔽处徘徊跳跃。行动敏捷似猫,故又名猫蛛。当稻田失水干旱时迁入,在稻茎和茎叶间游猎捕食稻虫,如飞虱、叶蝉、
稻纵卷叶螟、螟蛾等。成熟后产卵,母蛛不携带卵囊,将其系在植株枝叶间,并在其周围引丝固定之。
【形态特征】雄蛛体长8~9毫米,雌蛛10毫米。头部甚高,前缘垂直。前列眼强烈后曲,后列眼强烈前曲,排成4列(2-2-2-2);前中眼最小,后8对眼较大。鳌肢爪小前牙堤有2齿,后牙堤有1齿。从眼区到螯肢背面有一对纵行黑纹。背甲草绿色至淡黄褐色,背甲中央后侧方有由黑毛构成的纵斑。下颚与下唇均长。腹部较窄长,后端较尖。腹部背面的前方中央有黄褐色纵斑,后方有2条黄色纵纹,两侧有生对黄褐色斜纹。腹面有白色细毛,中央有阔的黑条直达末端,黑条中央色较淡。步足草绿色,自胫节以下为淡黄褐色;足上长有许多黑色长刺。纺绩突黄色,瘦长可见;
【特点】此种蜘蛛食性广,食量大,主要捕食
黑尾叶蝉、飞虱以及螟虫、稻纵卷叶螟的幼虫、蚊子、蝇类等。据5月上旬在罩有口径5厘米桅灯罩的盆栽稻上测定,每罩养蛛3只,每天保持黑尾叶蝉成虫15只,每只蜘蛛每天最高捕食量3.7只,平均2.33只。此蛛在山区、半山区的山麓稻田或山地杂草间较常见,是山区稻田的常见蜘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