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鬃海蛞蝓
三歧海蛞蝓科海蛞蝓属动物
狮鬃海蛞蝓(学名:Melibe leonina):体长达102毫米,宽25毫米,有51毫米穿过扩展的口帽。壳、外套膜及本鳃均消失。原来的鳃部亦退化,并于身体背部进一步演化出新的鳃部结构,将鳃部外露,故又称为裸鳃动物。触手1对,齿舌上仅1列纵行小齿,分布藏在背侧的一个囊内。全身覆盖着保护膜。头部有触角,当受到威胁时会缩小身体;身体后面或中间有辅助鳃。会使用毒素棘刺自我保护。
形态特征
狮鬃海蛞蝓体长达102毫米,宽25毫米,有51毫米穿体扩展的口帽。壳、外套膜及本鳃均消失。原来的鳃部亦退化,并于身体背部进一步演化出新的鳃部结构,将鳃部外露,故又称为裸鳃动物。触手1对,齿舌上仅1列纵行小齿,分布藏在背侧的一个囊内。全身覆盖着保护膜。头部有触角,当受到威胁时会缩小身体;身体后面或中间有辅助鳃。会使用毒素或棘刺自我保护。它们鲜艳的颜色像是在告诫掠食者“我是有毒的,离我远点”。视力极差,但是它们触觉和嗅觉灵敏。
这种裸体的狮鬃海蛞蝓身体是半透明的,具有不透明的棕色肝憩室。 它有一个大的可扩张的口罩,边缘有感官触手口唇肉质肥厚。足宽,前端圆形,后端钝尖。通常体呈无色至浅黄色或绿色。背面和头幕上面有淡褐包阴影。树枝状突起,小突起色较淡。,当它打开并向前倾时可以捕获食物。
头幕特别大,占体长的1/2弱,扩张呈圆盘形。其边缘完整,头罩鼻梁上有一对圆形或耳朵状的触角。前缘有8列触手状突起,排列在上面的数列较细小,下面的2-3列较大,呈扁平的桨形足沿其背面呈两排排列。嗅角小,彼此相距较远,上部有褶叶。鞘角稍高。体背两侧有6-7对背突起,宽大,肥厚,呈叶片状,边缘稍呈波状,易脱落。第1对背突起左右对称,其余各对左右相间排列。背中部有许多树枝状小突起。生殖孔位于体右侧第1个背突起的下面。肛门孔位于体同侧第2个背突起的前方,与第2左背突起相对称的位置。头幕上面、背突起和体侧面有许多钝的小突起。
栖息环境
栖息在低潮和低于附近的鳗鱼生活的其他海草上,在深水中的海藻森林中生活。生活在海岸边的潮间带水区的泥沙质海底。在水深5000米的地方和寒冷的极地也能找到海蛞蝓的踪迹。
生活习性
狮鬃海蛞蝓喜欢在海水清澈、水流畅通、海藻丛生的环境中生活,以各种海藻为食。它有一套很特殊的避敌本领,就是吃什么颜色的海藻就变成什么颜色。海蛞蝓体表还长有绒毛状和树枝状的突起,从而使得海蛞蝓的体型、体色及花纹与栖息环境中的海藻十分相近,这样就为它自己避免了不少麻烦和危险。
海蛞蝓既能消极避敌,又能积极防御。在海蛞蝓体内有两种腺体,一种叫紫色腺,生在外套膜边缘的下面,遇敌时,能放出很多紫红色液体,将周围的海水染成紫色,借以逃避敌人的视线。还有一种毒腺在外套膜前部,能分泌一种略带酸性的乳状液体,气味难闻,对方如果接触到这种液汁会中毒而受伤,甚至死去,所以敌害闻到这种气味,就远远避开,是御敌的化学武器。
当生物受到捕食者攻击时,转移攻击的方法可以是诱使捕食者攻击那些可以牺牲和有刺激性的部位。例如,海蛞蝓生有鲜红的乳突,如果它受到骚扰,这些乳突就会随处摆动,鱼类便会叮咬他们,乳突被咬掉后还可以再生,但是由于乳突含有刺细胞和腺体分泌物,所以捕食者会把它们丢弃,以后就不会再攻击它。
海蛞蝓用头部挖掘泥沙,吞食小型无脊椎动物,是典型的食肉类软体动物,主要以腔肠动物为食。它们会偷偷接近目标。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直取猎物的要害。并迅速将其吞下。海蛞蝓背部有一些空腔,它们吃掉猎物后会将猎物的触手直接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食物包括两栖动物、桡足类、甲虫、小型甲壳类动物、小型软体动物、小水母和栉水母,其他无脊椎动物的幼虫,有时还有小鱼。
分布范围
分布于北美西海岸,从美国的阿拉斯加到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州。
繁殖方式
海蛞蝓是雌雄同体的生物。雌雄两个生殖孔间有卵精沟相连。在繁殖期内,海蛞蝓互相交尾产卵,卵呈长筒圆柱形,用胶柄固着在海底的砂石上。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属于海洋软体动物,分布范围广,繁殖能力强,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没有列入各物种保护名录。
保护级别
尚未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参考资料
Biology/Natural History:.eoL Encyclopedia of Life.
Kelp Forest.montereybayaquarium.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3 15:1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