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萨皮尔
美国语言学家
爱德华·萨皮尔(Edward Sapir),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人物简介
1884年1月26日出生于生于德国劳恩堡,5岁时移居美国,曾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文学士、文科硕士、哲学博士和理学博士等学位,并供职于加利福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后在耶鲁大学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他的思想曾激励了R·本尼迪克特、M·米德以及那个时代其他的文化人类学家。他专门研究美洲原住民语言。萨丕尔的代表作是《语言论》及身后出版的论文集《萨丕尔论语言、文化和个性文集》。1939年2月4日卒于纽黑文。
人物年表
1884年1月6日生于德国劳恩堡(Lauenburg)。5岁时萨皮尔随全家移居美国。
1904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主修日耳曼语,后到美国西部工作。
1906年,爱德华·萨皮尔参与了Wishram和Takelma语言的实地研究。
1907年,先后在加州大学、宾州大学从事研究与教学。190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1910-1925年,任加拿大国立博物馆人类学部主任,对人类文化学进行了切实的研究。
1921年,萨皮尔发表其代表作——《语言论》,提出语言是思想的符号表达,同时强调语言对思维有深刻影响,“语言与我们的思维习惯不可分解地交织在一起,换言之,它们是一回事”。
1925-1931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副教授、教授。1925年起任芝加哥大学人类学与语言学副教授、教授。
1931年到耶鲁大学,任刚成立的人类学系主任。1933年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1938年,当选为美国人类学协会会长。
1939年2月4日,在康涅狄格州纽黑文(New Haven)因心脏病而去世,终年55岁。
学术贡献
萨皮尔的父亲是来自德国的犹太移民,曾任教堂歌咏队的指挥。萨皮尔本人五岁时随家人移居美国,曾参加“纽约市最聪明的孩子”奖学金竞赛获胜。萨皮尔年轻时就对语言的本质感觉兴趣,曾赴华盛顿州研究维什兰部族印第安人的语言,于一九二一年完成他的主要著作《语言:言语研究导论》。
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和任职期间,受到著名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鲍阿斯(F.Boas)影响,对美洲印第安人的文化和语言产生了极大兴趣,与学生们合作编写出版了一套研究印第安语言并附有注释的丛书,认真分析了语言结构,成为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
萨丕尔长期研究语言学和人类文化学的有关问题,重视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思维的联系,提出“语言影响人类关于现实世界概念系统的形成”这一设想,经他的弟子沃尔夫(B.L.Whorf)发展,形成语言相关性的学说,被称为“萨皮尔-沃尔夫假说”,这一假说成为人类文化语言学的基础。
萨皮尔1904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毕业以后两年,他参与了Wishram和Takelma语言的实地研究。萨丕尔在哥伦比亚的时候认识了他的恩师法兰兹·鲍亚士。
布龙菲尔德研究过梅诺米尼部族印第安人及大草原克里部族印第安人的语言,后来于一九三三年完成了他那很有影响力的著作《语言》。萨皮尔和布卢姆菲尔德从美国印第安人的语言出发,见到了语言领域的新天地。对于“原始”口语的这种研究表明,实际情况与某种自以为是的滥调相反,这种论调坚持认为,凡是没有精美文学的人民,其语言词汇不过数百而已。但实际情况是,这些人民的任何一种语言,其词汇数量均超过两万。举例而言,人类学家A.L.克罗伯就发现阿兹特克语系的纳瓦特尔语支的口语词汇达二万七千之多。
萨皮尔专门研究美洲原住民语言。萨丕尔曾在芝加哥大学和耶鲁大学任教,于1931年直至去世,他担任耶鲁大学人类学系的主席。他是首先考虑语言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关系的语言学家之一。他的学生包括沃夫、哈斯、惠尔和中国的李方桂
萨皮尔发展了音位理论,根据语音的分布模式分析语音,是形态音位概念最早提出者之一,他把在词形变化表中能互相替代的音位都归为一类。在历史比较语言学方面,他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探索语言之间的亲缘关系。他提出结构压力论,说语言变化(音位变化、形态变化)是由于受到语言本身固有的有关模式的影响。他根据吐火罗语的材料,按喉辅音假说研究古印欧语。他还认为印欧语言和闪族语言可能同出一源。萨丕尔认为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会对同一客观世界提出不同的分析和解释。他的语言人类学研究包括以下3个方面:美洲印第安民族及其语言、人类一般概念、文化和个性的关系。著有《语言论》和《萨丕尔选集》。
萨皮尔关于美国印第安人部落语言的研究使他写成《语言》一书,这是他对语言人类学的早期贡献之一。书中他提出了这样一种重要观点,即“理解一种语言是理解使用该语言的文化的核心”。
爱德华·萨皮尔是语言学(特别是北美印地安语言)和心理人类学的先驱;他在艺术和美学方面的兴趣为人文主义人类学(Humanistic Antropology)奠定了基础。
1910-1925年,萨皮尔在渥太华担任加拿大民族博物馆地质调查部人类学组主任。在那里,他在印地安语研究基础上提出把北美印地安语划分为六个基本支脉的思想(Sapir,1990-1991),同时,他还试图对历史学和民族学理论进行整合(Sapir,1916)。
1921年,萨皮尔发表其代表作——《语言论》,提出语言是思想的符号表达,同时强调语言对思维有深刻影响,“语言与我们的思维习惯不可分解地交织在一起,换言之,它们是一回事”。
1925-1939年,萨皮尔分别执教于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在此期间,他的研究重点由语言学转向心理学。他试图探索博厄斯“文化”概念的心理学维度,使它成为可以进行具体研究的对象。虽然萨皮尔的工作计划最终没有得到实现,但是他经由论文(Sapir,1949)所传达的思想引起很大反响--特别是对于那些参加讲座的学生而言。他被视为文化人格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萨皮尔在语言学方面的术业专攻使他发展了许多重要议题:譬如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他与学生沃尔夫提出的“萨皮尔-沃尔夫假说”可能是他最著名的理论贡献。这一假说主要认为语言的习惯化形式制约思维模式,所以“真实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群体的语言习惯之上”(Sapir,1929)。——萨皮尔倡导内部语言研究,这一假说被认为是语言学领域的文化相对论。
萨皮尔不仅在人类学领域确立了语言学的专业地位,70年代中期人文人类学的兴起也受到他的重要影响(他强调人们在面对文化和历史压力时候的创造力)。此外,萨皮尔对于艺术特别是诗歌的兴趣激发了之后大批人类学家努力打破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边界。总之,作为一名跨学科的天才型学者,萨皮尔的新视角对后世理论影响深远。
学术著作
《语言论》是萨丕尔的主要代表作。全书共分11章,主要论述语言的性质、结构、演变以及它跟思维、种族、文化及艺术等方面的关系。《语言论》中引用的语言多达60种以上,足见萨丕尔语言知识的丰富,特别是书中提供的美洲印第安语的事实更是使人大开眼界。它对美国语言学有广泛的影响。
2.《语言:言语研究导论》,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3月新版。
3.《萨丕尔论语言、文化和个性文集》
参考资料
萨丕尔.中国知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0 14:03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年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