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牌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长篇小说
《底牌》,又译作《牌中牌》,是英国推理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著的长篇小说。
内容简介
18号恰好是星期五。伦敦社会名流谢塔纳博士喜欢聚会,也善于安排别具一格的又有情趣的聚会,这会儿正为比利时侦探赫克尔·波洛安排宴会,把他引荐给“黑色博物馆”,展示他所破获谋杀案的凶犯——“一个个都成功地侥幸逃脱了制裁!”受谢塔纳之邀的还有阿丽丹·奥立弗太太,侦探小说家;《监管战争》是在苏格兰地区享有盛名的作品;英俊受人尊敬的瑞斯将军是皇家外交秘密机构成员。受邀名单中还有一些人不可遗漏,谢塔纳先生邀请了60岁依旧风韵犹存,时髦优雅的洛瑞玛太太;修长英俊的德斯帕少校,曾在许多鲜为人知的危险地方旅行;羞涩美丽的安妮·梅瑞迪斯;还有热心却不修边幅的罗伯茨医生。聚会共有9人。
接下来是一顿优雅而丰盛的晚餐,最后上来的是用爱尔兰璀璨的蓝色玻璃器皿盛好的奶油。谢塔纳先生主持宴会,冷峻的声音和烛光相映成趣,进餐时人们一直讨论着毒药、成为苏格兰女导演的可能性、轶事、书籍和国际时事。
饭后的娱乐活动是桥牌,“侦探们”都上了牌桌。洛瑞玛太太、安妮·梅瑞迪斯、罗伯茨医生和德斯帕少校在会议桌边聊天。谢塔纳说他整晚都要待在火炉边。午夜12点10分,瑞斯将军、波洛和其他人玩完游戏,打算告别主人,将军发现坐在炉火边椅子上的谢塔纳先生,胸口上被捅了一刀,已经死了。
现场有4名侦探,4个人都有充分的理由杀害谢塔纳——对他们的过去,这个人知道得太多了。
4名侦探开始集体调查并分别采取行动,希望揭开案件之谜,他们调查嫌疑人,他们的朋友、邻居和老板。细致地分析线索后,他们得到了一些作案方式以及动机。
安妮·梅瑞迪斯,20岁出头的年轻女人,军官的女儿,到这儿来做同伴和管家(她注意到谢塔纳先生家客厅的鲜花浇水应该适量)。她不停地变换工作——从怀特岛到瑞士再到德文郡(不过她没有提到这个地方),以往的主人都对她的评价很高。奥立弗太太喝了热腾腾的黑咖啡,吃了黄油吐司,开始滔滔不绝。她发现梅瑞迪斯小姐受雇经历中有时间差——大概是四五年前。安妮在德文郡工作时,东家埃尔顿太太因误食有毒的无花果汁死亡。
罗伯兹先生对克莱多克太太也有些轻佻的意图,被她丈夫发现了。不久,克莱多克先生就因被一把廉价剃须刀上的病毒感染,死于炭疽热,这给当地带来了不小的恐慌。克莱多克太太去近东旅行前注射了伤寒疫苗,不久却因血毒症在埃及病死。
洛瑞玛太太玩桥牌可是个高手,打起牌来注意力十分集中。她已经孀居了20年。在英国,冬天的时候,她通常到里维埃拉和埃及的文明城市旅行,在那儿她有机会结识了谢塔纳先生,在朋友和同事中她有很高的声誉。但她丈夫的死因至今还令人怀疑。
德斯帕少校受过专门培训,是位成功的非洲猎人。当地人认识、信任他的人称他作“标准欧洲移民”,头脑十分冷静。他曾经在非洲捕杀过老虎,救了一个人。可他也做过一位知名的植物学家鲁克斯摩尔教授的向导,教授夫人当时正在南美探险。教授一去不返,据说在亚马逊河附近死于热症。鲁克斯摩尔夫人还在伦敦居住。
这就是谢塔纳选来参加聚会的4个人。谢塔纳被害时4人正在同一间房里玩桥牌。4个人都说自己是无辜的。4个人都把谢塔纳的死和神秘莫测的环境联系起来。从这4个人当中,侦探们收集了有关他们经历、语言、举止和得分等有关资料。
没有什么嫌疑人能把波洛先生拉下马来。不管有人故意妨碍他或是帮助他,都会为波洛先生擅长的工作亮出最后底牌。
作品目录
人物介绍
作品鉴赏
在小说《底牌》中,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通过对曲折的故事情节进行描述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典型环境,同时也是通过小说作品中各种矛盾推动下的故事情节的发展来表现作品中各个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等等。小说《底牌》中故事的发生地点在谢塔纳先生的神秘的住宅中,开始于一场桥牌的游戏,在桥牌游戏的过程中不同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的人物角色被分为两组,席间谢塔纳先生还根据不同的室内效果来变换室内的灯光照明,使桥牌游戏更加紧张、刺激。然而在游戏者不断的发牌、叫牌的过程中谢塔纳先生突然不答腔了,直到在现场的侦探宣布“我们的东道主谢塔纳先生死了”,故事才真正进入侦探推理过程。而这又显然是一起密室杀人案件,于是侦探在四个疑犯中不断的进行推理活动,以寻求真相和凶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最后的结局又恰恰说明拥有充分作案动机的人不一定是凶手,而凶手杀人不一定需要理由。
在小说《底牌》中,无论是小说开篇对于桥牌游戏过程的描述,还是在故事发展中侦探对于案件的分析以及每个人的不同的言行举止方面,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都对人物的心理进行了详尽、细腻生动的描绘,同时也运用了心理学的原理进行了分析。例如,在小说《底牌》中,当侦探宣布谢塔纳先生死亡,侦探从四个嫌犯的脸上看到了“畏惧—担忧—愤慨—沮丧—恐怖等情绪’”,这就说明案件的发生使每个人内心都产生了不同的心理活动和变化。而在接下来的案件推理中,侦探不仅仅考虑到每个人的作案动机,还十分注意每个人的行为举止和表情变化,即心理学上所指的“微表情”,比如洛瑞玛太太的微微耸肩、以及在侦探不断提问过程中其““像大人哄个白痴小孩般”的“不耐烦的口吻”等等。又例如,在小说《底牌》中,侦探也会因为嫌犯们的不同回答和行为举止产生自己内心心理活动的变化,而这些心理活动正是侦探对于案件侦破和推理活动的一种心理上的判定。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小说《底牌》中对于心理学方面的应用于相应方面的描写,既表现出了各个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还使整部小说作品中案件的侦破过程和推理活动更具有严谨性,充分的展现出心理学对于推理活动的重要性,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艺术效果和现实价值等。
出版信息
首版时间
美国报刊:Saturday Evening Post, 1935年5~6月连载
英国:Collins, 1936.11
美国:Dodd Mead, 1937
版本收藏
作者简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1890-1976),英国女推理小说作家。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格,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1952年她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参考资料
牌中牌[Cards on the Table].阿加莎·克里斯蒂中文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3 20:53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