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爰(拼音:yuán)是汉语二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 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上面像一只手抓住棍棒的一头,下面像抓住另一头,表示拉、引。故爰的本义就是拉、引,后造援字表示此意。爰又假借表示于是,用做名词。爰也做助词,放在句首或句尾。
文字溯源
会意字。图1、图2是甲骨文的“爰”字。甲骨文(图1、2)上下各有一只手,中间有一条直线。学者罗振玉认为,中间的一竖是玉璧的象形,至于如何像玉璧,他解释道:“正视之为〇,侧视之则成丨矣。”罗振玉还认为这种玉璧即瑗,是一种孔大边小的璧。大孔可容两人手,若君王上台阶时不慎摔倒,臣子则向前持“瑗”以牵引,因为臣子是不敢以手亲君的。这一形象即“象臣手在前,又象君手在后。”“爰”的本义即牵引,是“援”的初文。中部“丨”也可以视为树木、绳子之类的物品,加符象事,像两手攀援物体向上。从这个角度看,本义是攀援,是攀援之援的先造字。上古居民采摘果子要攀援树干而上,乃生活中之常事,故中间一画可视为指树干。段玉裁认为爰字的本义是“引词”,即所谓发语词,故曰《说文》解说之“引”字下“转写夺词字”。这个意思其实是后来出现的假借义。
这个字发展到西周金文(图3、4),字形开始变得复杂了。到了小篆(图5、7),中间变为“于”字,隶书(图6、8)、楷书均由小篆演变而来。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𠬪部】爰 羽元切(yuán)
爰,引也。从𠬪(biào)从于。籀文以为车辕字。
说文解字注
“引也”注:此与手部援音义皆同。《韵会》作:引也,谓引词也,六字。谓引词也四字当出演《说文》。今按援从手爰声,训引也。爰从𠬪从亏,训引词也。转写夺词字。《释诂》:粤、于、爰,曰也。爰、粤,于也。爰、粤、于、那、都、繇,于也。八字同训,皆引词也。粤于曰爰见经传者多。那,若越语吴人之那不谷。都,若孟子谟葢都君,相如传终都攸卒。繇同由。于即今人所用于字。凡言于者,两物相于自此引而之彼。此八字皆由上引下之词也。曰下云䛐也,亏下云于也,粤下云于也,乌于同引孔子曰乌于呼也。是可以得其解。
“从𠬪,从亏”注:𠬪者相付,取相引之意。亏亦引词,与爰双声。羽元切。十四部。
“籀文以为车辕字”注:此说假借也。辕所以引车,故籀文车辕字只用爰。《左传》:晋作爰田。《国语》作辕田。《地理志》:制辕田。《食货志》云:自爰其処。孟康云:辕爰同。此又皆假辕为爰也。
广韵
雨元切,平元匣 ‖爰声元1部(yuán)
爰,於也。行也。为也。哀也。引也。亦姓,出濮阳,亦舜裔胡公之后。袁或作爰。
康熙字典
【巳集中】【爪部】 爰;部外笔画:5
《唐韵》羽元切。《集韵》《韵会》于元切,并音袁。《说文》:引也。从𠬪(biào)从于。《集韵》:谓引词也。《尔雅·释诂》:粤于爰日也。爰粤于也。注:转相训。《书·咸有一德》:爰革夏正。传:爰,于也。《诗·小雅》:爰及矜人。笺:爰,日也。
又《尔雅·释训》:爰爰,缓也。《诗·王风》:有兔爰爰。传:爰爰,缓意。
又扬子《方言》:爰,恚(huì)也。楚曰爰。 又《广韵》:哀也。
又《左传·僖十五年》:晋于是乎作爰田。注:分公田之税旧入公者,爰之于所赏之众。疏:爰,易也。谓旧入公者,乃改易于所赏之众。
又《史记·张汤传》:劾鼠掠治,传爰书。注:爰,换也。古者重刑嫌有爱恶,故换狱书,使他官考实之。
又《尔雅·释鸟》:爰居,杂县。疏:爰居,大如马驹。一名杂县。《鲁语》:海鸟曰爰居裔。
又《说文》:籀文为车辕字。
又姓。《广韵》:袁或作爰。出濮阳舜裔胡公之后。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7 12:32
目录
概述
文字溯源
参考资料