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河源于
高雄县仁武乡的八卦寮埤潭,是农田灌溉渠道;爱河流经左营、三民、鼓山、
盐埕、前金、苓雅等区而注入
高雄港第一港口,主流全长约12公里,流经
高雄市区约10.5公里,为
高雄市的生命之河;爱河的支流有三:『宝珠沟』─水来自
下淡水溪,在凹仔底注入爱河、『三块厝溪』─由
三民区之三块厝经民族路的南鼎桥注入爱河、『大港溪运河』─发源于五块厝,在七贤桥旁注入爱河,光复后曾截弯取直。
历史沿革
爱河最早称为『打狗川』,高雄因
平埔族的
马卡道族的刺竹文化而称打狗;在
日据时期,日人嫌打狗名字不雅,于1920年将打狗更名为高雄,1924年升格为高雄市,故称爱河为『
高雄川』;自1908年基隆到高雄的火车全线通车后,
日本政府开始以三期的筑港计划,所以当地人又称『高雄运河』。
台湾光复后政府将
运河两岸辟为河畔公园,逐渐吸引观光客来到爱河旅游观光;1948年,陈江潘先生在中正桥附近经营划船所,并请人命名为爱河游船所,某日的台风将招牌吹落,只剩爱河两字,当时又有情人于此殉情,新闻记者报导成『爱河殉情记』,于是成为了高雄人对爱河认知的图腾,渐渐地高雄运河的名称便走入历史;1968年,杨金虎市长为蒋夫人祝寿再度改名为仁爱河;1992市议员陈武勋在议会提议下将爱河的名字正式改回。
河上的桥
苓雅桥:都都火车每天经过,这是最靠高雄港的铁路桥,可以看到轮船、各式军舰,将来还有游艇,风光旖旎。
高雄桥:
五福路上的一道桥,连接旧市区和新市区,是高雄市的购物大道,有旧堀江商场和
新堀江商场,有百货公司、咖啡、餐饮,夜晚光亮多变,是散步爱河的浪漫起点,可漫步到电影图书馆、
仁爱公园。
中正桥:以「海之眼」的灯光设计成为夜晚珍珠,旁边有市立历史博物馆、音乐馆、工商展览中心、喷泉和
盐埕老市街购物,已经是许多重要活动的属意区域。
七贤桥:在「冥想栏杆」旁,轻轻松松把手肘架在上头,托腮冥想,就可以打发夏日午后时光。其间老榕树苍劲 有力,庇荫过客,东岸一座年逾半百的老汲水井,可以让孩子们一窥阿吗时代的地下水来源,入夜后,牛郎织女加上十二星座的星光亲水台,更添浪漫。
建国桥:西岸的敬老亭是照顾老心的新空间,前面规划为徒步区,背后有河畔最宽的木栈道,深入水面九公尺宽,而桥旁一连串半圆型观景平台,游客多爱驻足,门前盐堆装置地景凸显历史特色。
铁路桥:是以日光灯照亮的纵贯铁路,火车进出高雄市的必经之路,乘客放眼望去,都是美景,而河边游客也可以看见火车驶过的动态景观。
中都桥:大红的拱桥虽短,却非常醒目,吸引许多人刻意绕道,享受不同的桥梁感受。
河段名称
苓雅寮:河口东岸,原名是苓雅寮,为渔民卜居之地,因用苓仔(竹罟)捕渔得名,河口有沙洲叫苓洲,日治时林赏 向日政府建一座木桥,叫苓雅桥,是高雄桥的前身,过桥要收费。
头前港:爱河河口两岸一带,今
盐埕区府北里的河段名称。
后璧港:爱河河口分流道的名称,自今建国桥一带分出支流,延建国路流向寿山山脚,到哈马星旧火车站附近入海,后来加盖称大沟顶,掘江是其入海地段,掘江的日文意思是壕沟,日人筑港时挖取港底泥沙填筑而成。填土后在此兴建码头仓库,也是日人的宿舍区,后为舶来品市场。
七吼桥:今自由桥旁,是清代左营旧城,凹仔底通往湾仔内和凤山县城的重要桥梁,传说是乾隆年间湘军所建,桥墩有七孔而得名。
船仔头港:天祥路鼎新桥一带,船仔头是码头的意思,清代先民步行到此搭
舢板,水路运输从这里开航
宝珠沟:先民认为此段沟水有如甘露,旱季用以灌溉农田,故名。
乌鱼仔港:於今中央果菜市场旁,农民在此兴建土坝,涵蓄雨水,大潮时,海水可以涨到这里,乌鱼汛期来临,游至宝珠沟处无法再上行,以为乌鱼回游到此,故名。
大港溪运河:发源於五块昔,林德官田野,经
三民区湾仔内,在七贤桥旁注入爱河,光复后此河段曾截弯取直。
三块昔港:於雄中前方,清代的帆船可以直接从打狗隙开到这里停泊,使得这里十分繁华,仅次於凤山县城,各类店铺俱备,成为南北货中心
生态环境
爱河经过整治之后逐渐恢复生机,是高雄生态保育的重要据点,让民众在都市中就可以观察水中生态;爱河的
驳船码头、绿篱植栽、艺术照明设施、自行车道、桥梁美化等,政府还规划河川亲水空间,结合流域内之艺文景点、公共建设、开放空间,营造出属于高雄爱河的景致;爱河耗资四十亿的整治去污工程,已让爱河一步步的重现生机,沿河两岸的
河滨公园绿树成荫,也饶富趣味,由其入夜后的河岸街灯,雅致迷人,漫步其间,很富情趣。
河流现状
潺潺清流的爱河,早年扮演着运输、交通、游憩等多功能角色,多少骚人墨客为她歌颂,多少爱情故事在此酝酿,充满浪漫色彩,散发人文气息的爱河,高雄曾以她为傲。 如今走过岁月、历尽沧桑的爱河,虽然饱尝污染,但疼惜她的高雄人,包括政府和民间企业、艺术家们,都挖空心思逐步恢复爱河风华。
交通情况
由
高雄火车站前搭2、56、60、248路市公车或中南客运1号均可抵达。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