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毛纹紫檀属于
紫檀属的
木材,种类繁多,但在
植物学界中公认的紫檀却只有一种,“
檀香紫檀”。俗称“
小叶檀”。其余各类
檀木则被归纳在草花梨木类中。
形态特征
紫檀为常绿亚乔木,高五、六丈,叶为
复叶,花蝶形,果实有翼,木质甚坚色赤,入水即沉。据《中国树木分类学》介绍:“
紫檀属豆科植物,约有十五种,产于我国的有两种,一为
紫檀,一为
蔷薇木”。按现代植物学界的认识,
蔷薇木实际上就是印度所产
大果紫檀。它与传统意义上的
紫檀木差别甚大,人们不会把其当作
紫檀木。在十五种
紫檀属的
木材中,除了印度南部
迈索尔邦所产的
檀香紫檀(俗称牛毛纹紫檀)外,其余全部被称为草花梨。
蔷薇木只是草花梨当中的一个品种。无论哪一种
草花梨,其色彩、纹理、硬度都与传统认识的
紫檀木不同,它尽管属于
紫檀属的植物,但无法与
紫檀木相提并论。现在市场上出售的
小叶紫檀首饰,除了以儿孙福为代表的三大名檀外,多为民间古老的制作粗造小叶紫檀家具而贩制,大部分为假冒小叶紫檀商品,这点尤其要注意!王世襄先生在《
明式家具珍赏》中提到的“美国施赫弗曾对紫檀
作过调查,认为中国从印度支那进口的紫檀木是
蔷薇木”。这个论点显然是错误的。
分布范围
印度南部迈索尔邦。
什么是牛毛纹
说到牛毛纹,就不能不说紫檀横切面上断面呈现的棕眼。从植物学的角度说,棕眼学名叫管孔,牛毛纹学名叫导管。绝大多数植物(针叶林除外)都有导管,用来输送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物到植物其他部位。它在横截面断面呈现的导管横切口,就成了管孔。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牛毛纹和棕眼只是紫檀木导管不同切面的不同形态展现,一定要将牛毛纹相关的这些概念和关系搞清楚。紫檀的牛毛纹肉眼下可见,多有细微的卷曲,就像牛的毛发,故称牛毛纹。也有人称其像螃蟹爬过的痕迹,故也有蟹爪纹之说。
牛毛纹的形态与紫檀美感
牛毛纹有的空心形成线槽,有的填堵有黄色或白色物质,形成实线或点画线。牛毛纹的粗细及其在紫檀表面分布的疏密程度,直接关系到紫檀的美感。
牛毛纹在紫檀表面越细越稀,说明紫檀原木的
木质纤维越细腻,紫檀打磨成手珠或把件后,其表面也定会光滑细腻,手感极佳,但是表面的牛毛纹稀少,美观度可能相对的就会差些。
如果牛毛纹较粗,特别是牛毛纹空心时,紫檀表面摸上去有明显的凹凸感,那么不但美感全无,手感也不佳。
主要价值
可做木材。
相关介绍
《博物要览》和《诸番志》把紫檀划归
檀香类,认为紫檀是檀香的一种。《博物要览》载:“
檀香有数种,有黄白紫色之奇,今人盛用之。江淮河朔所生是其类,但不香耳”。又说:“
檀香出广东、云南及
占城、真腊、爪哇、
渤泥、暹罗、三佛齐、回回诸国。今岭南等处亦皆有之。树叶皆似
荔枝,皮青色而滑泽”。“
檀香皮质而色黄者为
黄檀,皮洁而色白者为
白檀,皮府而紫者为
紫檀木。并坚重清香,而
白檀尤良”。《诸蕃志》卷下说:“其树如中国之
荔枝,其叶亦然,紫者谓之
紫檀”。这两本书中所介绍的
紫檀似乎不是明清家具所用
紫檀。而是专指香料中的
檀香而言。从其把
紫檀、
黄檀、
白檀混淆在一起的情况看,他对
紫檀木的认识并不深。实际上紫檀、
黄檀和
白檀的枝干、花叶等有很大区别,根本不是同一科属。
在北京一些人的口语中,还有新、老
紫檀的说法。认为老者色紫,新者色红,经实际观察,他们所指的新
紫檀大体都是黑酸枝。老
紫檀则指的是人们传统认识的牛毛纹紫檀。这种牛毛纹紫檀又因
生态环境不同而具不同特点,有的呈现出金星状,有的木色呈现出鸡血红状,因而又衍化出
金星紫檀和鸡血紫檀等名称来。实际上它们同属一个树种。
紫檀木的特性主要表现为色彩呈
犀牛角色,暴露在空气中久则变成紫黑色。(编者附注:
小叶紫檀刚被开时呈深黄色,待两三天后就会变成富贵红,随着岁月的积累最终为华贵的紫黑色。)
紫檀木的年轮纹大多为绞丝状的。有人藉此称为蟹爪纹或牛毛纹。尽管也有直丝的地方,但细看总有绞丝纹。
紫檀木鬃眼细密,木质坚重,制作紫檀家具时多利用其自然特点,采用
光素手法,不加雕饰。
紫檀木质坚硬,纹理纤细浮动,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既庄重又美观。
明代(公元1368——1644),
紫檀为皇家所重视。海上交通的发展和郑和七次下西洋,沟通了与南洋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各国在与中国定期和不定期的贸易交往中,也时常有一定数量的名贵
木材,其中包括
紫檀木。但是这对中国宠大的统治集团来说,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于是明朝政府又派官赴南洋采办。随后,私商贩运也应运而生。到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优质木材也基本采伐殆尽。尤其是
紫檀木,几乎全被捆载而去。截止到明末清初,率当时世界所产
紫檀木绝大多数尽汇集于中国。清代所用
紫檀木全部为明代所采,有史料记载,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过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这是因为
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殆尽,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沽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人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欧美等西方人士较中国更重视
紫檀木,因为他们从未见过紫檀大料,认为只可作小巧器物。据传拿破仑墓前有五寸长的
紫檀木棺椁模型,参观者无不惊慕,以为稀有。直到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见到许多
紫檀大器,才知道紫檀精英尽在中国。于是多方收买,运送回国。现在欧美流传的
紫檀器物,基本上都是从中国运去的。由于运输困难,他们一般不收买整件器物,仅收买柜门、箱面等有花纹者。运回之后装安木框用以陈饰。
清代中期,由于
紫檀木的紧缺,皇家还不时从
私商手中高价收购紫檀木。清宫造办处活计档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购
紫檀木的记载。这时期,逐渐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不论哪一级官吏,只要见到
紫檀木,决不放过,悉如数买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织造机构。清中期以后,各地私商囤积的木料也全部被收买净尽,这些木料中,为装饰
圆明园和宫内太上皇宫殿,用去一大批;同治、光绪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寿过后已所剩无几;至袁世凯时,遂将仅存的
紫檀木全数用光。
总而言之,属于
紫檀属的木材种类繁多,但在植物学界中公认的紫檀却只有一种,“檀香紫檀”。俗称“小叶檀”。据统计,我国每年网购加上实体店购买手串类的交易额达几十个亿之多,但基本上十檀九假,除了以儿孙福为首的三大名檀,基本上普通买家很难能买到正品。真正的产地为印度南部,主要在
迈索尔邦,其余各类檀木则被归纳在草花梨木类中。
檀香紫檀PterocarpussantalinusL.F.
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心材新切面桔红色,久则转为深紫或黑紫,常带浅色和紫黑条纹;划痕明显;木屑水浸出液紫红色,有荧光。管孔在
肉眼下几不得见;弦向直径平均92肛m;数少至略少,3~14个/mm2。轴向
薄壁组织在放大镜下明显,主为
同心层式或略带波浪形的细线(宽1~2细胞),稀环管束状。木纤维壁厚,充满红色树胶和
紫檀素。
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
波痕不明显;射线组织同形单列。香气无或很微弱;结构甚细至细;纹理交错,有的局部卷曲(有人藉此称为牛毛纹紫檀);气干密度1.05~1.26g/cm3。
参考资料
小叶紫檀牛毛纹.新浪网.2016\u5e7404\u670825\u65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