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伦斯·米切尔(TerenceR.Mitchell)曾就读于杜克大学,获学士学位,在
伊利诺伊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后到华盛顿大学任教。他曾经发表过数十篇论文和三部著作,并广泛服务于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从事咨询活动。
个人经历
1968年至1969年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系研究助理和导师。
1969年至1972年任华盛顿大学管理与组织和心理学助理教授。
1975年至1978年任美国心理协会委员-科学事务委员会。
1971年至1979年海军研究办公室的首席调查员
1975年至1976年的原子能委员会首席调查员
1979年至1982年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首席调查员
1979年至1983年军队研究所的首席调查员
1984年至1985年海军研究办公室的首席调查员
1977年至1985年任华盛顿大学管理学和组织心理学教授。
1985年,任华盛顿大学工商管理和心理学教授。
1988年,1996年任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厄斯金研究员。
1998年至1999年花旗银行的首席调查员
1990年,1992年,1995,1997任西澳大利亚大学管理部客座教授。
目标理论
领导方式的路径—目标理论是权变理论的一种,由多伦多大学的
组织行为学教授罗伯特·豪斯(RobertHouse)最先
提出,后来华盛顿大学的管理学教授特伦斯·米切尔(TerenceR.Mitchell)也参与了这一理论的完善和补充。目前已经成为当今最受人们关注的领导观点之一。目标-途径理论来源于激励理论中的期待学说。期待学说(即期望理论,这一理论以弗罗姆的研究最有代表性)认为,个人的态度,取决于他的期望值的大小(目标效价)以及通过自己努力得到这一期望值的概率高低(期望几率)。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路径—目标”的概念来自于这种信念,即有效领导者通过明确指明实现工作目标的途径来帮助下属,并为下属清理各项障碍和危险,从而使下属的这一履行更为容易。
“目标-途径理论”同以前的各种领导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立足于部下,而不是立足于领导者。在豪斯眼里,领导者的基本任务就是发挥部下的作用,而要发挥部下的作用,就得帮助部下设定目标,把握目标的价值,支持并帮助部下实现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提高部下的能力,使部下得到满足。 这样,就形成了这一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一是领导方式必须是部下乐于接受的方式,只有能够给部下带来利益和满足的方式,才能使他们乐于接受
二是领导方式必须具有激励性,激励的基本思路是以绩效为依据,同时以对部下的帮助和支持来促成绩效。也就是说,领导者要能够指明部下的工作方向,还要帮助部下排除实现目标的障碍,使其能够顺利达到目标,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尽量使职工需要得到满足。
如果下属是教条的和权力主义的,任务是不明确的,组织的规章和程序是不清晰的,那么,指导型领导方式最适合。
对于结构层次清晰、令人不满意或者是令人感到灰心的工作,那么,领导者应该使用支持型方式。当下属从事于机械重复性的和没有挑战性的工作时,支持型方式能够为下属提供工作本身所缺少的“营养”。
当任务不明确时,参与型领导效果最佳,因为参与活动可以澄清达到目标的路径,帮助下属懂得通过什么路径和实现什么目标。另外,如果下属具有独立性,具有强烈的控制欲,参与型领导方式也具有积极影响,因为这种下属喜欢参与决策和工作建构。
如果组织要求下属履行模棱两可的任务,成就导向型领导方式效果最好。在这种情境中,激发挑战性和设置高标准的领导者,能够提高下属对自己有能力达到目标的自信心。事实上,成就导向型领导可以帮助下属感到他们的努力将会导致有效的成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豪斯也没有固守着“目标-途径理论”而止步不前。20世纪90年代中期,豪斯和他的同事们根据多年的实证研究,在“目标-途径”理论的基础上,综合了
领导特质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以及权变理论的特点,以组织愿景替换并充实原来的“目标-途径”,围绕着价值这个核心概念,阐述了什么样的行为能有效地帮助领导者形成组织的共同价值,以及这些行为的实施条件,提出了以价值为基础的领导理论。
以价值为基础的领导理论认为:被领导者对领导者所信奉的、并已融入企业文化中的价值的共享和认同程度越高,领导行为就越有效。也就是说,持有明确价值观的领导者,通过明确表达愿景,向组织和工作注入自己的价值观,使之与被领导者所持有的价值观和情感发生共鸣,从而唤起被领导者对集体目标和集体愿景的认同,并导致被领导者自我价值的提高,进而更好地提高领导行为的有效性。
以价值为基础的领导理论还认为,有一系列行为对于形成组织的共同价值非常有效。组织成员在对领导者所信奉的价值观产生强烈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后,将得到强烈的激励效果,这些行为被称为以价值为基础的领导行为。它包括:清楚地表达组织愿景;向员工展示领导者自己的良好素质,领导者自己对愿景的不懈追求和牺牲精神;传达对员工的高档次期望,表达对他人的高度信心;树立追求组织愿景的个人榜样;用智慧的手段将富有创造性的人团结在自己周围。
以价值为基础的领导理论强调价值观念的感召作用,这种感召能够不断吸引有能力的人加入组织。在一个有着强烈的共同价值的组织中,即使有困难出现,人们也会为了共同的价值而同甘共苦,一起渡过难关。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领导者采用以价值为基础的领导行为,将会对下属产生巨大的影响和积极的效果。当下属对领导者所信奉和倡导的价值观达到认同后,这种认同会逐渐内化成为自身价值的一部分,成为其为人处事的相关原则。
这种激励效果比采用简单的物质奖励、地位提升或惩罚更加持久和有效。以价值为本的领导行为,能使组织成员自觉地朝着共同价值指引的方向去努力,而且成员之间为了实现共同价值会加强沟通,这样就容易形成一种氛围。与共同价值取向相一致的行为会得到大家的赞许和认同,能为组织做贡献将被视为个人自我价值提升的一种表现。这种组织,将是克服了组织与个人对立状态、取得和谐共生的组织。
值得注意的是,组织成员达成价值共识,意味着组织中的技术创新、
组织变革会更加容易被接受。所以,以共同价值为基础的领导行为,能使组织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
领导权变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是继领导者行为研究之后发展起来的领导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现代西方领导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世纪以来,西方领导学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领导者特质研究阶段,其研究之重点在于认定领导者的素质或特性,从而了解究竟何种人才适合充任领导者,如Birs早期研究发现用于区别领导人和非领导人的79种特质等;其次为领导者行为研究阶段,其研究旨趣在于描述领导者行为或领导方式,即了解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做好,如k.Lewin的领导作风理论,R.Blake与Morton的管理方格图等;再次是领导的权变理论研究阶段,其研究目的在于探究领导方式与团体组织效能之关系。 权变理论在其出现后即以它特有的魅力而使以往的领导理论黯然失色。
首先,权变理论统合了领导现象的复杂性。领导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一种领导现象的出现,不仅是领导者本人的行为结果,而且还有赖于周围的领导环境。领导者特质研究和领导者行为研究皆以领导者为出发点,而以领导者个人之内在素质或行为来探究领导现象,程度不同地忽略了与领导现象相关的领导环境的重要作用,忽略了被领导者在
领导过程中的作用。领导是一种动态的群体过程或社会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交互影响是领导过程之本质。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是发生影响作用的主体,被领导者是被影响的客体。没有被影响的客体,发生影响作用的主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若忽略对被领导者的研究,便难于了解领导现象之全貌,因而有偏颇之嫌。权变领导理论研究把领导者个人特质、行为者行为及领导环境相互联系起来,从而创造了一套比较完善的领导理论体系。
其次,权变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它为人们提供了一套有效的领导方法。领导者特质研究重点在于分析领导者应具备的各种特质,以此作为选拔领导者的依据,而没有涉猎领导方法之领域。领导者行为研究虽已涉足领导方法领域,但其研究旨趣是企图从众多的成功领导者的行为中概括出一套理论的、固定不变的和放之四海皆适用的领导方式。而权变领导理论则以领导者个人特质、领导者行为及领导环境交互影响来解释领导现象,否认有任何固定不变、普遍适用的领导方式的存在,认为任何领导方式在与环境作适当搭配下,均可能成为最有效能的领导方式,因此它没有提出有关最佳领导方式之主张,而代之以领导方式与情境搭配之模式。
第三,权变领导理论更切合实际领导工作者的需要,由于领导本身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加之研究者的观点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不论是领导者特质研究还是领导者行为之研究,所得研究结果都矛盾丛生,使实际领导工作者有无所适从之叹。由于权变领导理论以统合之方式和权变之观点解释了领导现象的复杂性,吸收了前人的有益研究成果,从而为人们提供了研究领导现象的新途径和提高领导效能的新方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领导理论与领导实际的距离,满足了实际领导工作者对领导理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