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年冬,爱乌罕(今阿富汗)的首领爱哈莫特沙顒遣使和卓密尔汉齏表贡马。乾隆赐名曰:超耳
骢、徕远骝、*月騋、凌昆白。并命朗世宁作画。画中,每1匹马不但角度各异,且以满、蒙、汉、回四种文字书写其名及其尺寸,具有纪实的意味。
朗世宁以绘画供奉内廷。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画法参酌中西。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年冬,爱乌罕(今阿富汗)的首领爱哈莫特沙顒遣使和卓密尔汉齏表贡马。乾隆赐名曰:超耳骢、徕远骝、月骨騋、凌昆白。并命朗世宁作画。画中,每1匹马不但角度各异,且以满、蒙、汉、回四种文字书写其名及其尺寸,具有纪实的意味。
爱乌罕(即阿富汗)位於巴达克山西南的回教国家,为中国回疆最西之属国,1762(乾隆二十七年)爱哈墨特沙君王遣使和卓密拉哈齎进表献阿拉伯马。为此在二十八年正月,于畅春园西厂举行阅兵大典,后作《爱乌罕四骏马歌》,并命郎世宁於十月初一日画手卷壹卷。清谢遂《职贡图》第1卷对爱乌罕男女服饰亦有描述。画上以回、汉、满、蒙文字标明马匹的名称、身高与体长;分别为「超洱骢」(灰色有圆斑纹)、「徕远骝」(赤黑色)、「月出骨騋」(黄白色,蹄带红色)、「凌昆白」(白色,蹄有红色)。四骏皆丰满俊美,形态各殊,郎氏以其高超的写生技巧,细腻地描绘出骏马各个角度的形象。
《活计档》有此记录:「乾隆二十八年(1763)九月二十六日交画『爱乌罕四骏』手卷1卷,传旨著交如意馆配袱别样子,发往苏州织造厂,依从前做法照样做来。」《清高宗御制诗三集》亦载有乾隆皇帝对此卷的评语:「泰西绘具别传法,(自注:前歌曾命郎世宁为图)没骨曾命写褭蹏。著色精细入毫末,宛然四骏腾沙堤。似则似矣逊古格…」乾隆命郎世宁以西洋画法作此图,见画卷上有马无人,评其形极相似,却与李公麟白描笔意不类,乃命宫廷画家金廷标(?-1767)仿李公麟《五马图》笔法,补画牵马人。
郎世宁,1688年生,1766年逝世,意大利米兰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年轻时在欧洲学习绘画,曾为教堂绘制圣像。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到京后约于雍正元年(1723)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他很好地融合了中西绘画技法,既讲究西方绘画中的立体效果,注意透视和明暗,重视写实和结构准确的合理性。由于他能画并精通建筑学,曾参与增修圆明园建筑工事。擅画肖像、走兽、花果、翎毛尤善画马。所作大多以西画法入绢纸,略参中法,以写实为工,专注形似。他将欧洲的绘画品种和方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为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颇得皇家青睐。去世后葬于北京阜城门外。存世作品有《聚瑞图》、《嵩献英芝图》、《百骏图》、《弘历及后妃像》、《平定西域战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