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蘖
汉语词语
牙蘖,读音是yá niè。意思是①草木新生的枝芽。引申为始端;端绪。②萌生;产生。
解释
①草木新生的枝芽。引申为始端;端绪。②萌生;产生。
出处
①草木新生的枝芽。引申为始端;端绪。
《淮南子·俶真训》:“所謂有所始者,繁憤未發,萌兆牙蘖,未有形埒垠堮。”
宋 苏轼 《巫山》诗:“當時伐殘木,牙蘖已如臂。”
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刘鲁风》:“當時諸侯争取譽于文士,此蓋外重内輕之牙蘖。”
宋 苏舜钦 《上三司副使段公书》:“故每屬文,不敢雕琢以害正,然而法章民事,一未知其牙蘖。”
②萌生;产生。
《淮南子·天文训》“困敦之歲”
汉 高诱 注:“言陽氣皆混沌,萬物牙蘖也。”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然遠西諸國,取彼不取此者,其議院始牙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0 16:47
目录
概述
解释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