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级战列舰(Lion-class battleship)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未完成的一级战列舰,也是英国皇家海军计划建造的
条约型战列舰中最大的设计。
设计背景
狮级战列舰是由英王
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发展而来。计划替代一战时服役的
复仇级战列舰。复仇级由于其过于经济化的设计,不但造成其航速仅有21节,而且防护能力也不佳,更由于船体过小而无法进行任何的升级。计划中,狮级标准排水量为40,000吨,装备与纳尔逊级完全相同的三座三联装16英寸火炮(但炮塔经过重新设计)。由于当时主要建造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原因,狮级的副炮也采用了和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一样的双联装5.25英寸火炮。
由于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理论上美国、法国、英国的主力舰火炮不能超过14英寸,并且
满载排水量在35000吨以下,但“危机减限”条款,使得英国可以以德国舰艇增加为理由从而获得减少限制的权利。
早期设计
英国人也意识到,如果日本不同意该条约,他们的新式战列舰主炮口径将会是列强新一代主力舰中最小的14英寸。而日本人很可能不会签定条约。因此,1937年英国开始照手预研下一代战列舰,由海军建设局长斯坦利爵士负责。情报显示美国和日本的新式战列舰都将装备16英寸火炮(但最后日本的大和级是18.1英寸),因此斯坦利爵士和他的同僚们主要研究16英寸主炮的装舰问题。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设计提案。研究表明9门主炮安装在三联装炮塔的方案能够在实现主炮数量最大化和重量、资金控制上达到最佳的平衡。并研究了35000吨的战舰搭载9门16英寸火炮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排水量必须比
乔治五世级(KGV)更大。由于经济上的问题及尽快服役的需求,排除了已开工的乔治五世级换装或增加主炮的可能性。
1938年1月,英国确定日本不会签定伦敦海军条约。海军部决心遵照“1936年伦敦海军条约”的附加条款造舰。3月31日,这几个海军大国发表公开声明:将按该附加条款建造主力舰。英国还曾同美国表示希望把附加条款中的45000吨缩减成40000吨。这是英国人多方考虑的结果:首先,在先前的预研中表明标准排水量40000吨的级别自己能够设计出达到火力、防护、速度三者较好平衡的16英寸战舰。其次,将排水量限制在40000吨内可以避免其他没有签定条约的德、意等国建造超过KGV性能的战舰。最后,这也是出于着政治和财政考虑。
1938年2月份,海军参谋部就向设计部门发出了新舰的战技总要求。其性能要求如下:
主炮:9门16英寸(406毫米)主炮
副炮:16门5.25英寸(133毫米)双联装
高平两用炮防空火炮:“砰砰”炮
最大航速:30节
防护要求
水平防护:能抵挡14000码(12802米)外发射的16英寸炮弹
垂直防护:能抵挡从15000英尺高(4573米)扔下的1000磅(454kg)穿甲弹;30000码(27432米)外发射的16英寸炮弹
机炉舱外的防护可以低于弹药舱的标准
水下防护: 能抵御1000磅(454kg)
TNT当量爆炸
在以上提出的研制要求中,防御标准被定为能抵挡16英寸火炮(炮弹重量没有规定)。但并没有规定限制新舰的标准排水量。这给予了设计师较大余地实现设计标准。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中,初步设计工作展开。4月份就出台了标准排水量40000吨以上的16D-16G等4种方案。16D标准排水量42500吨,完全满足海军参谋部提出的要求。16E具有4座炮塔12门主炮。标准排水量为48500吨。不过主机输出功率同其他方案一样只有120000轴马力。所以航速只有26节。如果要达到30节的要求的话,其标准排水量必须超过50000吨。虽然海军部比较喜欢该方案。但它最大的缺点是其尺寸超过了罗赛斯和朴次茅斯船厂限制。并且装备4座炮塔在设计上有难度。110英尺的宽度(超过巴拿马运河限制)和35.17英尺的吃水(超过苏伊士运河限制)也不能实现全球快速部署。39500吨的16F是为了响应政府意图对附加条款中排水量限制在40000吨内而制定的。因此它的副炮数只有12门。16G是配备鱼雷发射管的方案。标准排水量为43000吨。这4个方案的主要装甲厚度和布置方式都同英王乔治五世级的一样。主要通过在重要区域增加额外防弹片装甲实现抵挡16英寸炮弹的设计要求。以上设计均反映了当时新式战列舰通过技术手段控制排水量下增加防护、火力、速度的潮流。此外,海军部在设计要求中还提出了雷达的配备。
1938年5月26日召开的海军大臣会议上,最后决定采用16F方案。但是需要增加其标准排水量以满足16门副炮数的要求,并且增加主装甲带厚度和主机功率。基于这些指示的新方案16F改很快出台,7月就进入了合同设计期,并于9月结束。面对日益增加的空中威胁,军方要求将原来的“砰砰”炮数从4座(八联装)增加到8座。然而,为这么多防空火炮找到不受主炮和副炮开炮时影响的合适位置很困难。这些防空火炮最佳位置是位于前后烟囱间的舰体中部。但英国人在这布置了水上飞机相关设备。最后方案是采取折中:“砰砰”炮为6座48门,而飞机数从4架减少到2架。
1938年9月15日海军部通过了设计方案,并立刻向各大船厂招标,整个招标于第二年2月21日结束。如此迅速的行动正反映了海军部期望新舰尽早建造的渴望。
开工建造时狮级的基本性能数据:
狮级 性能数据/1938年
标准排水量:40550吨
满载排水量:46400吨
水线长度:237.74米(780英尺)
水线宽度:32米(105英尺)
吃水:9.15米(30.02英尺)
武备:3座三联装406毫米(16英寸)45倍径主炮
8座双联装133毫米(5.25英寸)50倍径副炮
6座八联装40毫米2-pdr“砰砰”炮
2架飞机
主装甲带厚度:374毫米(14.71英寸)/弹药舱&机舱
水平装甲厚度:148毫米(5.88英寸)/弹药舱;124毫米(4.90英寸)/机舱
轴马力:120000/正常;130000/过载
航速:30节
续航力:14000海里/10节
载油量:3720吨
狮级属于乔治五世级的改进型。不但在外观上保留了英王乔治五世级的基本特点,其内部布置也可以说是英王乔治五世级的翻版。是一种典型的快速战列舰,也寄托了英国人保持自己在战列舰领域领先地位的期望。
建造概况
狮级首批两艘:狮号(Lion)和蛮勇号(Temeraire)分别于1939年7月4日和6月1日在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位于纽卡斯尔的船厂和位于伯肯黑德的凯莫尔·莱尔德船厂开工建造。英国人寄希望于这两艘船赶在1942年内完工。第三艘征服者号(Conqueror)定于8月份在克莱德班克开建,第四艘怒喝者号(Thunderer)虽然定在格拉斯哥的费尔菲尔德造船厂建造,但事实上从没下过定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狮号和蛮勇号仍然按计划建造。但10月下达命令两艘战舰停建一年。这样,船体已完成的部分钢结构搁置在船台上。
1940年底11月时军方决定继续延长停工时间。根据海军部的规定,41年将不会建造那些在43年前无法完工的重型舰只(前卫号除外),但需继续开展所有延期建造舰船的制图和设计工作。此外,准备在这一年9月份再根据大西洋的战场形势和美国与战争的关系重新考虑这些重型舰只的建造计划。
改进设计
虽然两艘狮级已停工,但设计改进工作依旧开展,并在设计中不断反映战时经验。1940年间的改进方向主要围绕着以下几点:
·为提供更有效的水下防护需要适当增大船体的宽度
·副炮的防护明显不足需要增加防破片装甲
·增加防空火炮的数量,并为其找到具备良好射界的位置
·提高艏部干舷高度以改善适航性
·增加搭载的原油量,提高续航力。
1941年末,狮级的新设计工作再次上马。设计人员将把乔治五世级在俾斯麦号歼灭战中以及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沉没等事件中英国战舰反映出的问题反馈到设计中。随着1941年12月份英国失去了
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两艘主力舰以及大量海外领地,英国人深感主力舰数量的不足。虽然美国已经参战,但其主要海军力量都集中在太平洋方面,加上法国海军的不可预知性,有必要重新开工建造狮级。
在整个从1941年9月到1942年1月的新设计中,设计人员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克服原来设计的不足展开。海军行动处长特别指出:“关于这些战舰的续航力的问题应该重新认真审视,KGV在这个方面上的问题被证明是不满意的。”鉴于狮级将使用在太平洋上,他提出以下建议:能在25节航行100小时,再维持8小时30节/全速航行。或200小时/16节再提速到20节后能有35%的盈余。
1942年1月狮级的改进设计完成,预计性能如下:
狮级 性能数据/1942年
标准排水量: 42550吨
满载排水量: 47650吨
水线长度: 238米(780英尺)
水线宽度: 32.92米(108英尺)
吃水: 9.20米(30.17英尺)
武备: 3座三联装406毫米(16英寸)45倍径主炮
8座双联装133毫米(5.25英寸)50倍径副炮
9座八联装﹢1座四联装40毫米2-pdr“砰砰”炮
主装甲带厚度: 374毫米(14.71英寸)/弹药舱
349毫米(13.73英寸)/机舱
水平装甲厚度: 149毫米(5.88英寸)/弹药舱
124毫米(4.90英寸)/机舱
轴马力: 120000/正常;130000/过载
航速: 28.25节
续航力: 16500海里/10节
载油量: 4800吨
与38年设计方案的性能数据相比较,最明显的不同就是增大的舰宽和减少的舷侧装甲。威尔士亲王号的沉没证明了乔治五世级在水下防御的严重不足,特别是过窄的船体,造成船体后部的防护缺陷。将宽度增加到108英尺缓解了这个问题。但是为了避免整个重量的过度变化,设计人员只能减少机舱侧面的装甲防护厚度。另外一处明显变化就是设计续航力从14000海里增到16500海里。在围剿俾斯麦的战斗中,罗德尼号和乔治五世号差点因为燃料不足让俾斯麦号逃跑。鉴于空中威胁与日巨增,新设计中的“砰砰”炮数也从48门增加到76门。为了让出空间和重量,载机设施被撤除。
见证了乔治五世级在1941-1942年的表现,英国人放弃了“A”炮塔需要0角度向前射击的思想。狮级的首部干舷高度也从原来的28.25英尺提高到37.0英尺。
设计中新增加的还有雷达设备和弹片防护,但最大的改进处还是在发电系统。更好的联络系统也提供到发电部门中。种种此类都是避免威尔士亲王号式的悲剧再次发生。
性能
从1937年到1942年狮级的设计经历了不断的变迁,性能也存在差异。以下的性能数据主要以1942年的设计为标准。
武备系统
为狮级英国发展了总共3种型号的主炮。与
纳尔逊级战列舰装备的MarkⅠ16英寸主炮相比,为狮级发展的16英寸/45倍径火炮配备了更重的炮弹,并有着更好的弹道性能。
最初的两种是MarkⅡ型和MarkⅢ 型。这两种16英寸45倍径火炮基本相同,两者只是在后膛存在结构上的差异。海军方面共定制了28门两型火炮。最后生产出了5门(3门MarkⅡ型和2门MarkⅢ 型)。这几门火炮主要用来进行炮口初速测试。并没有实施弹道射击试验。其配备的弹丸重2375磅,由于炮座的限制炮弹的全长小于73英寸。炮塔的设计是从KGV的14英寸四联装炮塔发展而来。
在战争结束前重新设计狮级的过程中,新设计了MarkⅣ型16英寸/45倍径主炮。该主炮能够使用无烟火药,最小出膛速度达2450英尺/秒。新炮塔的设计能够发射长达78英寸的炮弹。这种新式的炮弹据推测重量达2540磅。不过以上这些都只是停留在设计阶段,从来没有开工生产过。
狮级的8座两联装5.25英尺/50倍径高平两用副炮,在结构上同乔治五世级一样。
近程防空火炮在38年方案中只配备了6门“砰砰”炮。在42年的设计中取消了飞机和相关设备。所以多增了4座额外的“砰砰”炮(3座MarkⅥ型和1座MarkⅦ四联装型)。在早期设计方案中出现的0.5英寸机枪也取消。此外,UP火箭炮因为在与俾斯麦的实战中表现不佳。从此从英国现役战舰和设计的方案中取消。当然,从
前卫号战列舰的情况来看狮级如果完工的话,它最终将装备博福斯高炮。
早期设计阶段,狮级在甲板上将配备2座21英寸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军方认为,鱼雷在近距离的夜战中非常有效----这种思想在炮瞄雷达投入实战前的确有道理。在胡德号沉没后英国人意识到暴露在甲板上的鱼雷是爆炸的隐患,除非采用额外的装甲施加保护。这在后期狮级设计由于控制重量问题情况下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后来取消的鱼雷发射管也是理所当然。
从最初设计开始对于配备侦察机的问题也是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战列舰的航空侦察任务应该由协同的战列舰执行,而且去除航空设施可以节省可观的重量。在38年的方案中狮级只配备2架水上飞机。随着防空形势日益严峻,删除中部的航空设施能够为防空火炮提供更佳的位置。在威尔士亲王号悲剧后英国人决定战列舰将不会脱离航空母舰单独行动。所以在42年的设计中飞机设施被删除。
防护系统
防护系统的设计性能是必须满足以下3种要求:能抵御16英寸炮弹的攻击;抵挡1000磅TNT的水下爆炸;经受住从15000英尺高空投掷下的1000磅穿甲弹的攻击。
狮级的舷侧主装甲延续了KGV的垂直布置方式。在弹药舱外厚14.71英寸,机舱外为13.73英寸。整个主装甲带长度为433英尺,从“A”炮塔基座前面一直延伸到“Y”炮塔基座后面。舷侧主装甲宽15英尺,其中延伸至水线下6英尺。厚度也逐步递减至5.18英寸。
结局
然而英国在原材料和工人上的缺乏限制了狮号和蛮勇号的重建。建造主炮的工厂需要生产海岸防护火炮和坦克装甲;造船厂的工人门忙着修建航空母舰和商船。虽然海军参谋们急切地期盼狮级重新上马。但是已无法同那些更紧迫的战争物资相比。特别是在
中途岛海战后,敏锐的人们都觉察到战列舰时代的终结和航空母舰主宰海洋时代的来临。随着1943年安森和豪号的服役,英国战列舰大军的数量达到了15艘。海军部再次搁置了两艘战舰的重建计划,而是全力建造航空母舰(计划建造的数量多达62艘)。无限期的推迟其实意味工程下马,将其保留在建造计划中不过只是以丘吉尔为首的大炮巨舰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一些将领及其幕僚们聊以自慰。
还有一点,
马来亚海战中
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
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的沉没,证明
大舰巨炮主义的没落,因此狮级战列舰将过时,此外,英国建造了应急对抗
俾斯麦级战列舰的
前卫级战列舰,更降低了狮级战列舰的存在感,狮级永远无法建造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