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Enzootic Bovine Leukosis,简称EBL),又称牛病毒性造血细胞组织增生症、牛淋巴肉瘤、牛白血病等,是由牛白血病病毒(Bovine leukemia virus,简称BLV)引起的一种牛的慢性肿瘤性疾病。病牛全身体表淋巴结肿胀,尤以肩前和乳房上淋巴结最为明显。同时有渐进性消瘦和贫血。
病害学史
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早在1878年发现于德国。
1900年在
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开始蔓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相继在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和亚洲澳洲的一些国家发生。
1969年,美国从病牛外周血液淋巴细胞中分离到病毒。
20世纪70年代,中国首次发现该病。
病原特征
牛白血病病毒属于C型致瘤病毒群,反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致瘤病毒亚科(Oncoviri-dae)的
RNA病毒。现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1999年公布的病毒分类报告,属于反转录病毒科、丁型反转录病毒属(Deltaretrovirus)。病毒粒子呈球形,有时也有呈棒状结构的病毒粒子,直径80~120纳米,芯髓直径约60~90纳米,比重为1.12~1.18;外包双层囊膜,膜上有11纳米长的纤突。病毒以出芽增殖的方式在细胞表面出芽并释放。
图1:有包膜。球形至多形性,直径约80-120纳米。
为害症状
地方流行型
以4~8岁奶牛多发。多数感染牛不呈现临床症状,以在血液中存有白血病抗体并出现持续的淋巴细胞增多症和异常淋巴细胞为特征。只有生成肿瘤之后,才出现体表或颈浅淋巴结及内脏淋巴结肿大。直肠检查可触摸到肿大的内脏淋巴结。由于肿瘤部位机械性损伤和压迫作用,使病牛呈现相应的临床症状。病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发育不良,全身乏力,泌乳性能明显降低,可视粘膜苍白或黄染,前胃驰缓和瘤胃臌气等。当侵害心脏时,心搏动亢进,心跳加快,心音异常,出现瘤块压迫性呼吸、吞咽困难,全身出汗,眼球突出,胸前浮肿,腹泻,粪如泥样,有恶臭味,混有血液,尿频或排尿困难。当骨盆腔及后腹部发生肿瘤时,病牛呈现共济失调,跛行。起立困难,被迫横卧地上。子宫肿瘤病牛,发生流产、难产或屡配不孕。
犊牛型
常见于6个月龄以内的犊牛或青年牛。淋巴结肿大,精神不振,全身虚弱无力,个别的病牛发热,心动过速,可视黏膜发绀或黄染。食欲不振,全身出汗,腹泻,驻立困难而卧地。由于内脏发生的瘤块压迫,呈现瘤胃臌气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胸腺型
以7~24个月龄以内的小牛多发。胸腺呈块状肿大,其邻近局部淋巴结被侵害、肿大,引起颈静脉怒张、静脉波动和局部浮肿。有的出现发热、瘤胃膨气等症状。
皮肤型
幼龄牛皮肤出现荨麻疹样皮疹,以真皮层为主形成肉瘤。成年牛常于颈、背、臀及大腿等处发生肿块。
流行情况
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前者包括先天性传染在内,是由母牛体内子官胎盘将病毒传递给胎儿;后者则由病毒污染的器械、兽医采血、注射、手术、人工输精、生物制剂的应用、吸血昆虫的刺懊等而传染。新生犊牛吃进带病毒牛的初乳、常乳及其制品等,也可传染发病。
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多是指病毒从母代通过胎盘而传到新生代的传播,即为一种遗传性传播。白血病病毒的垂直传播主要包括子宫内传播和胚胎移植传播。感染母牛通过胎盘将病毒传至胎儿的垂直传播也可能发生,但在感染的怀孕母牛中发生率可能不到10%。在感染流行很严重的牛群,子宫感染的发生率很高。子官内感染主要是病毒经胎盘的直接感染,这种感染可能发生在免疫力建立之前,因为这些牛在出生后食初乳之前,体内已有病毒和相应的抗体。
水平传播
水平传播一般是指病毒在动物间的传播。牛地方流行性白血病水平传播的途径很多常见的传播一般为多种因素的综合。
血源性传播:血源性传播通常是医源性的,即饲养人员和兽医重复使用相同的注射器、针头、去角器、打耳号机、去势工具、采血针头、静脉穿刺针头、输血设备和鼻环等,结核菌素皮内试验也可能导致水平传播。给牛采血也易传染白血病病毒,尤其是采完白血病病毒阳性牛后,再用同一针头采易感牛的血就更危险。
分泌物性传播:曾有研究者对各种分泌物的传染性进行了研究,认为阳性牛和阴性牛在一起舍饲时会传播感染。通过对鼻腔分泌物、唾液、支气管-肺泡洗出物、尿液、粪便、子宫冲洗液和精液的检查,结果发现含细胞多的分泌物的传染性比含细胞少的分泌物高。分泌物中的可溶性部分很少有传染性,因为病毒存在于细胞内。
接触性传播:该种传播实际上是多媒介的传播。牛白血病虽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季和冬季多发。这可能与冬季感染牛的抵抗力较低,夏季感染的媒介较多有关。
寄生昆虫的传播:寄生昆虫能否传播白血病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研究已证明牛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夏季较高,这很易使人联想到昆虫媒介物的作用。因为寄生昆虫在吮吸病牛血后,很有可能将感染的淋巴细胞传播到其他的健康牛。
病理变化
尸体表现为贫血、消瘦,主要为全身的广泛性淋巴肿瘤。
图3:全身的广泛性淋巴肿瘤。图4:出现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肿瘤结节。图5:肾脏形成淋巴结肉瘤。
解剖变化
肩前淋巴结、腮淋巴结、乳房淋巴结、腰下淋巴结以及股前淋巴结等肿大,淋巴结柔软,被膜紧张,呈均匀灰色,切面突出。心脏、皱胃和脊髓常发生浸润;心肌浸润常发生于右心房、右心室和心隔,色灰而增厚;循环扰乱导致全身性被动充血和水肿;脊髓被膜外壳内的肿瘤结节,使脊髓受压、变形和萎缩;皱胃壁由于肿瘤浸润而增厚变硬;肾脏形成淋巴结肉瘤;肝、肌肉、神经干和其他器官亦可受损,但脑的病变少见。
血液学变化
由于骨髓的坏死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在淋巴细胞尤其是未成熟的淋巴细胞的比率大幅增高,淋巴细胞可从正常的50%增加到65%以上,未成熟的淋巴细胞可增加到25%以上。血液学变化在病程早期最明显,随着病程的进展血象转归正常。
诊断方法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辅以实验室诊断。
触诊
临床诊断基于触诊发现增大的淋巴结(腮、肩前、股前)。对于疑患有该病的牛只,直肠检查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病的初期,触诊骨盆腔和腹腔的器官可以发现白血组织增生的变化,常出现在表现淋巴结增大之前。具有特别诊断意义的是腹股沟和髂淋巴结的增大。
病原学检查
病料采集:采集新鲜血液进行血液学检查、病毒培养和分离血清用于血清学试验;采集淋巴结、肝、脾、肾、胸腺等材料用于组织学检查;染色镜检:将感染牛的淋巴细胞接种胎羊肾细胞或蝙蝠肺细胞于37℃进行培养,对细胞培养物进行制片,并负染后进行电镜检查,在细胞质的空泡内和细胞膜上发现有很多游离的或正在出芽的病毒颗粒,多为球形,少数棒状,大小不一,具有囊膜,囊膜上有纤突;分离培养:将感染牛的血液淋巴细胞与胎羊肾细胞或蝙蝠肺细胞共同培养,可形成持续性感染,并释放出大量的病毒粒子。对感染淋巴结作活组织检查,发现有成淋巴细胞(瘤细胞),可以证明有肿瘤的存在。尸体剖检可以见到特征的肿瘤病变。最好采取组织样品(包括右心房、肝、脾、肾和淋巴结)作显微镜检查以确定诊断。
血清学检查
根据牛白血病病毒能激发特异抗体反应的现象,已创立了用gp51、P24等作为抗原的许多血清学试验,包括琼脂扩散、补体结合、中和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一般认为这些试验都比较特异,可用于该病的诊断。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替代诊断方法为PCR。
类症鉴别
牛白血病在临床上应注意与牛白血病病毒感染无关的暂时性淋巴细胞增生的疾病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区别。通过比较病的特征、进行病原学检查以及血清学试验可区分。病原检查:病毒可用外周液血淋巴细胞培养分离,然后用电镜或牛白血病病毒抗原测定法鉴定。在外周血中可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查病毒DNA,在肿瘤中可用PCR和原位杂交检测。
防治措施
综合防治
该病尚无特效疗法。预防一般采用早期诊断、及时分群隔离、重建健康牛群等措施。育种时注意查清谱系。加强口岸检疫,进口牛时应进行原产地检疫工作,了解进口牛产地的流行病学和原牛场牛群的病史。避免从流行严重的地区和农场选牛,并在吸血昆虫不活动的季节进口牛。加强饲养管理,有病牛群应禁止与健康牛群接触,对临床症状明显的病牛应予以捕杀。严重感染的牛群,可采取全群捕杀的措施。注意饲养密度,开展防虫灭虫工作,医疗器械严格消毒,避免牛只发生外伤,防止人为传播该病。进行定期消毒、驱除吸血昆虫,杜绝因手术、注射可能引起的交互传染现象。无病地区应严格防止引入病牛和带毒牛;引进新牛必须进行认真的检疫,发现阳性牛立即淘汰,但不得出售,阴性牛也必须隔离3~6月以上方能混群。疫场每年应进行3~4次临床、血液和血清学检查,不断剔除阳性牛;对感染不严重的牛群,可借此净化牛群,如感染牛只较多或牛群长期处于感染状态,应采取全群扑杀的坚决措施。对检出的阳性牛,如因其他原因暂时不能扑杀,应隔离饲养,控制利用;肉牛可在肥育后屠宰。阳性母牛可用来培养健康后代,犊牛出生后即进行检疫,阴性者单独饲养,喂以健康牛乳或消毒乳,阳性牛的后代均不可作为种用。
治疗措施
呈现临床症状的病牛,药物治疗效果不大。初期病牛,尤其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牛,可试用抗肿瘤药,如氮芥30~40毫升,1次静脉注射,连用3~4天,可缓解症状。盐酸阿糖胞苷1000毫克,用5%葡萄糖盐水稀释成注射液,1次静脉注射,每周1次,连用4次一疗程,似对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