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2月3日,格奥尔格·特拉克尔出生于
萨尔茨堡,他在那里度过了生命的前18年。他的父亲托比亚斯(Tobias)是一个五金经销商,他的母亲是一个对美术和音乐有强烈爱好的家庭主妇,小丈夫15岁,二嫁,还暗自吸毒。特拉克尔的父亲是清教徒,母亲却是天主教改宗,因而他自己在一个天主教小学接受教育。特拉克尔进入萨尔茨堡的德国公学(Staatsgymnasium)读书,在那里他学习拉丁语、希腊语和数学。 由于他从小对妹妹抱有不正常的恋情,他18岁时他开始吸毒,据说目的有三:体验迷狂的精神境界;忘记痛苦;以及,有意识地自我毁坏。无疑,他确实为此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多门功课不及格,被迫退学;最后他也陨身于此。
1905年,特拉克尔从高中退学,他随后当了三年药剂师,并决定以此为职业,因为这样可以免费获得毒品。但在这个时候他开始尝试写剧本,他的前两个短剧本《万灵节》(All Souls' Day)和《摩甘娜》(Fata Morgana)都未能在舞台上演。1906年特拉克尔创作了几部独幕戏并上演,在
萨尔茨堡成了年轻的戏剧作者,可是人们实在受不了他那梦幻般蒙太奇式的手法,报刊上出现了恶毒的“奉劝”:不要再试图当戏剧家啦!而特拉克尔自己也认识到了某种局限,他最终放弃戏剧,专一于诗歌。
1908年,特拉克尔来到维也纳学习医药。他认识了当地的一些艺术家和波西米亚人。在这些人的帮助下特拉克尔发表了自己一些诗。奥匈帝国的首都也是一片没落的景像。只有妹妹格蕾特来维也纳学习钢琴,纔略给他一点慰藉,但是格蕾特在他的劝导之下,也开始吸毒,这更加深了两人的悲剧,特拉克尔也追悔不已。1910年6月特拉克尔深爱的父亲突然去世,格蕾特也放弃学业,前往柏林,这两个重大的打击使特拉克尔陷入深重的颓废之中。在这之前特拉克尔刚刚获得药剂师证书,之后特拉克尔入伍服了1年兵役。退伍后他回到
萨尔茨堡,在那里他不幸的被再次征召入伍,为一名卫生员在奥地利
因斯布鲁克的一家医院服务。在
因斯布鲁克他认识了当地的艺术社团,后者发现了特拉克尔的艺术才能。 明镜杂志的编辑路德维希·冯·菲克尔(Ludwig von Ficker)成了特拉克尔的赞助人。他经常印刷特拉克尔的作品,努力寻找一个出版商为特拉克尔出版诗集。在他的努力下,1913年夏天,
莱比锡的出版家Kurt Wolff出版了特拉克尔的处女作品集《诗集》(Gedichte)。这也是特拉克尔活着能够看到的自己唯一的一部诗集了。
1914年特拉克尔赴柏林探望因流产而卧病在床的妹妹格蕾特。为了救助陷于穷困的妹妹,他四处奔走,可是屡遭拒绝,于世间的冷酷无情,认识得无比清楚。他本人也遭到四方歧视,连一份工作都不能寻得,全靠菲克尔的热心周济。7月,刚继承了一大笔遗产的哲学家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捐赠10万克朗金币,委托冯菲克尔救济穷困的奥地利艺术家,特拉克尔和另一位奥地利诗人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分别得到了2万克朗。这笔钱使得穷困的特拉克尔可以继续写诗。后又出版了《塞巴斯蒂安在梦中》,其诗中把秋天的腐朽和颓废以及死亡,写到了近乎完美的地步。并以很高的艺术性借景喻物,抒发个人感情,充满了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双重幻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也最为杰出的德语诗人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特拉克尔担任了随军药剂师,亲身亲历了血肉横飞的格罗德战役。在10多天里,他必须一个人照料80多个残肢断臂,狂呼嚎叫的伤员。由于他只是一个药剂师,无法解除伤兵的痛苦,他眼看着一个病员自杀,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而室外,他又看到逃兵被吊死,受到这些恐怖行为的影响,他试图或者威胁要自杀,后被送往克拉考战地医院的精神病科,在医院里特拉克尔陷入了更深的抑郁症中。他写信给冯菲克尔寻求帮助,冯菲克尔让特拉克尔与维特根斯坦联系,当收到特拉克尔的信后维特根斯坦立即赶到克拉考医院,却发现特拉克尔已经在三天前(1914年11月3日)服食过量可卡因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