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门洞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牛门洞遗址,位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头寨子乡牛门洞村。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半山、马厂三种类型共存的遗址。
历史沿革
民国九年(1920年),当时当地秦安移民垦荒时首次出土彩陶罐。
1975年,牛门洞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又出土了大量壶、瓮、罐、钵盆等彩陶及骨球、石器、刮削器、纺轮等随葬品,并在生活区出土大量陶器,制罐工具、生活用具、石祖、石、权杖头等文物。
遗址特色
牛门洞遗址有仰韶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的半山和马厂类型、齐家早期文化、类辛店文化等遗存,前后延续了2000多年。上世纪70年代兴修水平梯田时,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多为彩陶)和部分玉器。出土彩陶形体较大,打磨光滑,彩绘精美,多为半山类型的代表性彩陶,具有较高的价值。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保存较好,且内涵丰富,包含有2000多年的古文化遗存,对于研究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关系以及进一步研究甘肃中部地区马家窑文化、类辛店文化遗存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文物遗存
综述
该遗址文化层厚1~2米,暴露有墓葬、灰坑等。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陶片为泥质、夹砂红陶片,器表素面或饰绳纹,彩陶纹样有橙、黄、五彩纹、鱼纹、鸟纹、圆圈纹、漩涡纹,器形有盆、碗、罐等;半山类型的陶片为夹砂红、灰陶,多饰附加堆纹,彩陶纹样有锯齿纹、水波纹、葫芦纹,器形有罐、钵、盆、瓮等;马厂类型的陶片为夹砂红、灰陶,饰粗条附加堆纹,彩陶纹样有圆圈纹、螺旋纹、波折纹、编织纹,器形有瓮、壶、单把筒形杯、石臼、石祖等。
玉障
玉障呈青黄色玉质,在光线暗淡中呈现为黑色,用光照则显现为黄色。表面有明显的土沁色斑。形制为长条形片状。端刃,刃部斜弧状。最宽处在刃部,柄端略为收窄。两侧边平直。束柄,柄两侧呈内凹弧形,在柄两侧边内凹弧的上下两端,分别有上下两个极为细尖的齿棱,其中一侧边的柄端一个齿棱已受损。在柄部以上约器身的四分之一范围的中轴线上即距柄部18.8厘米处;14.2厘米处,8.8厘米处分别有三个单面穿孔,孔内未做打磨修理,是为绑缚木秘而设的穿孔。中部残断为两节后修补。阅部有凹槽,一端两小牙,一端一小牙。通体打磨抛光精细,素面无纹。长54.2厘米,刃短处长52.1厘米,刃部宽9.9厘米,两面刃。上部牙缺处宽7.5厘米,中部宽9.3厘米,厚度仅为0.1~0.2厘米。因为极薄,好像一大刀片,应该是齐家文化玉器中仅见的玉章精品,也是齐家文化玉器中尺寸最大的重器之一,级别之高,罕有其匹。现藏于会宁县博物馆。
附加堆纹尖底双耳瓶
附加堆纹尖底双耳瓶,高47.7cm,腹径37.5cm,口径16.5cm,现藏于会宁县博物馆。
历史文化
马厂类型
马厂类型距今约4300~4000年左右,是在半山类型彩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马家窑文化晚期。彩陶器型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单耳筒状杯等特色彩陶。蛙纹是十分有特点的纹样,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网格纹、回形纹、折带纹成为马厂彩陶的主要纹样。
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距今约4200~3700年左右,与夏朝时代大体同时,在马家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分布范围东起渭河流域,西达河西走廊。齐家先民已经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最早的青铜器就是在齐家文化中发现的。
齐家文化彩陶由马厂发展而来,以器形取胜,彩绘多用红色,纹样以三角纹、菱格纹、回纹、凹凸纹和网带纹为主,花纹造型主要以直线和三角形组成。
齐家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器物是玉器,器形有铲、斧、锛等生产工具,还有璋、琮、璧、璜等礼器。中国古代先民有璧礼天、琮礼地、璋礼南方、璜礼北方之说。齐家文化的玉礼器反映了一种宗教礼仪制度。
寺洼文化
寺洼文化年代和辛店文化年代差不多同一时期并行发展,相当于商华夏文明之源I考古发现朝晚期和西周时期。
保护措施
1982年8月14日,牛门洞遗址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牛门洞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甘肃省文物局对牛门洞遗址现状进行勘测、论证和资料搜集整理,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牛门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4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牛门洞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附批,文物保函【2012】743号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牛门洞遗址地处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头寨子乡牛门洞村。
交通信息
自驾前往牛门洞遗址: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出发,路程大约200.7公里,约需3小时55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1 11:5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