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左连科尔沁沙地,右接锡林郭勒草原,是内蒙古自治区十一大片天然次生林区之一,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天然生态屏障,生态保护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区位战略意义。总面积9133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大鸨、金雕、棕熊、雪兔、黄羊马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等珍稀濒危动物。
历史沿革
1959年成立罕山林场,占地面积147.8万亩。
2000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2004年申请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投入1.8亿元资金实施收缩转移战略。
2013年12月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3年11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内蒙古蒙格罕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入选。
地理环境
地质地貌
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主脉南段、科尔沁沙地西北缘,平均海拔939米,保护区内峰峦迭嶂,巍峨壮观,主峰吞特尔山高1444.2米,为通辽市第一高峰。该保护区是典型的山地向平原、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
气候
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的过渡带,属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水文
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水系分水岭,是流经科尔沁草原唯一河流——霍林河发源地。保护区内有大小河流10余条,年均径流量19830万立方米,是流向科尔沁草原、科尔沁沙地最重要的水源。
区域范围
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7′—120°06′,北纬45°00′—45°26′。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北长约48公里,东西宽约37公里,总面积91333公顷,核心区面积为30723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3.6%;缓冲区面积为3039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3.3%;实验区面积为30203公顷,占总面积的33.1%。有林地面积15685.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7.2%,灌木林地16750.7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8.3%;未成林地150.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0.2%;宜林荒地 56243.8公顷(其中包括4万公顷草地、 0.33万公顷湿地),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1.6%;其他土地面积2502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7%。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南段主脉,地处锡林郭勒草原和科尔沁草原之间的大兴安岭隆起带上,是集典型夏绿阔叶林、草原草甸生态系统和丰富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嫩江和西辽河水源涵养地。做为保存较为完整的天然次生林区域,特金罕山动植物物种极丰富,有众多野生动物在此栖息。特别是受保护拯救的大鸨、金雕、棕熊、雪兔、黄羊马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等珍稀濒危动物在此可觅踪影。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共有6个植被型,30个群系,52个群丛,维管束植物79科,312属,613种;大型真菌9科,26属,29种;这里的森林是大兴安岭主脉南段比较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温带夏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沙地落叶阔叶灌丛、河岸湿地灌丛应有尽有;典型草原、草甸草原、杂类草草原、草甸分布广泛湿地沼泽植被、水生植被与 其他植被组成了保护区林丰灌密、水草肥美的自然复合体。主要植物有龙丹草、刺五加、唐松草、草乌、糙苏、铃兰、兴安升麻、小花葱、藜芦、芍药、毛白合、白藓、三花龙胆、沙参属、黄芪、桔梗、柴胡、达乌里龙胆、野罂栗等100多种珍贵的中草药材。
动物资源
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脊椎动物有22目,50科,160种,特别是鸟类有15目、30科、120种;昆虫种类9目52科288种。这里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0种,国家二级罕山自然保护区兽类4种。分别为重家一级保护鸟类鸨辩的大鸨稚鹰科的金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鹤科的灰鹤、蓑羽鹤,鹰科的草原雕、秃鹫、苍鹰、松雀鹰,隼科的猎荤、燕隼、红瓣隼、红犟,松鸡辩的黑琴鸡,鸱科的纵纹腹小鹗、短耳鹗、长 耳鹗、红角鹗、长尾林鹗。国家二保护善类鹿科的骂魔、熊辩的棕熊、牟科的黄羊和猫科的猞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兽类有马鹿、獐、黄羊、雪兔、棕熊。数量较多的有狍、野猪、东北兔等。
管理措施
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建设单位,以内蒙古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为技术依托单位,涵盖了生态学、林学、土壤学、气象学、植物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专业,具备承担定位观测和研究能力。通辽市林科院成立于1972年,2011年成为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通辽分院。内蒙古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基本形成了一支能担负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攻坚任务的科技队伍,有专业技术人员49人,正高级工程师6名,高级工程师12名,工程师8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名。近40年来,在林业科研、技术推广、科技管理和生产经营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在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林木良种选育、森林生态研究、沙地经济林开发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开发利用
旅游信息
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大兴安岭的支脉。由众多高大的山峰组成,其中高格斯台罕山海拔1531米,因山势高大雄伟,顶部平坦,植物低矮,故名高大平顶山。它与东南方的巴岱山和西南方的乌兰山,构成了绿树如屏,繁花如云的“美三角”。山上云雾缭绕,泉水叮咚可见,山下百花争艳,四周群峰叠翠。这里树木成荫,鸟语花香,更因盛产的“罕山四宝”鹿群、蕨菜、黄花、木耳而闻名遐迩。
科学研究
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在动植物资源保护、本底资源调查、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在自治区林业厅的指导下,尽快编制工程初步设计,将和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建设内蒙古罕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项目。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得到较好的恢复,生态环境更加适宜于大鸨、金雕、棕熊、雪兔等动物栖息和生存。
生态价值
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典型性、稀有性、濒危性和代表性较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内蒙古特金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针对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茂密、物种多样的特点,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生态系统监测站,进一步提升罕山生态监测水平,对气候特征和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开长期研究,为罕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2 15:4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