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无浆体病
反刍动物红细胞内专性寄生的血液传染性疾病
牛无浆体病(Bovine anaplasmosis)又称边虫病,是由无浆体(Anaplasma)引起、发生在反刍动物身上的一种病害。病牛患病牛常呈间歇热或稽留热型,病畜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眼脸和咽喉部发生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病害学史
1910年在北非首先发现了牛无浆体病,后来发现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
病原特征
病原分类
牛无浆体病病原是立克次氏体目中的3种无浆体。
补体结合反应显示这3种无浆体抗原之间具有交叉抗原性,感染后有95%位于红细胞的边缘,少部分在红细胞中央。无浆体在分类上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革兰氏染色呈阴性通常以单细胞存在。
形态特征
无浆体镜下观察呈多形性常为球杆状在不同动物体内和不同生长阶段可表现不同形态如哑铃形、丝状等。球形无浆体的直径大约在0.2~0.8微米之间杆状大小约为0.3~0.8微米x0.3~2.0微米,无鞭毛不具有运动迁移能力,表面也无英膜,恶劣环境下不会形成芽孢。
图示:
牛血涂片牛血液中的边缘无形体,瑞氏-姬姆萨染色,100倍油镜。
细胞内生物表现为嗜碱性球形内含物,通常位于红细胞边缘附近。
棘细胞经常出现。
为害症状
图2:
分布范围
研究表明牛无浆体病虽然临床发病率不高但是全球分布,美洲非洲、欧洲南部、澳洲以及中东地区都有发生,中国近些年呈散发状态流行。
流行情况
传播途径
流行特点
各种牛不分年龄均易感但随年龄的增长而病情加剧。本地牛或犊牛感染后症状较轻,个别可耐过,但可成为带菌者(最长可在牛体内存活13~15年)。3岁以上的成年牛常常与牛焦虫混和感染导致死亡,多发生于7~10月份早者在5月下就有发生可持续发生到11月份。
诊断方法
常规诊断
临床应用的常规检查方法是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和血液涂片等进行综合诊断。由于牛无浆体病的流行有3种基本因素,即病原、硬蜱和易感动物,三者形成一个流行的链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使牛无浆体病发生和流行。因此,在诊断牛无浆体病时,看当地是否曾有流行史,是否有易感动物来自疫区,是否有传播病原的媒介昆虫,再结合高热、贫血、黄疸及具有季节性可进行初步诊断。一般情况,在患畜体温升高,而未用药治疗之前,采病畜的耳尖血,做血液涂片检查。通常当血液有大于1×106个/毫升红细胞被感染时就会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此时通过镜检可以检出,但当血液被感染的红细胞数小于1×106个/毫升时就不能通过镜检方法检测出来。由于常规检查难以及时检出牛无浆体病,不利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因此许多血清学方法应运而生。
血清学诊断
Franklin T E等首先将该方法应用到牛无浆体病的诊断。该方法敏感性高,不但可确诊病畜,还可检出带菌牛,甚至测出10月龄内犊牛血清中抗体的存在。Gonzalez比较了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和卡片凝集试验在诊断牛无浆体病时的优劣性,结果表明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最为敏感,但是补体结合试验最高效,检出率为100%。由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一直被许多国家作为口岸检疫的方法沿用至今。
Price K E最早报道了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来检测牛血清中无浆体病抗体的情况。在试验中用同一头动物感染前后的红细胞制备了2份抗原,通过对比结果表明检出率为100%。Nakamura Y等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成功地建立了以重组的MSP5为抗原,检测奶牛中无浆体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只需要奶牛作为样本而且不需要特殊处理,使牛免于用其他诊断方法采集血液样本时产生的应激,是当前比较理想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作为一种传统的血清学检测手段,DeEdnaide S T等首先将其应用到无浆体病的血清学检测之中。W ilson A J等将这种方法与补体结合试验(CF)、毛细管凝集试验(CA)、平板凝集试验(PA)进行了比较,4种方法的共同检出率为86.6%,而IFA的敏感性略次于CF,能在动物接种无浆体之后的第7天检出抗体。
常用于无浆体病的血清学诊断与检测的方法还有毛细管凝集试验,卡片凝集试验和平板凝集试验等。这些凝集试验与CF、IFA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但操作简便,有利于田间流行病调查。Banerjee D P等测得用毛细管凝集试验检测无浆体时最大抗体效价为1:20,这种方法即使在动物发病的早期,也能检测到病原的存在。
分子生物学诊断
鉴于血清学方法诊断疾病仍存在某些局限性,给诊断和防治无浆体病造成许多困难,如抗体检测无法区分病愈动物与急性发病动物,研究者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展了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的研究。由于无浆体病、中央无浆体和绵羊无浆体的膜表面蛋白(MSP1和MSP5)在这几个菌种间相对保守,所以成为该方法检测的主要对象。Decaro N等建立了无浆体的实时定量PCR方法,能将边缘无浆体和中央无浆体区分开来,此法可用于牛急性无浆体病的病原学研究。对无浆体分子水平的研究发展较快,除了应用PCR技术以外,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核酸探针检查在鉴定病原种类上有一定的意义。反向线状印迹杂交技术(RLB)作为一种有广泛用途的生物学工具,可用来监测蜱传播病原的整个过程。RLB已经被应用到所有蜱传播的血液寄生虫的虫种上,当然它也应用到了无浆体与埃希体属的病原检测上。
防治措施
防护措施
能传播牛无浆体病的虫有将近20种,多通过机械性传播。中国传播最多的是微小牛蜱。主要传播边缘无浆体,另外牛虻、蚊虫、苍蝇及其他吸血性昆虫也有传播该病的可能。
禁止到疫区引进牛,且牛到场后必须进行隔离检疫。避免通过用具或者饲料使舍内混入蜱,还要避免通过注射针头或者外科器械带入传播媒介。注意消灭婢以及蚊子、既蝇、牛蛇等多种吸血昆虫,尤其是每年5~10月蜱旺盛活动的时节,牛群尽可能不到滋生大量蜱的地方进行放牧。
治疗措施
病牛可按体重肌肉注射250~500毫克/公斤盐酸氯喹,每天1次,连续用药5天,也可使用四环素、金霉素或者土霉素,治疗效果都较好。
另外,也可使用贝尼尔、台盼蓝等药物进行治疗。例如:按体重使用3.5毫克/公斤贝尔尼,添加适量生理盐水配制成浓度为7%的溶液,给病牛缓慢静脉推注,每天1次,连续用药3天。
补液:病牛可静脉注射1500~2000毫升25%葡萄糖、500毫升5%的葡萄糖氯化钠溶液、40~60毫升维生素C进行补液,每天1次,连续用药3天。
解热:病牛可肌肉注射20毫升柴胡注射液,20毫升氨基比林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用药3天。
健胃:病牛可灌服200~300毫升姜酊或者150~300毫升陈皮酊,每天1次,连续用药3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3 15:53
目录
概述
病害学史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