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桥村位于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洛河南岸,东临焦枝铁路,西距洛龙大道3公里,南邻关林镇。全村人口2800余人,党员66人,10个村民小组,土地1650亩,年人均收入3500元。 该村以种粮为主,农产品主要为小麦、玉米。近年来,结合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后出现了养鸭、养鸡、养猪、养牛专业户十多家,种植梨树、桃树、葡萄约100余亩,花卉杜鹃花基地30余亩,牡丹、蔬菜种植50余亩。村里有彩印厂、耐磨厂两个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硬化新宅区路面、街道5000平方米,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农村经济
狮子桥村2010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77.8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8万元,占总收入的23.1%;畜牧业收入12.5万元,占总收入的16.4%。年内出栏肉猪305头,肉牛108头,肉羊209头;林业收入0..49万元,占总收入的0.6%;第二、三产业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15.4%;
工资性收入2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7.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业等为主。该村外出务工收入9.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人(占劳动力的6.18%),在省内务工9人,到省外务工3人。
无
人口卫生
狮子桥村现有农户68户,总人口311人,其中男性153人,女性158人。其中农业人口306人,劳动力194人。全村均居住的是白族。
到2010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06人,参合率100%。
村民的
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乡卫生院8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68户,占农户总数的100%。
文化教育
狮子桥村小学生就读在洛龙区第一实验学校,初中生就读在洛龙区第一实验学校。
村务公开
狮子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25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等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狮子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11人,党员中男党员8人,女党员3人。
基础设施
狮子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该村有68户已通自来水;该村有6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6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0户(分别占总数的11.7%和88.3%)。
该村到乡道路为柏油路和弹石路,进村道路为柏油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土路;距离最近的车站2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00公里。该村拥有汽车4辆,拖拉机18辆,摩托车3辆。
该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4户;装有太阳能农户8户;该村有效灌溉面积为224亩。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7户居住在土木结构房内,有1户居住在砖木结构房。
发展重点
狮子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畜饮水困难,村内小路需硬化,需建公厕和垃圾等公共设施。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石料进一步深加工。
白居易故居
白居易故居基本概况
白居易故居遗址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安乐镇狮子桥村,此地古称履道里。“都城风土水木之胜在东南偏,东南之胜在履道里,里之胜在西北隅,西闬北垣第一第,即白氏叟乐天退老之地。”据白居易《履道里第宅记》称:“坐向南方,于东五亩为宅,其宅西十二亩为园,方正共十七亩。园中花忻最茂,宅院内有映日堂三间,有九老堂五间。有池水可泛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广酒池。池上有桥,池东有粟廪,池北有书库,池西有琴亭,池南有天竺石二峰,岸有华亭鹤两只”。
白居易故居考古发掘
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
面积7000平方米,出土文物2000余件。
在白居易故居出土的石经幢残碑,为六面体碑,其中有“开国男白居易造此佛顶尊胜”等文字,落款时间为“唐大和九年”。据专家考证,该碑为白居易手迹。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在白居易故居出土的辟雍瓷砚,砚台整体呈圆形,砚堂平坦凸起,周边贮水凹一周。槽外一侧附有两个杯状,筒砚底部有21个兽蹄状足。端庄大气,用赏兼得,实属珍贵文物。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
1992年,洛阳市政府、洛阳市计划委员会分别下发文件同意在此基础上修建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当地狮子桥村围地176亩,筹资近百万元,做了前期的筹建工作,由于资金有限,中途停建。近年来,洛龙区政府、安乐镇政府、洛阳白居易研究会不断向市政府呼吁,迄今十五年过去,白居易故居的修复工作仍未进展。1997年10月,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30余名人大代表联署提交议案,也未得到政府的重视!
今日白居易故居
由于白居易故居多年不修,对遗址也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当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白居易故居的考古发掘现场已被夷为平地,围起来的院子被十余户农民分割承包,用于种植葡萄、养猪、养牛等,现状残不忍睹;当年主要发掘现场今被农民承包修挖鱼塘,遭到严重破坏!
15年前白居易故居纪念馆的地基已经打好,而今则被农民种植的葡萄园包围,令人感慨万千。2005年,白居易诗歌国际研讨会在洛阳召开,国内外专家特意要求参观白居易故居遗址,然观其状者,无不为此感叹:说这是对白居易的极大污辱!
网上对白居易故居纪念馆的宣传
最遗憾的是:从白居易故居出土的2000多件文物,只有数件陈列在洛阳博物馆,大部分文物仍存放在仓库里,白居易故居不修,无法向世人展示。
让人不解的是:白居易故居没有修建,洛阳市旅游局的网站却发布了白居易故居的旅游景点介绍,近百家网站转载,现将网上宣传的内容转载如下:
白居易故居位于洛阳市郊区安乐乡狮子桥村东,整个布局按唐代东都的“田”字形里坊街道兴建,具有浓厚的唐代建筑特征。纪念馆分南北两部分,北部主要是住宅区,南部以花园为主。馆内主要有白居易居室、乐天园、白居易学术中心、唐文化游乐园、仿唐商业街等建筑。其中乐天园是依据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所描绘的场景所建造的园林,置身其中,仿若看到了那个泪下沾衣的江州司马。在参观、凭吊诗人的生平事迹之后,你可以到纪念馆后的唐文化游乐园,这里有曾风靡唐代宫廷的马球场等娱乐设施。最后,再到仿唐商业街购买一些古色古香的小物件,以作留念。
这样的宣传使外地游客来洛阳后大呼上当!
真不知这样的宣传何时才能成为现实?
媒体关注
河南商报对“洛阳白居易故里撂荒15年”进行了大篇幅的 报道
洛阳拟重新开发白居易故居 15年前半途而废
( 2008-12-24 09:08:57) 稿件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院墙上有一块“履道里白居易故里”的牌子,落款是“洛阳市郊区人民政府”和“白居易研究会”。 无字碑刻的乌龟头被当地村民砍树时砸掉了。
白居易故里如今成了葡萄园,当年开发遗留的地基尚在
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24日讯 大河网-河南商报报道: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公元830年,成了河南最高行政长官的白居易想的是:怎样才能弄来一件大棉袄,把洛阳城遮盖起来,使其免受风寒之苦。
1000多年后,他的故居在被挖掘出来之后,却被撂荒了15年,惨遭风吹日晒。是盲目开发,还是政府不作为;是“旅游热”惹的祸,还是扭曲的历史和人们开的一个玩笑?
网友发帖
洛阳白居易故里撂荒15年
12月22日,网友“白石山人”在大河网发帖《呼吁:洛阳市人民政府对白居易在洛阳的有关遗址进行保护与开发》,以图文的形式向网友展示了洛阳安乐镇狮子桥村白居易故里的现状。
据记载,白居易在洛阳的故宅在洛城东南履道里(即今日的狮子桥村),他任杭州、苏州太守时,对江南的建筑艺术情有独钟,离任时带回天竺石、太湖石、西湖白莲等江南特产,对其洛阳宅园进行精心布置,使他的履道里故宅融南北风格为一体,独具特色。
1992年10月至1993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出土文物2000余件。
“白石山人”在帖子里称,在考古挖掘过后,洛阳市相关部门准备修建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并在当地狮子桥村围地176亩,筹资近百万元,并做了前期的筹建工作,由于资金有限,中途停建。
在帖子里,“白石山人”详细描述了白居易故里的破落,“15年前白居易故居纪念馆的地基已经打好,而今则被农民种植的葡萄园包围,令人感慨万千。2005年,白居易诗歌国际研讨会在洛阳召开,国内外专家特意要求参观白居易故居遗址,然观其状者,无不为此感叹:说这是对白居易的极大污辱!”
事情真的如网友所说吗?白居易故里真的被撂荒了15年,而且还成了葡萄园吗?
现场目击
院子成了鱼塘、葡萄园
12月22日下午,在一些当地村民带领下,记者来到村子东北头的白居易故里。路上,村民“王哥”介绍,现在的白居易故里约有200亩地大小,已经被分割成南北两个院,南院和北院也进行了拆分,分别承包给了别人。有种植葡萄的,有养猪的,还有种大棚蔬菜的。
在北边院子的西南墙角,有一块“履道里白居易故里”的牌子,落款是“洛阳市郊区人民政府”和“白居易研究会”,日期是1999年4月。
两院之间的小路上停放着一块乌龟驮着的无字碑刻,遗憾的是乌龟的头已经不知去向。王哥解释说,头还在南院里头,是砍树的时候,树砸在碑刻上,把乌龟头给砸掉了,挺可惜的。
敲打了许久,南院的女主人才打开了大门,几条黑狗在主人的吆喝下摇起了尾巴。
院子里两口鱼塘占据了院子一半的面积,旁边是一个饲养场,几只鸡卧在原地悠闲地晒着太阳,院子大门右边有一座黄色的小洋楼,新的,其余则是一些菜地。
女主人说,她知道这是白居易故里,但撂荒十来年了,他们才把院子围起来,她解释说,鱼塘不是他们挖的,是先前留下来的,他们只是改造了一下。
在南院女主人的带领下,北院一位老人打开了院门,与南院不同的是,北院已经种满了葡萄,在院子的中间有一个未完工的台子,几十根水泥柱子孤独地竖立着。
北院的看门人闫明魁说,葡萄园占地32亩,也是最近两年才开发起来的,他们只是负责看门的,也不知道老板是谁,据说是城里人。
出了北院向东,还有几家承包的农户,有养猪牛的和种大棚蔬菜的,不同的是,他们没圈围墙。“前面那块荒地也是白居易故里的范围,但没承包,就空闲着,那也有个大坑,是当年留下的。”王哥说。
开发历程
当年130万投资没砸出响声
说起白居易故里的现状,南院女主人说,现在能够显示这里仍然是白居易故里的只有两处:无字碑刻和“履道里白居易故里”的牌子。
“还有的东西我们知道,你们看不出来。”闫明魁说,他们在种植葡萄的时候,经常会挖出一些瓷器和碎片,还有挖到一定深度就挖不动了,下面平平的,是敦实过的道路。
据闫明魁说,经常会有一些外国人拿着摄像机来参观,一边看一边摇头,还会带走一些地里随便扒出来的瓷片。
难道这里就没有进行过相关保护和开发吗?
“开发过,但没搞成,现在葡萄园里的几十根水泥柱子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村支书刘学良对于那段往事不愿意过多地提起,在他看来,失败原因是“各方面的支持不够”,他建议具体问题可以问白柏林。
白柏林,原安乐乡(现安乐镇)人大主任,亲历了从白居易故里的挖掘和开发,几乎每年都向人大建议:开发白居易故里。
白柏林介绍,当年的开发工程村里筹资大概是130万元,也请了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一位教授做了详细的规划,仅规划就花了八九万元。搞了一段,结果没钱了,只能停下来,当时市里对文物保护方面急需大量的资金,也顾及不到白居易故里。
“洛阳的文物单位太多了,有钱也轮不到这儿。”白柏林说,在争取资金方面,他和老朋友郭引强(时任洛阳市文物局副局长,现正局长)闹翻过多次。
原因分析
盲目开发和时代背景是主因
“不是我不给钱,而是我一开始就是反对他们搞开发的,我对他们说过很多次,他们那样搞是错的。”郭引强总结开发失败的原因说,责任并不能推给钱,应该是时代局限和“旅游热”。
郭引强解释说,文物开发是要经过严格论证的,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文物保护技术和理念都很落后,时代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成功几率很小,而且130万元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留下的只有那几个柱子,太盲目!
“咱就拿他们的水泥柱子来举例。”郭引强说,现在文物保护最忌讳的就是水泥,因为墙体和柱子上要雕刻和喷漆,水泥柱子漆上去几天就下来了,所以水泥不适合文物开发。
在郭引强看来,“旅游热”才是白居易故里悲剧的罪魁祸首,“那个年代,只要有项目就想上,白居易故里也是那个盲目热潮的牺牲品”。
新的春天
4年后有望成新景点
和白柏林一样,狮子桥村的村民也十分盼望白居易故里的开发。
“只要政府说要投资,我们可以无偿让出这片土地。”南院的女主人说,一旦开发成功,那可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好事。
郭引强不鼓励村民自主开发,而且开发工作已经被列入洛阳市文物局的计划之中。
“安乐镇下属的十几个村都被划进了隋唐遗址的范围。”郭引强介绍, “里坊改造”是隋唐遗址保护的二期工程,白居易故里将是二期工程第一批保护单位。
“二期两年后开始,规划和平整土地需要两三个月,再经过一年半的工期,白居易故里就会以崭新的面貌面世。”郭引强说,也就是说,4年左右的时间,它将成为洛阳的又一亮点文物工程。
据郭引强介绍,白居易故里将占地400亩左右,采取的是复原重建的方式进行开发,复原率将高达80%。
在洛阳市文物局的网站上,规划的内容已经出现:布局按唐代东都的“田”字形里坊街道兴建,具有浓厚的唐代建筑特征。纪念馆分南北两部分,北部主要是住宅区,南部以花园为主。馆内主要有白居易居室、乐天园、白居易学术中心、唐文化游乐园、仿唐商业街等建筑。在参观、凭吊诗人的生平事迹之后,你可以到纪念馆后的唐文化游乐园,这里有曾风靡唐代宫廷的马球场等娱乐设施。
领导关怀
洛阳白居易故居保护方案下月或出台
2008年12月24日,商报
报道:洛阳白居易故居被撂荒15年成了葡萄园,洛阳拟2年后开发。这一时间可能要提前了。
商报报道刊发后,在网上引发网民广泛讨论,也引起了洛阳市相关部门的重视。
2009年2月4日,时任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亲赴白居易故居视察,洛阳市文物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陪同了视察,并由洛龙区政府、安乐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汇报了白居易故居的情况。连维良视察完现场之后,当场责令文物局:立即对遗址、碑刻等文物进行保护,一月内拿出修复报告。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