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a infection in cattle)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引起、发生在牛身上的一种常见病害。病牛体温会明显上升,甚至会超过40℃,食欲不振、反刍能力也有所下降,并伴有呼吸困难、伸颈张嘴呼吸的情况,精神萎靡不振。
病害学史
巴氏杆菌于1878年首次在感染霍乱的鸟类中发现。
直到1880年才被路易斯·巴斯德分离出来,巴氏杆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病原特征
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长卵圆形小球杆菌,两端钝圆,中央微凸,多散在,无芽胞,无鞭毛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阴性。新分离的细菌有英膜,呈两极染色。本菌抵抗力较弱,在干燥空气中2~3天死亡,在血液、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存活6~10天,腐败尸体中生存1~3个月,直射日光下数分钟高温下立即死亡。一般消毒剂数分钟可将其杀死。
革兰氏染色显示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100倍).
为害症状
牛巴氏杆菌病潜伏期多数为2~5d、病牛表现为食欲减退,便秘或腹泻,精神不振,早期体温高达40~42℃,伴有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牛巴氏杆菌病可分为水肿型、败血型和肺炎型三种。
水肿型
患有水肿型牛巴氏杆菌病的病牛明显的表现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不反刍等症状,此外,病牛头颈、咽喉等部位发生炎性水肿,然后扩散到前胸、舌及周围组织,咽淋巴结和领淋巴结肿胀、严重时导致病牛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并因此而室息死亡。
败血性
患有败血型牛巴氏杆菌病的病牛体温可升高至42℃,精摊萎靡、心跳加快、食欲不振,腹痛,粪便有黏液和血液内脏器官出血,腹腔有大渗出液,常常还未查明病因和进行治疗,病牛已迅速死亡。
肺炎型
患有肺炎型牛巴民杆菌病的病牛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发生肺炎。病牛呼吸困难,常伴有严重的咳嗽,鼻孔有粘脓性鼻液,头颈前伸张口呼吸。病牛胸腔中有大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肺切面呈大理石状,有干酪样坏死物。肺炎型牛巴氏杆菌病的死亡率较高,一旦发病,将会给养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流行情况
牛巴氏杆菌病传染源主要是病牛和带菌牛,病原从传染源的呼吸道和随各种分泌物、排泄物中排出,污染饮料、饮水用具和周围环境,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伤口和蚊蝇叮咬等途径而感。本病一般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闷热多雨潮湿的时期以及环境卫生不良,营养缺乏,饲料突变,过度劳役,长途运输,寄生虫病等都可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侵入组织内,即可发病,本病多呈散发。
病理变化
在对病牛进行病理学解剖以后,会发现这些病牛主要会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内脏出血十分严重,且面积广泛,在黏膜肺腑等部位都会有较为明显的出血情况。第二,在病牛的咽喉下领、颈部、胸前部位的皮下组织,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浆液性浸润,而部分水肿部位在切开以后,会流出淡黄色、深黄色的浑浊液体。第三,病牛呼吸道黏膜上会有明显的卡他性炎症病变,胃部、肠道黏膜也会伴有出血性卡他性病变特征。第四,肺脏器官出现明显肿胀现象,大理石纹路病变,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存于胸腔中,胸膜、肺黏膜也会出现粘连情况,无法顺利分离。
a)水牛小牛的肺显示充血,b)水肿,c)相同的“箭头”和,d)大理石花纹外观。
诊断方法
通过上述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即可对牛巴氏杆菌病有初步的诊断。但是要注意和牛肺疫、前胃迟缓、瘤售酸中毒等病症区分。
根据病牛的肌肉震颤、倒地抽搐、口吐白沫等特点,可以初步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病牛死亡时心率快,常被误诊为前胃迟缓,但是根据以下特点,病牛会全身多处出血,难以止住,呼吸困难,鼻喉粘膜流脓液、站立不稳倒地不起食欲不振停止反乌等,可以判断为牛巴氏杆菌病。但是在牛死亡后的判断比较困难,因为发病急死亡快,常常来不及诊断,因此应观察牛死亡时的症状,病牛在死亡时属于猝死抽搞不止,前后蹄一直蹬地,鼻眠流出脓液,血液等,牛的腹部有明显的抽搞收缩,心脏急速跳动,肌肉履颇,肺部肿大。初步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后,还需要进一步确诊,防止疫情扩大,此时需要实验室诊断,实验室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更加详细准确的进行诊断。首先要取样调查,可直接取血液粘液等,或者取死牛的内脏。然后进行镜检、分离培养。最后鉴别,即可准确的诊断出牛是否患有牛巴氏杆菌病。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做好养殖场所日常管理
根据现如今中国养殖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牛群养殖环境都具有密度大、通风差、环境差等特点,这些都是导致牛巴氏杆菌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养殖者在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尤其是食槽,必须要保证饮食洁净,定期通风,保证养殖场所的干燥,对于牛群排出的粪便也要及时清理,避免滋生大量细菌。在不后时期、季节也要做好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在雨水量较大的季节里,要尽可能保证养殖场所内干燥。而在寒冷季节,也要保证室内温度,根据牛群的身体状况,还需要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等,确保牛群具有较高的抵抗力。
接种紧急疫苗
为避免未发病牛受到牛巴氏杆菌病感染,养殖者应对牛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疫苗的比例应按照100千克以下4毫升/头、100千克以上6毫升/头的比例进行注射,用于提高牛群的抗病性。
治疗措施
发现病牛立即隔离治疗,丁胺卡那霉素15毫克/千克体重,上下午各颈部肌肉注射1次,连用4~5天。亦可采用大剂量的四环素等抗菌素静脉注射,或采取病愈牛血液加抗凝剂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4~5天。亦可采用大剂量的四环素等抗菌素静脉注射,或采取病愈牛血液加抗凝剂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4~5天。
用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大剂量静脉注射每天2次。也可用大剂量四环素50~100毫克千克体重溶于葡萄糖生理盐水制成05%溶液静脉注射,每天2次有一定治疗效果。
另外,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及磺胺类药物都有很好疗效,一般连用3~4天中途不能停药。对呼吸困难病例给予输氧,因喉头水肿而吸入性呼吸困难,而有窒息危险者可考虑进行气管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