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林位于山东省莒县城东南3公里、邹家庄子村东北,东距沭河堤约200米处,石刻林立,雄伟壮观,是莒县有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元代状元
邹惟新葬于此。
人物
据清末翰林
庄陔兰主编的《
重修莒志》记载:邹惟新(约1287~?),元代延社二年考中进士第一,后曾任
潍州州同、
沂州知州、
亚中大夫同俭礼仪院事。又清嘉庆所修《
莒州志》载:“元亚中大夫邹惟新墓在城南五里邹家庄”,记载与民间传说相符。
概貌
墓地南北长约92米、东西宽约60米。西侧中间距离神道约20米处,有一石柱形界桩,高1.1米,顶部雕仰莲。邹惟新墓居于墓地北首正中,原存封土高约3米,经恢复后现封土高约8米,长方形,周长约90米。墓前宽为8米、长70米的神道,神道两侧由南向北依次为:石坊(神道门)、石香炉、石供桌、神道碑。神道外围,东侧有小型墓碑4通,西侧有3通,作扇形分布。
石刻
墓表
青石质,共两件,立于墓前约62米处。残高3.75米,方座,上部浮雕覆莲,柱体为正方割角八棱形,柱顶部雕仰莲,莲上部残缺。
石虎
青石质,共两件,用整石圆雕而成,虎蹲踞于长方形底座上,昂首远望,高1.06米、长1.23米,胸宽0.35米。东侧虎尾呈自然弯曲状,西侧尾巴伸至前面,腿呈弧形,威猛自然显露。
石羊
青石质,由整石圆雕而成,共两件。仰头跪卧于长方形底座之上。通高1.06米、长1.23米,胸宽0.35米,两角向后弯曲,尾巴粗而短,显示了绵羊的特点。
翁仲
青石质,为一文一武,站立于长方形底座之上。高1.90米。东侧的头戴官帽,身着长袍,腰束雕花宽板带,足登朝靴,双手抚朝笏于胸,短须长髯,平视前方,面部表情和善,显示出文臣特征。西侧石人头戴官帽,络腮短须,内着甲胄,外罩宽袖长袍,腰束雕花宽板带,足穿朝靴,双手挂剑,昂首侍立,显出武将特性。
石坊
即神道门,青石质,立于墓表以北约10米处。高2.70米、宽2.10米,方座上半部高浮雕圆形覆莲,门柱为正方割角八棱形,门楣正面为双线阴刻楷书“邹氏先茔之门”。
香炉 供桌
供于主墓前神道正中,青石质。香炉为圆鼎形,底座为长方形,通高0.45米;供桌高0.85米,台面四周双边框内浮雕双边植物叶纹,中间为浅浮雕两组并列的团花;束腰石正面细线阴刻花卉纹,两边雕铺首;底座四周雕覆莲。花卉布局合理,美观大方。
神道碑
共三通,青石质,属邹氏谱碑。最早的一通为圆角,靠近主墓,碑额篆书“邹氏安葬之铭”为“至元甲午十二月立”(公元1354年);一通为邹惟新所立龟趺碑,为“大元至元四年十二月”(即公元1338年),邹惟新任举政大夫时所立。此碑记载了惟新高祖、曾祖、祖父、父亲、惟新堂兄弟及子侄的简单生平。从碑文记载看,当时邹氏家庭有多人为官,祖父邹禧,曾任“郡盐课提举”;父邹吉曾任“莒州仓使和酒榷副使、州之治中”,死后追封寿光县子;三叔邹荣,追封为莒县男;堂弟惟享曾任举政大夫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其他尚有乡贡进士等。第三通碑为明代嘉靖十六年四月,邹惟新九代孙邹玉玺所立,碑额浮雕盘龙,篆书“城阳邹氏先茔之铭”。
小碑
神道碑东侧有小碑四通,均圆角,两通已残,另两通碑分别为“奉政大夫辽阳等中书省左右司郎中邹公墓”、“大元赠奉训大夫中书礼部飞骑尉追封莒县男邹公墓”,皆为楷书;西侧有小型墓碑三通,其一残,另两通分别为“盐课官邹公墓”、“真定路安平县典史邹公墓”。以上均只书官衔,不写名讳,在神道外围两侧呈扇形排列。
保护
为加强古代遗迹保护,1979年莒县人民政府将其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树立了保护碑,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