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学
研究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的学术活动和成果
版本学是研究同一本书的不同版本的学术活动和成果。同一著作因编辑、传抄、刊印等原因而产生的不同本子。如《红楼梦》一书就有“脂评本”、“舒元炜序本”、“梦觉主人序本”、“蒙古王府藏抄本”等,而其中的“脂评本”中又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多种版本。新印书籍也因出版的时间、地点不同,或版次(初版、二版、三版等)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版本。阅读书籍之前了解它的版本是非常重要的。版本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版本的差异、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鉴别版本的真伪及优劣等的科学。版本学内容包括研究版本的源流;比较稿本、传录本及写本、历代刊本、不同的批校本间的差异;鉴别原刻本及翻刻本;判定善本和劣本;此外,印纸墨色、字体刀法、版式行款、印记装潢等。内容非常广泛。
历史渊源
版本学 edition,scienceof
中国,中国重视书籍版本之学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最初的版本研究与校雠工作合二为一。汉代刘向校理群书,其所依据的,内有来自皇家内廷、秘府的藏书,外有来自太常、太史、博士所藏,和他自己的藏书及某些官员的书等各种不同的本子。他在根据书籍的不同传本进行校理、写为定本的基础上,又撰写了揭示原书内容和著者学术思想等方面情况的“叙录”,这正说明校订图书时对各种不同传本的研究与利用的重要性,也说明对图书各种本子的研究、辨识与校勘工作、书目工作的关系。
印刷发明前,同一部书往往有不同抄本;印刷术发明后,一部书经过不断刻印,也会产生不同本子。这些不同版本彼此间会出现文字、印刷、装帧等方面许多差异。各种版本的源流、相互关系也会存在各种复杂现象。研究这些差异并从许多复杂现象中探求共同规律的学问就叫版本学。
“版本”一词最早出现于宋初。“本”原指写字缣帛,“版”为简牍。刘向典校中秘群籍时,所谓“一人持本,一人读书”,“本”已指出底本。而雕版印刷推行以后,就把印本书称为“版”,末雕的写本书称为“本”。“版本”两字连用至宋代出现,它作为对雕版印刷图书的专称,广泛地得到使用。后来“版本”所指范围逐渐扩大,也就泛指雕版印刷以前的简策、帛和纸的写本,以及雕版印刷以后的拓本、石印本、影印本、活字本等一切形式的图书
雕版印刷发明以后,书籍的传播逐渐为印本所取代,但雕版印本书籍除本身仍存在着随刊刻而产生的讹误外,还有因传刻既久而产生的各时、各地、各家的传刻和各种不同注释本的差异,人们对于书籍版本质量的讲求更为重视。据今所知所见,南宋初尤袤所编的《遂初堂书目》已在同一书名之下列出所藏的不同版本;南宋时,叶梦得记所见宋景文手校的《汉书》,其所据以校订的本子有13种之多。
明代雕版印刷兴盛,但中叶以后,宋、元旧本已渐少见,有的书商为求速成易售,所刻书籍不仅疏于校勘,刻工草率,有时甚至删减篇幅,改题篇名、撰人;加之有些牟利之徒常采用各种方法制造伪本古籍惑人求售;以致造成人们对书籍内容认识上产生混淆。为了使阅读和学术研究具有准确、可靠的文献基础,取得能够订正书籍在刊刻和传写中产生的讹误、鉴别版本真伪、辨识原书在历史上、工艺上是否具有特殊价值等方面的知识,逐渐有了着重记述图籍版本的书目著作。清初钱曾据其藏书所写成的《读书敏求记》 4卷,书中多记古籍的旧刻、旧钞各本,论述其缮写、刊刻的异同优劣,被后世称为版本学的奠基之作。
清乾隆时于敏中等编撰的《天禄琳琅书目》,内容先按书籍的版刻时代排列先后,再分经史子集等类,而且在各书之后还详细记述了该书的版刻源流和特点、流传授受情况,并摹绘了书中藏书印记式样、标注其印文等,后世藏书家编制善本书籍目录多受其影响。
清代中叶以后,很多著名藏书家都注重图籍版本研究,如道光年间黄丕烈所写的古籍题识,对鉴别古籍版本很有帮助,后人曾将之辑为《荛圃藏书题识》等数种。其他象常熟瞿镛的《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聊城杨绍和的《楹书隅录》,钱塘丁丙的《善本书室藏书志》,归安陆心源的《皕宋楼藏书志》等,也都为人们在了解古籍内容和流传情况、研究古籍版本时所参用。
清末民初,有关版本学的专书,有留菴(孙毓修)的《中国雕板源流考》、叶德辉的《书林清话》、钱基博的《版本通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春翔的《古书版本常谈》,陈国庆的《古籍版本浅说》,魏隐儒的《中国古籍印刷史》,魏隐儒、王金雨的《古籍版本鉴定丛谈》,瞿冕良的《版刻质疑》,施廷镛的《中国古籍版本概要》等版本学著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台湾省出版的专著有 《中国古书版本研究》、 《古书版本鉴定研究》(李清志)等。
研究对象
版本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碑书、写本、刊本、印本、稿本、抄本、批校本等各种形式的图书。
它的主要研究范围包括:
一、各种图书版本的发生、发展史,包括雕版源流和演变、传抄源流等。
二、各种图书版本的异同优劣,加以鉴别,判断时代,指明特点,总结和概括出规律性东西。
三、版刻印刷、装帧各方面的技术演变发展与成就,比如印刷墨色、字体刀法、藏书印记,版本行款、装帧式样等,为版本鉴定提供技术条件。
专著研究
有的学者认为,版本学肇始于先秦,商周彝器、秦诏莽量的同文异范,如虢叔钟、史颂敦之类就是“版本的权舆”。但学术界更倾向于认为版本学的开端应为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典中秘群籍。至宋代,版本学的研究步入正轨,出现了尤袤的《遂初堂书目》这样一部专门版本目录,很多学者开始利用版本治学。到了清代,版本学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版本学人才大量涌现,出现了《天禄琳琅书目》正续篇、《也是园藏书记》、《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标注》等官私本目录和《读书敏求记》、《爱日精庐藏书志》、《士礼居藏书题跋记》等版本学专著,此时版本学研究达到了兴盛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版本学有了长足发展,对大量的重要版本进行了认真研究,版本的鉴定走上了科学化、系统化轨道,版本学的理论研究得以出现和加强,不仅出现的大量版本学的论文,而且还有多种专著出现,比如陈国庆著《古籍版本浅说》、魏隐儒、王金雨编著《古籍版本鉴定丛谈》等。版本学由目录学的组成部分发展为一个独立学科。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
其它信息
版本学通过广泛搜集不同版本,可以刊误纠谬,为校勘提供基础,避免谬种流传贻误后学,它还可以比较优劣,选择善于本,指导阅读;对于大量伪作,亦可以通过版本研究,使用版本学的手段加以识别,这不仅有利于学术,且有利珍本书作为文物的鉴别。另外,对于不同版本图书的制成情况和发展演变过程的考察和分析,还可以探求当时文化的发展情况。版本学研究对于学术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0 21:47
目录
概述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