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他盗龙属于兽脚类中的驰龙类,其属下目前只有一种,即模式种奥氏犹他盗龙。犹他盗龙生存于早白垩世,是一种大型的驰龙类,其脚部第二趾的巨型镰刀爪可达22厘米长,其体长更是可达5至7米,在以小型化而闻名的驰龙类中可以算是名副其实的巨人了。
命名由来
犹他盗龙的属名意为发现于犹他州的盗贼,意在强调其发现地和属于驰龙类。种名则是为了纪念古生物学家约翰.奥斯特罗姆,纪念他对于恐爪龙的研究以及对鸟类恐龙起源学说的复兴。
基本信息和形态学
犹他盗龙的正型标本由好多个标本号组成,其中包括泪骨标本CEUM 184v.83,手部爪标本CEUM 184v.294,胫骨标本CEUM 184v.260和前颌骨标本CEUM 184v.400。
归入标本:BYU 13068为手部第一指的爪。
归入标本:BYU 9438为手部第二指的爪。
归入标本:BYU 9429中段尾椎。
归入标本:BYU 9435一枚远端尾椎。
归入标本:BYU 9436远端尾椎。
除此之外 还存在一些未经过详细描述的标本。
犹他盗龙具有以下自近裔特征与其它驰龙类像区分:巨大的体型,体长可达5-7米(大多数驰龙类的体长在1.8至3米之间)。前颌骨的鼻骨突向前延长,方颧骨呈“L”型,不具备后突,背椎椎体缺乏气孔。股骨大转子与小转子之间由一个明显的凹窝隔开。第三跖骨远端的关节头不具备滑车。
系统发育位置
近期的系统发育分析支持犹他盗龙属于副鸟类,驰龙类中的驰龙亚科,与另外一种发现于亚洲地区的大型驰龙类—阿基里斯龙具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
驰龙类中的巨人
柯克兰等人在犹他盗龙的定种描述文献中估计犹他盗龙的大型个体体长可达5-7米,体重约为500千克,与一头北极熊相似。而在之后的一篇论文中,柯克兰认为自己之前可能低估了这一物种的体重。201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则认为犹他盗龙的大型个体体长约4.9米,臀高1.5米,体重约280千克。2016年,格雷戈里·保罗对犹他盗龙的体型估计是体长5.5米,体重约300克。
羽毛
目前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犹他盗龙身披羽毛,同时很多类群的动物在大型化的过程中都会丢掉羽毛。然而古生物学家在另外一种大型驰龙类—达科他盗龙的标本上发现了的羽茎瘤。达科他盗龙是属于伶盗龙亚科的大型驰龙类,其体型不逊于犹他盗龙。这一发现暗示了即使是大型化的驰龙类依然可能长有羽毛。
捕食行为
犹他盗龙拥有的远大于其它驰龙类的体型,它的速度可能要慢于它的那些小型同类,但快于同时期的鸟臀类或蜥脚类恐龙。一些研究认为犹他盗龙主要依靠短期爆发的高速突袭猎物,并依赖巨大的体型将猎物放倒。后期的一些研究表明犹他盗龙可能具有社会性行为。在一个化石点发现了多件犹他盗龙的化石,其中最大的约为4.8米而最小的可能只有1米。目前还不清楚犹他盗龙是否会采取团队协作的方式捕猎。
驰龙类的多次独立大型化
在非鸟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体型整体是呈减小的趋势。而多数驰龙类也继承了副鸟类祖先节点的小体型。然而驰龙类内部一共发生了三次独立的大型化事件。一次是伶盗龙亚科的达科他盗龙,一次是驰龙亚科的犹他盗龙和阿基里斯龙,还有一次是半鸟盗龙类中的南方盗龙。驰龙类大型化的原因还有待确认。其中一种可能是环境中缺乏其它类群的大型捕食者,如暴龙类,异特龙类和大型阿贝力龙类,大体型的驰龙类填补了这一空白生态位。犹他盗龙是其所处的恐龙动物群中体型最大的兽脚类恐龙,同时环境中也有很多中等体型的鸟臀类和蜥脚类。
流行文化
犹他盗龙在BBC推出的经典恐龙纪录片《与龙同行》中登场。在片中,犹他盗龙被描述为群居大型猎手,且在进食过程中社会地位高的个体会优先进食。犹他盗龙同异特龙都被评为犹他州的州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