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毛滴虫病
牛的寄生虫病
牛毛滴虫病,是牛的一个严重疾病寄生虫病,由寄生于牛生殖系统的胎毛滴虫通过交配传播,在乳牛群中引起生殖系统炎症、不孕和早期流产,给养牛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疾病简介
毛滴虫病是由阴道毛滴虫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在奶牛上较为常见。毛滴虫病可引起奶牛早期胚胎死亡、造成流产和不孕。
病原学
胎毛滴虫寄生于母牛的阴道、子宫,公牛的包皮腔、阴茎粘膜、输精管及流产胎儿、羊水和胎膜中。在姬氏液染色标本中,虫体呈瓜子形、短的纺锤形、梨形、卵圆形、圆形等各种形状。虫体长为9---25微米(平均为16微米),宽为3—16微米(平均为7微米),细胞核.近似圆形,位于虫体的前半部;一簇毛基体位于细胞核的前方。
由毛基体伸出4根鞭毛,其3根在虫体前端称前鞭毛,另一根沿波动膜边缘向后延伸,称后鞭毛。虫体中央有一条纵走的轴柱。原生质呈淡蓝色泡状结构;细胞核和毛基体呈红色;鞭毛呈暗紫色或黑色;轴柱的颜包比原生质浅。胎毛滴虫以纵分裂方式进行繁殖。本病主要通过交配传染;由于使用带虫精液或输精器械沾染虫体,在人工授精时也能引起传染;此外也可通过被病畜生殖器官分泌物污染的垫草和护理用具以及家蝇的搬运而散播。发生化脓性子宫内膜炎。成群不发情、不妊娠或妊娠后1~3个月的早期流产为本病的特征。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发病动物和带虫动物。
通过交配感染,患病公牛或带虫公牛在本病的传播上起主要作用。多发生于配种季节。带虫精液或沾有虫体输精器械,在人工授精时也能引起感染。
疾病症状
屡配不孕、发情周期不正常、胚胎早期死亡、流产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子宫黏液较为混浊或排出脓性分泌物,子宫积脓。怀孕母牛多在怀孕后1~3个月中发生流产,胎儿死亡但不腐败,胎衣包裹完整。除此这外,无其它全身或局部症状。
公牛常为带虫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严重时公牛包皮有肿胀,流出脓性分泌物,阴茎黏膜上出现虫性结节,不愿交配。母牛阴道红肿,黏膜上有红色结节,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屡配不孕,从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怀孕母牛可发生早期流产或死胎,泌乳量下降。
疾病诊断
生理盐水冲洗牛阴道或包皮囊内,收集冲洗液,离心沉淀,沉淀物用显微镜检查。
将阴道或包皮内分泌物、流产胎儿液或胎液滴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见到活动的虫体。
毛滴虫体为梨形、圆形或纺锤形等多种形状,有 4 根鞭毛,其中 3 根在虫体前部,另 1 根与体侧波动膜相连,叫后鞭毛,身体中央有一纵轴,纵轴末端伸出体外 。
疾病防治
(1)取碘1克,碘化钾2克,溶于500毫升蒸馏水中,注入流产后的母牛子宫内,1~2次即可。
(2)口服二甲硝咪唑,每天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50毫克,连续5 天。
(3)甲硝哒唑(灭滴灵)静脉注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75毫克,每 12小时一次,连续三次。
对病牛进行及时治疗;在人工授精和母牛的产道处理、治疗过程中,注意用具消毒是预防本病的主要预防措施 。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5 03:23
目录
概述
疾病简介
病原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