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纹
瓷器装饰的纹样
狮子纹作为我国瓷器装饰的常见纹样,是陶瓷文化与狮子文化联姻的结晶,在长期的交融与演化过程中积淀了一定的人文内涵和美学特质。
简介
纹样寓意:祥瑞之兆,象征权利与威严
狮纹瓷器以绘画为主要装饰形式,人们利用富有象征、寓意的狮纹图案、造型或符号表达某种生活观念和精神追求,通过象征、隐喻、谐音、比拟、寓意等手法表现出来。
诸如追求幸福喜庆、多子多孙、长寿平安、功名利禄、驱邪禳灾以及体现文人的高洁情怀等。狮子纹在碗、杯、盏、瓶、罐、洗、枕、盒、香炉、动物、人物塑像等瓷器上比较常见,成为陶瓷纹饰的主体内容。
人们运用象征和寓意手法托物言志、借物抒怀,间接含蓄地体现出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中的风土人情、人文精神和生活理想,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与劝善、生活与艺术相统一的特点。
态势美
狮子作为百兽之王,其威武凶猛、优美健壮的体态令人敬畏,继而崇拜。史籍描述称,狮子体魄雄壮,吼声如雷,威震百兽,为动物之长。日行五百里,怒则威在齿,喜则威在尾,吼则群兽避易,马皆溺血。虽死而虎豹不敢食其肉,蚊蝇不敢附其身。《狮赋》云:“(狮子)钩爪锯齿,弭耳宛足,瞋目雷曜,发声雷响。拉虎吞貔,裂犀分象。”《瀛涯胜览》一书写道:“狮子形如虎,黑黄无斑,头大口阔,尾尖毛多,黑长如缨,声吼如雷,诸兽见之,伏不敢起,乃兽中之王也。”
狮子以威武吉祥的形象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人们希望用狮子威猛的气势降魔驱邪,护法镇宅,这与佛教中狮子为圣兽的宗旨是一致的。唐宋时期,威而不怒的镇邪狮雕十分流行,开元文士阎随侯曾作《镇座狮子赋》云:“威慑百城,褰帷见之而增惧。坐镇千里,伏猛无劳于武张。有足不攫,若知其豢扰;有齿不噬,更表于循良。”威狮由此而成为护卫之列,帝陵墓道、桥梁牌坊、河口古道等皆以石狮镇之。
古人认为狮子不仅可以驱邪纳吉、镇守陵墓,还能预卜洪灾,彰显权贵,所以常用来守卫宫殿村寨、装饰宅门家具,体现出人们祈求平安、显示尊贵的世俗心理。
所以,古今宫殿、官府、衙署、宅邸多用石狮守门,在众多的园林名胜中,各种造型的狮子亦随处可见,成为狮子文化的风景线。按传统习俗,成对的狮子讲究“左雄右雌”,而且狮子所踩之物也代表不同的意义,狮子蹄下为球,象征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利,必为雄狮;蹄下踩着幼狮,象征子孙绵延,当为雌狮。如果狮子所蹲之石刻着凤凰和牡丹,鸟中之王,花中之王,则称“三王之狮”。此外还有南狮北狮之分,北狮威严雄壮,南狮活泼有趣。民间喜庆隆重会典,常有耍狮之戏,以示吉庆祥瑞。
精神美
中国化的狮子文化有近2000年的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更迭,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精神,与中国各地域的民俗风情、伦理道德、地域文化密切相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脉络。
据传狮子重情重义,知恩图报;其性纯真,千人逐之而缓步迟行,人不见处而任性疾驰。《坤舆图》说:“狮性最傲,遇者亟俯伏,虽饿亦不噬……又最有情,受人德必报。”所以古人赞赏狮子的勇而好仁,猛而能驯,似君子之德,故历代均视为祥瑞,乃制其形,传其神,示其心,表其德。古代官僚常雕刻其形于门户两侧,既示威猛,又表仁德。狮子图案多形诸屏风或橱柜,常见为“狮子滚绣球”“番人进宝图”“职贡图”等,借喻四海升平、万国咸宁。
狮子亦有开拓进取的阳刚之气,符合人们追求权力与富贵的心理。狮子纹构图上有双狮戏球、三狮戏球等。狮子滚绣球,亦为喜庆的象征。明代狮子滚绣球的图案上很多是钱币的纹样,反映了人民渴望富裕的世俗心理。
狮子在佛教中作为智慧的化身,具有护法护教和辟邪消灾的功能。《玉芝堂谈荟》云:“释者以狮子勇猛精进,为文殊菩萨骑者。”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座骑,“菩萨”意为“觉有情”,能使众生觉悟,具有“已身未度先求度人”的胸怀。文殊菩萨代表大智,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亦是七佛之师,地位显赫。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狮子以瑞兽的形象进入中国人的生活。民间多以大狮小狮暗喻“太师少师”,祈愿官运亨通,又以“九狮图”寓意家族兴旺,更以“双狮戏绣球”作为喜庆的象征。
象征美
狮子尽管是域外文化的产物,但历经两千多年的改造与升华,威武雄奇的狮像已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传统文化自信力的标志,体现了不畏邪恶、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到了近代,雄狮便成为中华民族觉醒的风标,具有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既源自仁人志士对华夏文明的自信,更得益于对佛教术语“狮子吼”的化用。
佛典记载,狮子是镇兽之王,驱邪之灵,狮子的吼声能够震撼天地,扫荡邪恶,具有无比的威力。因此,佛教中譬喻佛说法为“狮子吼”,无坚不摧,震慑人心,具有不可思议之威力,能降服一切邪魔外道,足以使外道归化、恶魔畏惧。诚如《普曜经·论降神品》所说:“譬如狮子吼,诸小虫怖惧,畅佛狮子吼,降伏外异学。”《维摩经佛国品》中云:“(佛陀)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近代陈天华的小说《狮子吼》和徐悲鸿的绘画《雄狮图》都是近代颇具影响的救亡之作,表达了炎黄子孙渴望民族复兴的拳拳之心。拿破仑曾将中国喻为“沉睡的雄狮”,并预言:“当中国觉醒时,世界也将为之震撼。”从此,“睡狮”“醒狮”分别成为旧中国和新中国的代名词。
一个文明的魅力和生命力不仅在于它有丰富的精神境界,也不仅在于它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性,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是否具有驾驭自然和社会的力量,是否具有改良人性、改造社会的智慧。华夏文明正因具有狮之气魄、狮之力量,才被拿破仑喻为“睡狮”,也才为中国仁人志士视为“雄狮”。
寓意美
狮子以瑞兽(吉祥物)的形象进入中国人的文化视野之后,狮子纹饰便被视为祥瑞纹样,吉祥的寓意令人神往。古汉语中“狮”、“师”同音通假,旧时常借狮喻师,以示吉祥。因此人们常以狮子图案来祝愿官运亨通、飞黄腾达、万事如意。狮子在佛教文化中具有护法护教的身份和辟邪消灾的功能,其图案纹饰亦有镇宅、辟邪、吉利的寓意,备受推崇,由此,“太师少师”之类的纹样广泛用于陶瓷装饰中。
古代官制中有太师、少师、太傅、少保,为辅天子之官,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故太狮少狮纹样既有仕途顺利又有事事如意的寓意。其中还有狮子与莲花灯组合而成的“连登太师”,用一只大狮子和一只小狮组成“太师少师”图案,寓意为望子成龙、官运亨通。太少红狮瓷绘艺术也是古代狮子文化中象征意义最独特的一类,太少红狮滚绣球表示财源不断、子嗣昌盛;狮子配以绶带,表示喜事连连、吉庆绵绵;太狮踩绣球,则表示“统一环宇”;太狮与众多小狮子一同嬉戏,寓意多子多福,吉祥喜庆;或以九狮图寓意家族兴旺,更以双狮戏球、三狮戏球以示吉庆祥瑞。
狮子纹饰除了上述寓意外,还附着了诸如官阶、权力、等级等内涵。如旧时置于达官显贵门前的狮子,门左为雄狮,其脚边踏一只绣球,绣球象征权力,俗称“狮子滚绣球”;门右为雌狮,其脚下抚一只幼狮,寓意子孙昌盛,这已成为一种习俗惯制。同时,狮子头部鬈毛疙瘩的雕刻也很有规矩,鬈毛疙瘩数量越多,则主人官位品级越高。一品官或公侯等府第前的石狮头部有十三个鬈毛疙瘩,谓之“十三太保”,一品官以下石狮的鬈毛疙瘩,则要逐级递减,每减一品就要减少一个疙瘩,七品官以下门前摆放石狮即为僭越,必当问罪。狮子底座花纹的雕刻也大有寓意——正面雕刻瓶、盘和三支戟,寓意“平升三级”;右面刻有牡丹和松柏,寓意“富贵长春”;左面刻有“文房四宝”,寓意“文采风流”;背面刻有“八卦太极图”,寓其“镇妖驱邪”。
总之,我国狮纹装饰以象征、寓意性为主要特征,而且几乎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因此,狮子形象被广泛应用于陶瓷装饰、桥梁建筑、牌坊陵墓、官府园林等,具有一定的审美特质和宗教意味,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文化图腾。
可以说,中国化的狮文化和狮纹陶瓷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历程,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体现了人们追求和平尊荣的文化心理。通过对狮文化熔古烁今的整合与重建,不仅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更能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华文明以“醒狮”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不亦壮哉!。
中国传统狮子
狮子造型是我国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其实,疆域辽阔、生灵繁盛的中国并不出产狮子。狮子—作为外来的瑞兽形象,被吸纳于中国文化中,却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典型艺术形象而流传于世。无论是雕塑饰品,还是装饰图案,狮子造型均带有明显的主观表现色彩和浓烈的民族气息。它脱胎于动物原型,却又最大限度地拉开了与自然形态的距离使自然结构服从艺术结构。
浓郁宗教意味
狮纹,一种具有宗教意味的传统吉祥装饰纹样,包含以狮为主的组合纹饰,单独构成画面或与人、
物配合构成画面,如狮子与绣球、狮子与人物等。狮子于西汉时自西域传入,被视为祥瑞之兽。在唐宋时甚流行相传狮为百兽之王,是权力与威严的象征。《潜研堂类书》称狮子为兽中之王,可镇百兽。故古代常用石狮、石刻狮纹,以“锁门”、“镇墓”和“护佛”,用作辟邪。《汉书-西域传》记载:世传狮子为百兽之王,每一振发,虎豹慑服,故谓瑞兽。佛教对于狮子极为推崇,《玉芝堂谈荟》称:“释者以狮子勇猛精进,为文殊菩萨骑者。”《坤舆图》说:狮“为百兽王,诸兽见皆匿影。性最傲,遇者亟俯伏,虽饿亦不噬。……又最有情,受人德必报。……掷以球,则腾跳转弄不息。”狮纹装饰盛行于六朝前期青瓷,多在堆塑罐、唾盂等器物的肩腹部塑贴狮纹或胡人骑狮纹,还有以狮为造型的狮形烛台。唐代瓷器上的狮纹有单纯构成画面的也有与人物配合构成画面的,如长沙窑褐彩注子上的模印贴花狮纹、太原西郊唐墓出土的青瓷扁壶上模印的狮与胡人形象。五代耀州窑青瓷上出现双狮追逐嬉戏纹样,为后代狮戏类纹饰打开先河。入宋以后盛行狮子与绣球的配合纹饰,习称“狮球纹”。宋代定窑白釉瓷盘上出现印花狮球纹。耀州窑青瓷上的狮戏纹则是双狮顺向追逐。元代红绿彩瓷和青花瓷上以绘画方法表现狮纹,如红绿彩玉壶春瓶上绘狮戏绣球纹。明、清两代青花瓷、五彩瓷及琉璃器上,狮纹是常用纹样。构图上有双狮戏球、三狮戏球等。狮子戏球为瑞兆,民间喜庆隆重会典,常有耍狮之戏,以示吉庆祥瑞。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8 09:44
目录
概述
简介
态势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