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传到日本称为狛犬(こまいぬkoma-inu),发音[bó quǎn]。狛犬起源于
印度,与佛教一起从中国经由
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石狮子在文化上的含义历来没有统一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
狮子是吉祥的动物,可以驱除邪恶。而在《北京形势大略》一书中则认为:“石者实也,狮者思也,言思前人创业后人守成之不易也。”
石狮子作为一种建筑的装饰,大多用于宫殿、庙观、
衙署(古代的政府机关)以及高级官员、贵族和富商的住宅门口。而在现代,一般石狮子则多放在一些商店的门口。有招财祈福的寓意,每月农历15日用清水为石狮子擦眼,也叫做洗目是必须做的祈福仪式。
日文狛犬,就是雕刻成
狮子形状的石头,是在
东亚传统建筑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装饰物。在中国的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陵墓,以及
印钮上都会看到它。但是更多的时候,“石狮”是专门指放在大门左右两侧的一对狮子。其造型并非我们现在所看见的狮子,可能是因为
中土人士大多没有见过在
非洲草原上的真正的狮子。但也有说法是
西域狮与
非洲狮体态不同的缘故。另一种说法是认为
石狮子只不过是古代工匠在创造性想像下所刻出的象征性图腾,并非依据眼见的原样所雕刻,如同漫画或
卡通里的人物并不一定外型比例要完全像真人,故无所谓像与不像的问题。
狮子不是
中国本土的物种,狮子形象始于汉朝,据说狮子是从西域传来的。相传东
汉章帝时,西域
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狮子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在中国的文化中,狮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唐代高僧
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
不知从何时起,狮子就成为了看守门户的吉祥物了。并且逐渐和
中国文化相融合。狮子的造型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特征,汉唐时通常强悍威猛,元朝时,身躯瘦长有力,明清时,较为温顺。清代,狮子的雕刻已基本定型,《
扬州画舫录》(1795年作)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
石狮不仅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还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总体上,北方的
石狮子外观大气,雕琢质朴;南方的石狮更为灵气,造型活泼,雕饰繁多,小狮子也不仅在母狮手掌下,有的爬上狮背,活泼可爱。
看门的石狮子的摆放是有规矩的。一般来说,都是一雄一雌,成双成对的,而且一般都是左雄右雌,符合中国传统
男左女右的
阴阳哲学。放在门口左侧的雄狮一般都雕成右前爪玩弄绣球或者两前爪之间方一个
绣球;门口右侧雌狮则雕成左前爪抚摸幼狮或者两前爪之间卧一幼狮。每月农历15号,要按时洗目,用清水擦洗石狮子眼睛,寓意看清小人,明辨善恶,招财进宝、除恶扬善。
石狮子在大门两侧的摆放都是以人从大门里出来的方向为参照的。当人从大门里出来时,雄狮应该在人的左侧,而 雌狮则是在人的右侧。而从门外进入时,则刚好相反。有些建筑物大门里外都有一对石狮子的话,门的外面(也就是进门方向)是雄狮在右侧,雌狮在左侧;门的里面(也就是出门方向)是雄狮在左侧,雌狮在右侧。也就是说,如果从大门里出来的话,门的内外两侧左边一定是雄狮,右边一定是雌狮。
上面的所述的情况是带有
普遍性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例如嘉峪关内侧
关帝庙前的
石狮子,曲阜
孔府前面的石狮子,鼓楼内
东华门大街南北两侧的石狮子。这些狮子的造型就比较特别,爪下没有
绣球和幼狮,难以区分雌雄。另外,
泰山上“
孔子登临处”的四柱三门坊前后两面的两对石狮子,却是左雌右雄,与通常的情况正好相反,其中的意义则不得而知。
石狮子通常以
须弥座为基座,基座上有锦铺(铺在须弥座上,四角垂在须弥座的四面)。狮子的造型各异,在中国又经过了美化修饰,基本的形态都是满头卷发,威武雄壮。
并踞于佛寺或宫殿前之狮子形造像。又作高丽犬、胡摩犬、胡麻犬。具有守门之
象征意义。左右各一,或均开口,或均闭口,或有一开口含玉者。凡口开者,表示悉昙之[fan(a)](a,阿)字,为悉昙文法中一切发音的最初之音,
密教以之为诸法本不生之义,或
诸法实相之理体;口闭者,表示悉昙之[fan(hu^m!)](hu^m!,吽)字,为一切发音终结的闭口之音,密教以之为智德之象征。质地多种,通常为铜、木、陶、瓦、石所造,形量大小不一。
古代印度即有将狮子塑像置于寺、塔、佛像等之前左右两侧。中国及日本亦有此风,且现存遗品犹多。佛教里的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